胶原蛋白,到底有多好?

时间:2022-10-20 02:55:00

谁能抗拒变得更美的诱惑呢?眼下,一种叫胶原蛋白的美容法宝很风靡。据说它一出马,皮肤就能白白嫩嫩水灵灵。这效果听着邪乎,不过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胶原蛋白究竟是何方神圣?法力又有几何?

胶原蛋白是什么?

胶原蛋白(collagen)是脊椎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在人体内约占蛋白质总量的1/3。它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中的细胞外间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的支架,细胞外间质类似钢筋混凝土,而胶原蛋白是属于纤维性的蛋白,作用如同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

皮肤、软骨、角膜、血管壁、内脏器官等均含有胶原蛋白,保证了皮肤与血管壁有弹性、骨骼的生长、肌腱有力,胶原蛋白在其中提供了支撑细胞的机械强度。当身体缺少胶原蛋白时,就可能引起皮肤皱纹、肌肉松弛、血管易破裂、骨骼生长不全等问题。

胶原蛋白的特征是由三条各由1000多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相互缠绕形成三股螺旋结构的胶原蛋白分子(直径约1.5nm),多个平行的胶原蛋白分子前后左右交联,进一步聚合成不同等级的胶原蛋白结构,最后形成胶原蛋白纤维。

目前已知的胶原蛋白有20多种,由不同的多肽组成。不同组织的胶原蛋白种类也各不相同,例如皮肤、肌腱、韧带主要是第Ⅰ型和第Ⅲ型混合,椎间盘和大部份的软骨主要为Ⅱ型,肾及血管壁为第Ⅳ型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吃的好?还是擦的有效?

随着年龄增长,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蛋白的能力会降低,一旦胶原蛋白流失的速度比生成速度快时,肌肤便会失去弹性。目前坊间有许多保养品声称只要擦了含有胶原蛋白的产品,便可以让肌肤减少皱纹。事实上,涂抹胶原蛋白不太可能减少脸上的皱纹。

胶原蛋白分子大,不易穿透角质层

皮肤由外而内分为表皮层、真皮层与皮下组织,胶原蛋白主要是存在于真皮层,提供皮肤弹性;表皮层由外而内又可再细分成角质层、颗粒层、棘皮层与基底层等。保养品要被皮肤吸收,必须先能够穿过角质层中细胞与细胞间的空隙,一般分子量小于500,其穿透效果较佳,而胶原蛋白的分子量介于15000至数十万之间,要直接穿过狭小的皮肤空隙十分困难,过去常以注射的方法(即俗称的小针美容)打入真皮层,此法能立刻减少皮肤的皱纹。不过,打进去的胶原蛋白会被身体的酵素分解,每隔数月需再打一次。临床上也发现每四、五个人就有一人对注射胶原蛋白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现在多以多糖类的玻尿酸替代。

制造胶原蛋白保养品的过程通常利用酵素、酸、碱溶液或以加热的方式,将取自动物身上的胶原蛋白长链切为小分子。然而,这样的萃取过程,极可能破坏甚至打断胶原蛋白原有的三股螺旋结构,变成变性的较小分子,例如明胶(gelatin),在结构上已经与原来的胶原蛋白三股螺旋不同。除了分子量极小的肽之外,目前尚无研究证实涂抹方式可以使胶原蛋白分子片段直接进入真皮层、有效恢复肌肤弹性及去除皱纹。有些产品看似有效,可能的机制是,保养品经涂抹而停留在皮肤表面形成薄膜,除了具有保湿功能,也暂时填补了部分皮肤表面细微凹洞或沟痕,使皮肤暂时看来较为平整,但洗脸时薄膜也随之洗去,效果也不复存在。

吃胶原蛋白,不完全能补胶原蛋白

除了涂抹保养品,现在也有许多富含胶原蛋白的食品。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助理教授谢淑贞表示,目前由涂抹或摄食胶原蛋白而产生具体功效的科学报告很少。理论上,胶原蛋白进到肠胃,三股螺旋的结构会被破坏,多肽经消化液分解成小分子,最后分解成氨基酸。身体会利用氨基酸合成各种蛋白质,不限于胶原

蛋白。

此外,许多业者常将制造果冻的明胶当成胶原蛋白,如上所述,二者的分子式虽然很接近,但结构完全不同。因此,理论上吃明胶也会合成胶原蛋白,但原理是因为提供较多制造蛋白质的来源,而非明胶本身被摄入体内后就可直接全数成为胶原蛋白。

上一篇:伤感与灵感 下一篇:状元之忧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