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刮起藏谜风

时间:2022-10-20 08:28:07

舞榭戏台

11月13日―15日,作为第五届北京国际舞蹈演出季开幕式演出的大型藏族原生态歌舞乐《藏谜》在保利剧院向首都观众揭开了“神秘面纱”。这是杨丽萍继《云南映象》后又一次将目光投向原生态,经过近半年的全国巡演登上保利舞台,杨丽萍坦言“很兴奋,北京观众的热情让我更加有信心”。

藏香萦绕,四个巨大的转经筒在舞台上呼呼作响。身着藏族服装的演员们磕着长头,口诵经文从观众席两侧鱼贯走上舞台,老阿妈手牵小羊开始了从四川九寨沟到拉萨的朝圣之旅。接着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舞蹈将藏族人能歌善舞的天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荷花度母》片段中,随着一朵巨大的莲花徐徐盛开,杨丽萍身着一身五彩缤纷的藏族华服,以独舞的身姿出现,其融合了佛教手印和“雀之灵”的标志性柔软舞姿立刻引来全场观众的惊叹。而在另一段群舞《黑帽舞》中,她领着五位藏族帅哥跳起了极酷的街舞,向观众展示了率性的一面。藏族歌手容中尔甲则以他充满磁性的嗓音为观众献上了《朝圣歌》和《格萨尔王》。

《藏谜》的原生态歌舞表演中也不乏幽默轻松,藏戏中的“牦牛舞”被赋予现代特征,牦牛们不仅会立正、稍息,还跳起了时尚味十足的现代舞。而《藏谜》中的一个特别演员小羊羔“叉叉”,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除了原生态歌舞,该剧灯光、舞美、服饰共同营造出了华美视觉享受。主创人员从民间收集的3000余件藏族服饰,以及乐器六弦琴和大法号等被一一搬上台。不过最让现场观众惊艳的是当晚的演出服装造型,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民族服饰展览。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罗斌观看《藏谜》后评价,在对原生态文化的发掘上,杨丽萍在同辈的舞蹈家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她大胆地运用原生态舞者和晚会的形式来呈现原始意义上的舞蹈,保留了原生态文化的愉悦性和仪式性,带给观众文化感觉上的震撼。

谈到《藏谜》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罗斌也给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在整台节目上如何调整使线索更加清晰;在各个舞蹈段落的安排上如何取舍使其更加精炼;而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如何在保持原生态精神的同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再创造。这一点恐怕不仅是对《藏谜》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值得其他原生态艺术作品探索的问题。

容中尔甲:让《藏谜》展现长久魅力

作为《藏谜》的策划者之一,容中尔甲说自己多年的梦想就是“把藏族文化的精髓搬到舞台上”。

容中尔甲从1991年开始创作歌曲,至今已有《神奇的九寨》《高原红》等多部作品广为流传。容中尔甲那充满磁性的声音和带有独特藏族文化的气质也使他在当代流行乐坛中独树一帜。谈及《藏谜》,容中尔甲透露说:“前年,九寨沟有一片土地要拍卖,我觉得在那里可以建一个剧场,用来打造民族歌舞的精品。我把这个想法和阿坝州政府一谈,得到了特别支持,当时就征下了20亩地,开始筹划建剧场。”有了剧场,接下来就是编导的人选。由于杨丽萍的《云南映象》给了容中尔甲太多的震撼和启示,于是他当即给杨丽萍打了一个电话。容中尔甲回忆说:“没想到第一次通话仅仅十分钟,杨丽萍就一口答应下来。我就开始策划、盖剧场、到各大藏区招生,去年4月开始对演员进行前期培训,8月杨丽萍老师进入开始排练,一年后《藏谜》在成都首次演出。”

容中尔甲告诉记者,《藏谜》中所有的内容都是在和杨丽萍聊天时碰撞出来的:“她给我们讲她三年中深入藏区看到人们朝圣的情况,遇到了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故事。而我给她讲藏族的传统习俗和民间故事。很多舞台上的场景都是藏族人生活的真实场景。在朝圣的人群中拉着牲口、拖着牛羊的人随处可见,所以在《藏谜》中出现跟随着阿妈的小山羊,是特别正常的事。”

《藏谜》的演员大部分是在民间挑选的,容中尔甲这样解释说:“我们不是刻意拒绝专业演员,而是因为在学院学出来的舞蹈不一定地道。我们挑选演员的首要条件是对藏族歌舞艺术的热爱,同时表演的风格要纯正。在藏区不可能把招生广告到处贴,因此,我们分成三批到不同的村子里去寻访最能歌善舞的牧民。这些演员虽然不懂汉语,但歌唱得最好,舞跳得最地道。”容中尔甲还告诉记者,在所有的千余套服装中,有100多件是他自己家里的,其中朝圣老阿妈穿的衣服,就是容中尔甲自己的。

对于《藏谜》接下来的演出,容中尔甲透露:“现在是在全国巡回演出,明年4月剧场装修完毕后,我们将移师那里,以后每年的旅游旺季就在九寨沟驻场演出,而旅游淡季就出来巡回演出。”他对《藏谜》的未来充满信心:“现在人们对《藏谜》的关心已经开始从杨丽萍老师身上转移到对藏族文化的关注,这也是《藏谜》展现长久魅力的良好开端。”

上一篇:国家大剧院搭起文化交流演出平台 下一篇:铁与火的撞击 血与泪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