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

时间:2022-10-20 02:21:36

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

摘 要:从六个方面谈对新课改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手段;师生关系;学习方式;教学目标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一名优秀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优化设计,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自己的立足点,并开展以三维目标为中心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从而适应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的需要。为此,我正在进行教学理论上的实践和探索。我的认识分为以下几点:

一、课件是教学手段

什么是课件?课件是怎么操作的?课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诸多问题,一言以蔽之,课件是教学手段。近年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社会生活和学习带来时尚,提供快捷便利。课件是信息的载体,课件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德育工作者充分发挥时效性、实用性和欣赏性,采用三维模板,融文本、图像、声音和动漫为一体。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力求创建有利于新课程目标整体性实现的新课堂。

二、展示是要求,互动是关键

生活即学习。因此,生活是我们展示自己的平台,是互动的起点。这也是语文教学之大观。能不能、会不会把枯燥乏味的书屋变成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璀璨星空,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关键是看我们的教育者能不能、会不会创设一个供一切人主动参与的学习情景、活动情境、互动的空间。课堂是什么?课堂是师生教学相长,寓教于乐的地方,是教师因材施教、言传身教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多一些体验与交流,更多一些自主与合作,展示师生的风采,从而真正让我们的课堂鲜活起来。如此一来,我们相信我们的教学已经成功了。我们确实是需要在这个方面发现问题,通过分析,然后找到方法解决。毕竟它是师生教与学过程的综合表现,也是教学活动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以建立尊重、赞赏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核心

与传统的师生关系相比,新型师生关系是尊重与赞赏的,是民主性、多样性、科学性的统一,是走近生活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互相尊重的,包括尊重师生双方的人格、知识和习惯,正因为学生尊师重教,所以教师才能更容易树立威信。课程方面导与学的选择、扶与放的尺度、分与合的取舍等等依托于教师的赞扬与欣赏的程度。对积极表现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对每位学生采取欣赏的态度;给予全体学生更多的表扬而不是批评,毋庸置疑,这样的课堂是值得学习和予以肯定的。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失于此,今天我想又得于此。我们的事业是民族振兴的事业,我们对明天多一份关怀,对社会多一份担当,对他人多一份责任,我想教育现代化一定会蓬勃发展,会成为教育家园里一处亮点。

四、以每位学生个性得到全面科学发展为标识

教育从全人教育到终身教育经历了近三个世纪的时间,发展至今,教育更好地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最重要的是我国教育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而促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衡量学生个性是否得到了发展,主要看其个人是否健康、安全发展,个性和谐发展。我们教育每位学生全面发展,仅就其个性发展来讲,这显然是不能够的,也不能构成教育者彼此之间的共识。

五、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根本任务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根本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也是新课改的核心任务。主张“勤于动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也就是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即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教学方式的精神风貌,这样彻底地和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区别开来。为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全心全意服务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和智力支持。

六、三维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是归宿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一次有益的人生启发或感悟,比做千千万万道应用题更直接有用。众人皆知,教书育人的深刻道理。我们关注学生身心成长比关注任何其他都尽心尽力的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想尽一切办法培养学生语感、美感、乐感、情感,所谓情感陶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良好的规范。三维目标教学的确立,让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沉浸在轻松愉快欢乐幸福的氛围中。因此,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必将以情感目标作为归宿。这就促进教育教学井然有序,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在教学过程中整合资源,立足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积极研究,合理使用教材,创设情境、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着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既丰富了知识,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势必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河南省信阳固始县张广庙镇龙井小学)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阅读教学与实践 下一篇:浅谈幼儿户外体育游戏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