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对教师职业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10-20 12:39:50

“马太效应”对教师职业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马太效应”使人“好的更好”和“差的更差”,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实,“马太效应”在教师职业化领域也同样存在,无论是在个人发展层面还是学校层面中都普遍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根据卡门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被管理者被分成四个阶段,即不成熟的被管理者、初步成熟的被管理者、比较成熟的被管理者和成熟的被管理者。在教师职业化的实践中,我们处处可以发现“马太效应”对不成熟的被管理者和成熟的被管理者带来重大影响。

学校为促进本校教师的成长,把一些工作勤奋的教师打造成学校的“成熟的被管理者”,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学校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于是,出现了诸如特级教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他们自信心强,什么事情都抢着做,在整个学校的教师职业化进程中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学校中的大多数“不成熟的被管理者”则只能甘为人梯,默默奉献,替他人做嫁衣,失去了自己在教师职业化中的话语权。做事谨小慎微,结果是由于经常失败,变得自卑,甚至自我封闭。这不仅会剥夺他们暂时的利益,还将损害他们未来发展的条件,扼杀他们的发展机会。可以说,“马太效应”所发挥的作用已经使得教师在职业化方面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发展态势。

一、“马太效应”对教师职业化的影响

教师职业化的实践表明,“马太效应”不但是客观存在的,而且“马太效应”作为一种隐形的教师利益调节机制,比任何其他有形的学校制度都能更直接有效地对教师职业化产生着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影响。

(一)教师职业化中的“马太效应”的积极影响

1.推动学校教师整体的职业化

“马太效应”的“强者更强”机制使得学校产生了一批“成熟的被管理者”。处于学校金字塔顶层的“成熟的被管理者”成为了本学科或者本专业的“权威”。在这些“权威”的带领下,“不成熟的被管理者”也逐渐走向成熟,使本学校或者本地区的教师职业化逐步向前发展。“马太效应”所催生的“权威”,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发展,对整个学校或者整个地区的教师职业化都是非常有利的。

2.推动教师个体的发展

学校中“成熟的被管理者”的出现,客观上给“不成熟的被管理者”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教师职业化的实践也说明,很多新教师和教师中的“不成熟的被管理者”在“成熟的被管理者”的带教下成长为新的“成熟的被管理者”。另外,在教师的个体层面,“马太效应”也使得无论是“成熟的被管理者”还是“不成熟的被管理者”都在探寻自己较为擅长的发展领域,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突破口,使“不成熟的被管理者”走向成熟,“成熟的被管理者”走向更加成熟的境地,这与教师职业化的目的和方向是一致的。

3.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马太效应”催生了“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因此,处境越来越好的“成熟的被管理者”所探寻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理解和运用课程教材、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信息等方面为“不成熟的被管理者”的职业化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成熟的被管理者”的作用,避免了教师职业化在整个学校层面低水平的重复,这从某个意义上说节约了教育成本并有效地利用了教育资源。目前,许多学校在教师职业化中开设的名师讲座、进行骨干教师教学交流和教师跨校授课、教师互聘制等方面的举措已经显示出了“马太效应”促进资源利用的良好作用。

4.促进教师竞争意识的提高

“好的更好”和“差的更差”的“马太效应”会促使“成熟的被管理者”为了争取“好的更好”这一效应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从而争取到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发展环境,会强化竞争意识,积极参与竞争。“不成熟的被管理者”为了避免“差的更差”这一效应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从而摆脱不利于自己发展的环境,争取到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发展环境,也会强化竞争意识,积极参与竞争。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教师职业化,促进教师职业化的整体推进。

(二)教师职业化中的“马太效应”的消极影响

1.不利于教师公平竞争

教师职业化中的“马太效应”可能会使得教师同样的付出,而所得到的受益是两样的,从而造成教师在职业化方面的不公平竞争。更为严重的是学校中的“不成熟的被管理者”还长时间大量存在,这一不公平竞争会使得相当一部分“不成熟的被管理者”甚至是“比较成熟的被管理者”处于更加不利的局面,特别是在教师职业化的初期阶段更是“差的更差”。

2.造成教师职业化两极分化

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马太效应”在促进教师竞争意识提高的同时,也会造成教师职业化的两极分化,影响教师团队精神的发挥。教师职业化中“马太效应”所产生的“好的更好”和“差的更差”的结果,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校中的“成熟的被管理者”在参加各种会议、出国考察、教学展示、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机会大大增加,而“不成熟的被管理者”在这些方面的机会非常少,若学校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随着“好的更好”和“差的更差”之间差距的拉大,则有可能造成学校教师职业化的两极分化,甚至会出现“不成熟的被管理者”在心理上难以平衡的现象,引起教师之间的矛盾。“马太效应”所带来的教师职业化的两极分化,不仅将使教师集体失去凝聚力,还会影响教师职业化的速度和效率,这一切都会对教师职业化产生不利的影响。

3.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

教师职业化中的“马太效应”的出现会影响“成熟的被管理者”和“不成熟的被管理者”身心健康。对“成熟的被管理者”来说,被推举为“榜样”,于是长时间集教学和各类校内外活动于一身。鲜花与荣誉增多的同时,心理负担和压力也接踵而至。甚至一些成绩颇佳的教师,也产生今非昔比,自卑、自愧的消极心情,进而演变成新的弱势教师。

对于“不成熟的被管理者”来说,在教师职业化的压力下,特别是“马太效应”所带来的强大压力,会使“不成熟的被管理者”觉得前途黯淡,甚至会出现自卑自贱的强大心理压力和负担,甚至这些心理压力和负担长期存在于“不成熟的被管理者”的心中,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说,如果不能正确处理教师职业化中的“马太效应”,会给教师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教师职业化中“马太效应”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个体素质是“马太效应”形成的基础

“马太效应”的出现是以教师个体的素质为基础的。在环境和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有的教师能够抓住机遇成为了学校的“成熟的被管理者”,有的教师则不能抓住对他们成长有利的机遇,享受不到学校政策甚至是学校支持措施为他们所带来的优惠,从而在教师职业化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失去了自己在教师职业化中的话语权,转化成了“不成熟的被管理者”,这都和教师自身的素质密不可分。有很多新教师或者年轻的教师能够摆脱“差的更差”的这一“马太效应”的影响,在教师职业化中能够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了学校中的“成熟的被管理者”。“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之所以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是因为他们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等个体素质,从而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获得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环境和机会。

(二)环境因素是“马太效应”能够发生的条件

尽管学校中的“不成熟的被管理者和成熟的被管理者”在个体层面上是因为教师在素质和发展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是“马太效应”在他们身上也未必一定能够显现,“马太效应”只有遇到适合的环境因素才会发生。一个“成熟的被管理者”,如果不被周围的同事和学生认可,最终可能导致“好的更好”这种良好状态的消失。同样,一个“不成熟的被管理者”,如果给予真诚的帮助和均等的机会,给他们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则他就能够摆脱“差的更差”这一“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三)思维定势是“马太效应”发展的内在动力

思维定势者总是以头脑中已形成的认知来看待不断变化的事物。教师在进行职业化的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维持现有的发展趋势,这种思维定势深化了“马太效应”。要进行教师职业化就意味着教师要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改变即意味着重新开始。而人所共有的某种惰性使得人们喜欢“穿着旧鞋走老路”,表现在教师职业化上就是教师更愿意按照一种早已熟悉的、习惯的、不变的方式做事。在很大程度上,教师职业化中“差的更差”的恶性循环这一现象背后是学校中“不成熟的被管理者”缺乏新思想和新技能的挑战,受理论水平和教师群体中存在的消极文化的影响,职业化的动机不强,甚至是对教师职业化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的思维定势在发挥着很关键的作用。

三、教师职业化中的“马太效应”的应对策略

“马太效应”不同于一般的弱肉强食,它是一种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社会利益格局再增强过程。在“马太效应”的影响下,“成熟的被管理者”不仅能保有自己的业绩、资源,实现自我增值,而且能通过剥夺“不成熟的被管理者”来增加自己的业绩和资源;而“不成熟的被管理者”不仅不能实现自我增强,而且其仅有的业绩乃至资源都将被“成熟的被管理者”侵吞、剥夺。因此,要进行合理的教师职业化不仅要对“马太效应”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要趋利避害,这种趋利避害必须依靠学校的制度和政策加以控制调节。

教师职业化的主阵地在学校,学校将不可避免地在物质、制度、文化等方面对教师的职业化产生显性或隐性的影响。为使“马太效应”更好地服务于教师职业化,就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对“不成熟的被管理者”和“成熟的被管理者”采取不同的教师职业化策略,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使整个学校的教师在高水平上发展,才会最大限度地促进学校的教师职业化。这无论使“不成熟的被管理者”还是对“成熟的被管理者”都是有利的。

(一)学校层面:要分阶段保持适度的“马太效应”

对教师职业化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就学校整体层面而言,“马太效应”并不是在教师职业化的每一阶段都相同程度地发挥着作用。在不同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马太效应”的正负作用及其强度是不同的。但是一般来说,过弱的“马太效应”将会打击“成熟的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过强的“马太效应”将严重损害学校中作为大多数的“不成熟的被管理者”的利益,不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适度的“马太效应”能激发“成熟的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也能激发“不成熟的被管理者”的竞争意识,对整个学校的教师职业化是有利的。就教师职业化的阶段来看,在学校教师职业化的初期阶段,教师的职业化水平还比较低的时候,要保持相对强度的“马太效应”。由于学校资源还没有被少数人垄断,教师的发展起点比较接近,“马太效应”的激励竞争作用就能够较快地塑造出一定数量的“成熟的被管理者”来引领整个学校的教师职业化。在教师职业化的相对成熟阶段,教师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两极分化及学校的资源也被掌握在少数“成熟的被管理者”手里,学校要适度注意控制和约束“马太效应”在教师职业化中的作用。

(二)个体层面:要分情况正确面对“马太效应”

从个体层面来说,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马太效应”对教师个体所带来的影响。特别是作为学校大多数的“不成熟的被管理者”,当“不成熟的被管理者”处于不利的境地的时候,那些“成熟的被管理者”早已在平坦的大道上昂首阔步了,他们一旦陷入“马太效应”的怪圈就很被动。面对这种态势,对“不成熟的被管理者”来说,唯有积极行动起来,从失败中奋起,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把握成功的机遇,才能获得成功和进步,从而从“马太效应”的阴影中走出来。只有在职业化的分析现状、制定目标、选择策略、评价结果和系统反思等几个环节上,探求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才能够反败为胜。同时,“成熟的被管理者”也应该充分地认识到“马太效应”既为成功者超越成功提供了方法,也为失败者超越失败指明了方向。没有永远的强者,也没有永远的弱者,只有不失时机地争取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环境,尽快地发展自己,“好的更好”这一“马太效应”才会光顾自己。

在教师职业化的“马太效应”的背后隐藏着不同教师间的利益关系,如果处理得好,就能使各种类型的教师利益都得到照顾,处理得不好就会造成“好的更好”和“差的更差”这一现象的发生或者加剧,也必然会带来教师职业化的两极分化,这显然不符合教师职业化的目的。因此,协调好教师各方面利益,保证基本的教育公平和正义,使教师普遍分享增长和发展收益的机会,从而建立生机勃勃的发展机制才是教师职业化要更多关注的。

上一篇: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字体版面设计课程的重要...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