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募资:现实难题与潜在机遇

时间:2022-10-20 07:45:29

随着这两年经济形势的恶化,国内资本市场也随之低迷不振,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的投资回报今非昔比;在此背景下,PE的募资更是雪上加霜,困难重重:一方面,经济下滑导致很多企业效益下降或者富裕个人财富缩水无法兑现之前的基金出资承诺,导致很多基金无法正常开展项目投资;另一方面,市场信心不足又导致很多投资惮于认购新的基金份额,新的基金设立速度明显放缓。

然而,最坏的时代或即是最好的时代。募资变难,也可从另一角度诠释为行业回归理性。因此,一旦经历洗牌的阵痛,必将沉淀一个更为成熟的市场。其中的逻辑是:PE市场的成熟有利于吸引优质投资者,而优质投资者通过对投资对象的严格甄别,又将反过来促进市场的优胜劣汰和不断成熟,最终在长期上助益于PE行业的整体良性发展。

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由于其以下特点,可谓具备成为优质投资者的条件,应是PE的重要募资渠道:

首先,此类机构投资者资金充足,并且来源稳定。当作为LP的富裕个人、中小企业等的PE热情和投资能力日渐消减时,以社保基金、保险公司为代表的规模庞大的机构投资者,仍然保有旺盛的投资需求。以社保基金为例,即使存在10%的PE投资总额上限,但按其2011年底8689亿元的总资产计算,其对PE的投资规模仍可至868.9亿元。

其次,由其自身性质所决定,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强调资金的安全性,从而遵循严格的基金管理人甄选规则。在严格“选秀”规则下,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容易获得社保基金及保险公司的青睐,能够为所管理的基金获得稳定而长期的资金供给。而具有稳定而长期的资金来源又进一步促进基金管理人在项目投资上具有足够的底气与耐心,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回报率,最终实现基金管理人市场的“优胜劣汰”,进一步净化和提升目前良莠不齐的基金管理人队伍。

更为关键的是,立法上对于此类投资者的投资限制正呈现出松绑的趋势。对于保险公司而言,2010年9月保监会出台的《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正式放开保险资金参与PE投资;而在今年7月,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适度降低了险资的投资门槛,并扩大了其投资范围。如,该《通知》把对发起设立并管理基金的投资机构的资本要求,由原来的5亿元调整为注册资本或者认缴资本不低于1亿元,使保险公司有了更多的可选投资对象。

政策上的放宽给募资难题的解决带来了现实可能性。如果PE投资能够与此类机构投资人的风险承受力和获利预期相契合,那么,PE何处募资、保险公司等投资人何处投资这两个问题,都将得到解答。

对于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而言,其不仅承担着资产保值增值的压力,同时还需确保投资的较高安全性。风险和收益往往并存,因而,上述两项几近互相背离的要求,增大了此类机构的投资难度。

但即使以上述两项严苛的要求来考量,对于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而言,PE也是良好的投资渠道。

诚然,比起对固定收益类产品等的投资,PE投资在稳健性方面不占优势。但是,PE投资作为其他投资方式的重要补充,增大了投资对象的选择范围,使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可以凭借分散投资的方式分散风险。同时,PE投资可使此类机构投资者间接投资于不同行业和领域,更进一步使投资风险趋于分散。

此外,PE投资方式,使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可以分享由基金管理人的专业技能和投资技术所带来的投资回报。此类投资若由投资人自己为之,将因缺乏专业的投资团队而难于实现。并且,相较于直接进行股权投资,投资PE可使投资者在对投资回报及风险进行预判时,以该PE及其投资人的过往业绩作为参考,从而令投资决策更为客观和准确。

鉴于以上,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人投资PE,于双方而言均具有积极意义。在监管上采取逐步、适度放松的态度,应值得肯定。而与立法上的宽松趋势相比,保险公司等投资PE的步伐较显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相关审核流程的冗长和繁复。因此,在制定和完善符合于保险公司等机构实际投资需要的立法的同时,亦应着眼于对相关流程的简化,使险资等得以有序而高效地流向适合其投资的领域。

上一篇:征程 第1期 下一篇:中国PE二级市场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