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成投资热土

时间:2022-10-20 09:25:39

中小板成投资热土

中小板近来重新受到关注。以机构投资者为核心的大资金在中小板上卷土重来的迹象渐趋明显。自12月以来,中小板总市值和流通市值不断加速增加,截至12月11日,中小板指数的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已分别达到8836.80亿元和3305.71亿元,而11月30日,这个数字才分别为7732.61亿元和2870.30亿元。在此期间,中小板挂牌公司仅仅从188家增加到194家。中小板近期的活跃程度,可见一斑。

卷土重来

从近期的成交情况看,机构对中小板持股的比例似有卷土重来之势。

根据此前公布的半年报统计,上半年机构投资者持有中小板公司股份数量显著提升,上半年共有139家中小板公司股东名单中出现了基金、券商、券商理财产品、QFII、保险公司和全国社保基金在内的6类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中小板公司流通股份23.57亿股,占这些中小板公司已流通82.58亿股的28.54%。根据当时的市值计算,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的市值占中小板流通市值总和的比例为39.06%,这比机构投资者持有A股公司市值比例的35.02%高出4个多百分点。

而在此后公布的三季度报告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中小板公司的流通市值急剧降低到了899.47亿元,仅约占9月28日2944.91亿元中小板总流通市值的30%。基金在三季度中从中小板撤退,已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从近来的种种迹象来看,中小板似有转机。12月10日,报收于5275.51点的中小板指数上涨了4.12%,创下8月份以来最大的单日涨幅纪录。当日,以涨停报收的个股达到6家之多。12月11日,再次出现了全聚德和中钢天源两家以涨停报收的个股,同时新和成以9.96%涨幅直逼涨停价。深圳证券交易所当日公布的公开信息显示,新和成当日买入的前两名均为机构专用席位。

中小板12月以来不断放大的成交总额,似乎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大资金正在不断进入。对比前几个月的情况,以机构投资者为核心的大资金在中小板跃跃欲试的迹象相当明显。

成长的机会

在此前的大盘蓝筹股行情暂告段落之后,从价值角度分析,小盘股重新开始受到市场关注也是有迹可寻。一方面,市场对宏观经济形势颇为忧虑,CPI再创新高,加息的预期愈发强烈,这些因素推动着机构资金开始寻找调控压力下的避风港,而对调控预期压力敏感性较低、业绩好、成长快、盘子小的中小板块正好满足了资金寻找新动向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经历了大幅度的调整后,不少中小板公司确实显示出估值优势,成为市场中的估值洼地,从而吸引资金进入。

中小板块的成长性优势也很明显,一些优秀公司的业绩持续稳定地快速增长,动力强劲,而且小市值股的成长性又往往相对明朗。这些公司主要依靠的成长动力来自行业景气和产能拓展,因而一些处于行业景气度较高的中小板公司,其发展潜力尤其强劲。前些年陆续上市的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项目,大多将在今、明两年陆续竣工,从而有望带来业绩的快速增长。这可能也是华星化工、巨轮股份等品种在近期强势的动力之所在。

另一个因素是,中小板块也有很强的高比例送转预期。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中小板上市公司一般股本较小,不利于吸引机构参与。在市值管理的动力牵引下,中小板上市公司也有动力做大股本规模,吸引机构资金的介入,因此,在年报中可能会出现高比例送转增股本。而且,中小板块由于发行价格高,所以资本公积金也高,这也赋予高比例送转增股本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说,中小板上市公司将成为年报高送转增股本题材的热门股,这也吸引着机构资金的关注。

除此以外,由粤传媒成功转板而带动的三板转中小板热潮,也有望推升中小板的人气。事实上,由于京客隆等潜在转板公司的增加,中小板已经成为市场震荡中的投资热土,人气骤升。

当然,中小板原本就是牛股频出的板块。比如露天煤业、思源电器和石基信息等,今年来均表现突出。尽管总股本较小,但一些优秀公司中不乏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身影,随着大盘蓝筹股的充分挖掘告一段落,中小板股票正逐渐成为机构价值挖掘的重点对象。

以石基信息为例,自8月上市以来,即从开盘价91元上涨到最高129元,短暂调整后又重新上扬,12月12日报收于122元,走势相当强劲。其前10大流通股东中,9位股东是基金。这家公司的主营产品业务是提供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主要客户是高星级酒店,目前在中国高星级酒店(四星级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达50%,其中在五星级酒店的市场占有率达80%。公司的定位在做酒店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扮演酒店技术提供商的角色。其商业模式成功的潜力很大,被众多基金经理所看好。

这类具有基本面支撑的中小板股票在市场前景不甚明朗的情况下特别值得关注。投资者还可以关注比如华星化工、巨轮股份、中材科技和天奇股份等个股。其中,华星化工的优势在于草甘膦产能的释放以及产品价格上涨,将助力于公司的业绩快速增长;巨轮股份主要在于IPO募集资金所投项目在今年投产,明年则是可转债项目的投瓷,业绩将快速增长;而对于中材科技和天奇股份来说,则是风电业务产能的乐观预期。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中小板的投资机会。

热炒风险

相对于中小板的机会而言,硬币的另一面是其疯狂炒作后的隐含风险。根据统计,截至12月12日收盘,2007年年内上证指数上涨84.6%,中小板指数上涨126.43%,跑赢上证指数。但同期,两市A股同期下跌的股票有63只,而中小板下跌的个股就达到了53只,其中42只股票的跌幅超过10%。中小板中蕴含的个股风险可见一斑。

在中小板下跌的个股中,有6只个股跌幅超过40%。其中,汉钟精机下跌51.36%,中核钛白下跌44.89%,斯米克下跌43.16%,三金股份下跌42.95%,三特索道下跌42.31%,正邦科技下跌4l_02%。跌幅排前10名的个股全部都是下半年上市的股票,同时这些股票均在上市首日涨幅巨大。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上市定价过高,市场资金充裕,使得很多新股在上市首日就一步到位,当天的价格因此成了最高价,接下来就是一路下跌。如汉钟精机,上市首日最高价达到44元,随后一路走低,12日收盘价仅为21.5元,最低价曾跌至18.8元。

很明显,对中小板块的热炒是主要原因。尤其是中小板上市新股,极受炒作资金青睐,新股上市开盘价过高,后劲不足也就可以理解了。所以对投资者来说,如何规避中小板块的个股风险应引起重视。

中小板ETF

类似中小板这类充满投资机会又隐含个股风险的板块,指数化投资往往是很好的选择。目前唯一跟踪中小板指数的基金是华夏中小板ETF,这只基金近来成交量屡创新高。12月11日,中小板ETF(159902)成交高达2.159亿元,是该品种2006年9月5日上市以来的最大成交金额。

该基金是以中小板价格指数为投资标的,采用完全复制法,投资者买卖一份中小板ETF就相当于买卖指数所涵盖的50只中小企业公司的股票,可取得与该指数基本一致的收益。

自今年以来,中小板指数的涨幅为126%,超越了同期上证指数84.6%的涨幅。这种指数化投资可有效避免中小板个股的波动风险,是投资者进行成长性投资的最佳选择。

上一篇:红楼人物理财排行榜 下一篇:大盘蓝筹股还能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