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管制与银行业转型

时间:2022-10-20 12:47:47

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管制与银行业转型

摘要:2013年7月20日起放开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下限管制。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影响到我国整体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关系到银行业的转型问题,更与融资困难的企业息息相关。从分析中,笔者认为,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管制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改革推进的信号,它预示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开始。针对这一环境变化,我国的商业银行需要进行业务调整和制定相应对策措施。

关键词:贷款利率;下限管制;银行业转型

“十”与2013年两会都提出了要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首先对政府机关人员进行了反腐斗争,倡导公务员厉行节约,其次从政府自身做起,简化政府机构和职能转变。到近期,经过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放开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下限管制。这一决定的出台,不仅仅对货币市场具有重大意义,也给中小企业、银行业、证券行业带来了未来发展的有利信号。

一、贷款利率放款政策的出台与解读

在新一届政府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之际,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七月中旬决定,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结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这一政策的出台不少专家人士、学者认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利好信息。从内容上看,这一贷款利率管制的放款,主要是这几个方面:第一,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第二,取消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的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第三;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第四,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显然,贷款利率放款主要从利率下限角度出发,对于贷款利率上限的问题,只在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中提及。对于这一政策的出台,宏观上必然带来市场的利好预期,但从近期媒体对于各大商业银行的部分网点的调查情况来看,贷款利率下限放宽真正实施并未如预期中到来的这么快。那么,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管制背后意义是什么,需要进一步解读。

长久以来,中央银行实施利率管制,规定国内商业银行对外放贷利率下限为不低于0.7倍,同时对利率上限也有规定。对于媒体的解读,其无意中放大了人民银行这一决定,不是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更不是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只是放松了贷款利率管制,放开了0.7倍的下限,最为重要的贷款利率上限仍然没有提及。

其次,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对于贷款利率基本上都为上浮执行,目的当然是获得更多的贷款利息,而新政是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因此这一政策的实质意义似乎并不是很大。从理论上讲,贷款利率下限放宽的确可以降低贷款利率,使得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更低,有助于小微企业融资。但资金市场也具有供求关系,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大,超过金融业的供给,形成供不应求的状态,那么,商业银行凭什么需要降低贷款利率来减少本应有的利润?所以,目前看来,各大银行并没有实施相关的调整利率的政策,原因就在于此。不过,从宏观上看,决定的象征意义确实不小。往小里说,这是预示着金融机构取消贷款利率上限和取消存款利率限制的利率完全市场化时代即将到来,提醒银行业应最好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往大里说,是标志着我国政府放松管制的市场化改革开始启动。因此,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是政府或者说中央银行对全社会发出的改革启动信号。

二、银行业发展的前景与对应措施

我国银行业发展在2007年达到了增长的最高峰,依托房地产市场的火热,银行收入巨额增加。但就目前的国内外形势来看,银行业在维持自身基础业务的同时,必须转型。贷款利率下限放宽,这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小微企业都是利好消息,但银行业对此并不以为意。其一,我国银行业存在巨大的市场垄断势力,不是银行追着企业跑,而是企业苦苦追求银行资金。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远远大于银行业的实际供给,银行业处于主导地位。而银行间的竞争基本上也是虚无缥缈,同样的存贷款利率,基本相似的运营模式,所以行业内部竞争并不激烈,国有四大银行更是占据霸主地位。

借助于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管制的决定,政府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这将是银行业必须关注的新政信号。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其他金融机构都应该看清发展趋势,进行转型升级。

首先,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龙头老大,肩负着我国金融行业壮大和发展的重任,必须以身作则。既然政府有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四大行对于微小型企业的贷款利率就应该给予优惠,以鼓励小微企业的发展。同时,引领整个银行业进入服务新时期,以服务质量、服务对象、服务效果为评价标准,发拓全能业务,创新流程化管理,增进社会整体效益。

其次,对于中小银行,利率放宽的信号则更为重要。需要把握经济转变的历史点,主动创新业务与服务。将来会有更多的银行转向于服务小微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踏足这一领域可能对未来长远发展带来良好的开端。中小银行需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和融资要求进行调查、总结,进而开拓相应业务,率先吸引这些“潜力股”,为壮大提供基础。

其三,其他金融机构,比如农村信用社、民间投资机构等,一方面需要维持原有的运营模式,另一方面需要有政策敏感性,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外部环境变化,走个性化发展的道路。对于银行利率下限管制的放款,国有银行必然会有异动,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把握住贷款的方式和程度,对于可能形成的冲击,需要树立防范意识,并且积极开展针对小微企业的放贷优惠政策,在困境中谋求转型,在转型中促进发展。

同时,作为银行业的监督者,银监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要依照中央政策导向,配合银行业的整体发展,积极主动地帮助企业融通资金,监督和查处各银行在转型升级中的不良行为,为银行业的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坤.转变银行业商业模式的四个维度[J].银行家,2013,(6).

[2]秦汉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总体目标与路径选择[J].金融时代,2013,(2).

[3]曾刚.外部环境与中国银行业转型[J].中国金融,2012,(17).

上一篇:青海乐都、湟源境内唐代烽火台考略 下一篇: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及融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