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报业志》续修的主线、主流及主题

时间:2022-10-20 06:36:00

新一轮《报业志》续修的主线、主流及主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科学总结,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辩证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关的各方面重大关系的根本方针。因此,科学发展观无疑是我们在新一轮《报业志》编纂过程中,正确认识发展、研究资料、明辩原因、揭示联系以及志书总体设计、制定篇目、取舍资料的理论依据和是非标准。不仅为确立新一轮修志指出了方向,而且也为志书编纂提供了最直接最具体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一轮修志的主导思想,应牢牢把好以下三个主要观点。

以人为本是新一轮修志的主线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诚然,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实,我们党在各个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不同的工作中心。随着形势的变化,中心和重点也会随着发生变化。地方志作为记载自然、政治、经济、人物、风貌等历史与现状的地情书,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一项事物,无论其处在何等地位、多么重要,都不可能成为志书的记述主线。因为记述主线应是贯穿全书各个方面,是志书的灵魂。而“以人为本”的思想既与首轮修志的主导思想一脉相承,更是由社会发展本质和社会发展目的所决定的。因此,只有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条主线贯穿全篇,既合情合理,又符合实际情况。在《报业志》编纂中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突出“以人为本”的主体地位。新一轮修志作为首轮志书的承接,继承与创新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但随着时代的变革和发展,志书记述的内容也是有所变化的。首轮志书记述的求解放、做主人,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里程。而新一轮修志所突出记述的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伟大历程。换句话说,就是谋发展、奔小康,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由此,我们可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人民富起来,使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不仅是一脉相成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贯穿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惠及全体人民”,即“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我们在志书编纂中,就要突出这个时代特点,立足我省报业媒体的事业发展,彰显“以人为本”的主体地位。

其次,突出“以人为本”的主体意识。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社会发展目的所决定的,也是我们正确认识发展,准确把握志书记述主线的理论依据。我们所说的生态发展、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等等,相对于发展目的来说,这都是手段、办法和途径。真正目的就是切实把人民的利益和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自觉强化这种“以人为本”的主体意识,在编纂工作中充分体现这种主体意识,既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自然构成了一条有始至终的红线。如果我们在新一轮《报业志》编纂中,能够把报业媒体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的工作,犹如一串珠子串连起来,这就是志书记述的主干线索。因此,我们在《报业志》编纂工作中,就要确立“以人为本”的记述主线,并紧紧围绕这条主线把握事业发展脉搏,构建志书框架。

第三, 突出“以人为本”的主体作用。志书是记载社会发展历史和现状,是通过记述历史进程中一个个横断面资料来表现和反映发展变化的。因为任何事物发展变化的轨迹都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相一致的,历史的发展是人的社会实践的结果。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一方面,人类要按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另一方面,人类还会按自己的利益和需求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社会发展规律植根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之中,社会发展则是在人们价值和需求选择的实践中去实现、去发展、去创造,可以说以人为本,既是一种对最广大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肯定,又是一种价值取向,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无论志书的总体设计、布局谋篇、选取材料等,都应认真把握好这条主线。尤其是我们在志书编纂过程中,就要善于发现报业媒体新闻工作者们在事业发展中的诸多“亮点”,如通过挖掘“报人”艰苦创业、改革创新、无私奉献的典型事例,来讴歌新一代报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通过展现报人创造的一项项丰硕成果,来礼赞新一代报人特有的聪明才智和丰功伟绩等等。

全面发展是新一轮修志的主流

首先,注意从时代背景上反映。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在我们以思想宣传为己任的报业媒体的事业发展中体现的尤为突出。本次《报业志》续修的时间断线,是从1991年至2005年,共15年时间。从宏观上来说,这期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社会转型期,各项事业的发展呈现出朝气蓬勃、日新月异的新景象。从微观上来说,全省各报业媒体在中央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求改革谋发展,无论是新闻宣传工作,还是媒体经营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我们在志书编纂中,既要全面、真实、客观、系统的记述报业媒体这15年来的发展变化的轨迹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要记述取得这种变化和成就的内在动力和根本原因,以此彰显历史背景和时代特色。一方面在志书各篇章的概述和综述中,可以直接记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时代背景、以及各项方针政策和社会条件。另一方面在正文记述中更要记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报业媒体各项事业进步发展因果关系,以此彰显出鲜明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色。

其次,注意从思想观念上记录。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创新作为事业发展的先导,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切落后都源于思想守旧,一切发展都始于开拓创新。只有思想观念的创新,才能摒弃落后的思维方式,形成新思路、找到新方法 ;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观念才是加快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完成任务的根本保证。因此,近些年来我省报业媒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以思想宣传为中心任务的各项事业发展,注意从实际出发,努力把握发展规律,积极开拓发展思路,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在《报业志》编纂中,就应该围绕各项事业的发展,用足够的笔墨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的思想观念做好充分的记述。那么,在志书中如何记述新的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应着重在党委领导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思路中来体现;在重大工作决议、决定及决策中来彰显;在各级、各部门工作的科学统筹、以及各项具体工作中来反映。尤其是要对发展观念的转变、发展方式观念的改革、确立新的共享价值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不断创新的观念等内容,做好充分的记述。

第三,注意从工作方法上记述。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世界观,更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指导我们具体工作的方法论。记述报业媒体在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应把握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宣传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本身就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我们在《报业志》志书编纂中,既要记述宣传内容,也要记述宣传形式和方法。应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协调发展上,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理论解读和贯彻落实上。另一方面是在报业媒体自身落实科学发展观内部工作方法上。着重围绕报业媒体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认真记述各单位 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真正做到媒体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四位一体”,在大力建设和谐媒体中科学运作,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新经验新做法新成果等等。

改革创新是新一轮修志的主题

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作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要彻底改革现有不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以体制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另一方面,要通过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从制度上保障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只有将这一“破”与一“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改革创新涉及的范围很广,笔者认为在《报业志》编纂中,应重点记述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突出体制创新。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其实,伴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媒体管理已经从“事业单位事业管理”,过度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并正在走向更大程度的市场化。这种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就是我们在《报业志》编纂中记述的重要内容。当然,报业管理体制可以概括为报业政策层面的宏观管理体制和报业内部的微观管理体制。报业宏观管理体制创新,主要记述国家制定的报业政策及相关管理法规的改革创新,因为这些政策和法规主要涉及新闻宣传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而对于报业内部的微观管理体制创新内容的记述,我们可以着眼于报业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结构、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例如管理体制的转型、管理机制的变更、以及报业集团的出现、产业结构的重组、发展模式的创新等等;再如报业媒体事业发展中新闻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及各种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等等。这些内容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事物,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媒体事业发展的创新之举,理应成为我们在《报业志》编纂中记述的重点内容。

第二,突出制度创新。制度广义地理解就是人类交往规则。新闻制度是制度的亚层次概念,是一个国家各种新闻机构及其新闻规范体系的总和,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无论哪个层次的制度所拥有的稳定性、规范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多强,但创新实践行为却始终是制度创新的内核,因为创新实践行为贯穿着制度创新的整个过程。因此,我们在《报业志》编纂中,不仅要从宏观上关注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变化,而且更应该从中观和微观上,对全省各报业媒体一些具体制度创新的背景、过程和效果等情况认真做好记述。例如党报报业集团成立之后、围绕管理体制变更、以及产业结构重组和发展模式的创新等内容,积极稳妥地推进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激活内部要素和优化资源配置,由单纯宣传型向宣传经营型转变,由事业型管理向内部企业化管理转变,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采取全员聘任制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制度,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稳步开展。这种革故鼎新、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机制和新制度,应是我们记述的重点内容。

第三,突出科技创新。“科学统领发展,创新实现跨越”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生产力的主要动因,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实现现代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当然,科技创新涉及的面很广,就《报业志》编纂对报业媒体科技创新内容的记述,理应突出重点。笔者认为在宏观上应把握对科技创新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科技创新的理念和管理体制,以及科技创新的模式等方面进行记述。在微观上应着重突出记述科技创新的具体创新项目、实施过程和创新效果等内容。例如新闻采编系统通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软件的开发实现信息咨询共享和办公自动化;报纸印刷业务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以及先进印刷设备的引进而全面提高印务质量和效率等等。通过对这些客观实在、具体鲜活内容的记述,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也能较好的彰显出我省报业媒体的历史轨迹和事业发展变化的过程及程度。

( 作者单位:大众报业集团 )

上一篇:前40年当记者,后40年就一个人过 下一篇:青年记者,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