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改变”意义重大

时间:2022-10-20 12:29:17

新的外国记者采访条例从

《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固定下来”的成果是:对1990年《管理条例》中的“五个限制”的几个方面都进行了改变,取消了一些不必要的限制。

第一,取消了特批采访开放区的规定。这次外交部发言人指出:根据自治区有关规定,外国记者赴采访应当向自治区外办申请办理“进藏批准函”。但是《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和新采访条例中都没有规定,这只是一种例外的特殊情况。也就是说,在可以采访的地区问题上,开放是常规、不开放是例外,这与1990年的条例是恰恰相反的。

第二,“外国记者在华采访,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采访具体对象时无论是否为政府机关、人民团体或者任何其他单位,取消了1990年条例中需要经过“有关外事部门”同意的规定。当然,外国记者采访个人时,也不需要国内单位接待陪同。

第三,增加了可以聘用中国公民协助外国记者的规定。

《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实行期限只有一年零十个月多一点,但在这一次“民主试水”之后,中国政府将这些民主法治的措施固定下来,作为常态推行,是中国的新闻自由真正走向国际化,实现没有国界的新闻自由的表现。

对内,宪法早就规定言论自由的权利。新闻出版自由是表达自由的一部分。表达自由除了通过通讯、谈话进行讨论、辩论外,更经常、更广泛的是借助传播媒介来实现。要实现公民的民利,首先要实现公民的表达权。根据《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9条:“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论国界。”所以,新闻自由具有国际化的特点。

其实,在当今世界,传统媒体和受众正在发生变化,“自媒体”(We Media)的兴起、信息技术的创新将人类推入一个民主媒体的时代,在“自媒体”时代,给媒体加国界已经没有现实意义,现代社会的言论成了无法以国境为界加以隔绝的声音。

新闻自由国际化的根据是作为基本人权的言论自由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阿玛蒂亚・森认为:“民主的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新闻国际”的创始人戴维・霍夫曼也说:“言论自由和信息交流并不仅仅是奢侈品,而是全球商务、政治和文化越来越需要依赖的手段。”

我国对新闻的审查保留了事前审查模式,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事后审查的模式,所以,我们只能采用“影响和引导国际舆论”的方法来应对国际社会的关注。这就需要政府关注媒体动态,及时回应已经出现的质疑;还要通过政府主动通过新闻发言人等形式新闻,与新闻界进行及时的沟通。■

上一篇:采访环节的完善关乎国家信誉 下一篇:让无证行医让无证行医绝迹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