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刺白环俞为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20 06:27:57

深刺白环俞为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摘 要] 采用深刺白环俞,配以针刺肾俞、中极、三阴交,针后白环俞、肾俞加拔火罐,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20例,经3个疗程治疗,有效率为90.9%,其中治愈率为61.8%。并与口服前列康片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

[主题词] 前列腺炎/针灸疗法;穴,白环俞;刺法

ClinicalObservationonTreatmentofChronicProstatitiswithDeeplyNeedlingMainPointBaihuanshu

GeJikui,GeShuhan(Section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No463HospitalofPLA,Shenyang110042)

[Abstract] Purpose ToobservethetherapeuticeffectofdeeplyneedlingatmainpointBaihuanshu(BL30)fortreatmentofchronicprostatitis.Methods DeeplyneedlingatBaihuanshu(BL30)combinedwithacupunctureatShenshu(BL23),Zhongji(CV3)andSanyinjiao(SP6),andcuppingatBaihuanshu(BL30)andShenshu(BL23)afteracupuncturewereusedfortreatmentof220casesofchronicprostatitis.Results After3therapeuticcoursestheeffectiveratewas90.9%andthecuredratewas61.8%,whichwerecomparedwiththoseoforaladministrationofconprostatablets,P

[Keywords] Prostatitis/acupther;Acupoint,BL30(BAIHUANSHU);NeedlingMethod

自1992年1月~1999年6月,笔者采用针刺加拔火罐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20例,并随机设200例口服前列康片作为对照组,两组疗效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两组病例均来自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药物组。治疗组220例,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53岁,以19~40岁为多,为194例;病程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9年,以1~4年为多,为189例。其中会不适187例,腰骶部酸痛173例,排尿异常143例,尿道滴白107例,障碍94例,不育53例。直肠指检:前列腺稍大118例,稍小21例,正常81例。前列腺液镜检:每高倍视野白细胞(+)84例,()67例,()46例,()或成堆23例。卵磷脂小体显著减少207例。

药物组200例,年龄最小为20岁,最大为50岁,以20~40岁为多,为176例;病程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6年,以1~4年为多,为144例。其中会不适171例,腰骶部酸痛153例,排尿异常134例,尿道滴白92例,障碍75例,不育41例。直肠指检:前列腺稍大103例,稍小13例,正常84例。前列腺液镜检:每高倍视野白细胞(+)72例,()66例,()43例,()或成堆19例。卵磷脂小体显著减少17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主要症状和前列腺液镜检方面差异均无明显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7月的中医病证诊断标准[1]。(1)症状:会阴、部胀痛,腰骶部酸痛,排尿异常,头晕乏力,尿道滴白,异常等。(2)直肠指检:前列腺肿大,有压痛,反复发作者可缩小。(3)前列腺液镜检:每高倍视野白细胞10个以上,卵磷脂小体显著减少。本组病例均首先做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10个以上/HP,为本组观察范围,而临床症状明显,白细胞不足10个/HP,不包括在本组范围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穴位:主穴白环俞,配穴肾俞、中极、三阴交。

针法:白环俞选用26号4~5寸毫针,常规消毒后,刺入3.5~4.5寸深,当会出现麻胀样针感时提插捻转半分钟,留针30分钟。肾俞选用1.5寸毫针向脊椎方向刺入1寸左右,出现针感时提插捻转半分钟,留针30分钟。针刺后在双白环俞与双肾俞拔火罐10分钟。中极用1.5寸毫针刺入0.5~1寸,取得麻胀样针感时,用平补平泻手法行针1分钟后出针,不留针。三阴交用1.5寸毫针直刺1寸左右,取得针感后采用先泻后补手法行针1分钟后出针,不留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再行下一个疗程,共治3个疗程。

2.2 药物组

口服前列康片,每次4片,每日3次,连续服用1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7月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前列腺液镜检正常。好转:症状、体症改善,前列腺液镜检好转。无效:症状、体症无改善或症状、体症好转,前列腺液镜检未见好转。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药物组的治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4 讨论

4.1 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精浊”或“淋证”范畴,临床以症状复杂、顽固难愈、容易复发等为特征。中医认为慢性前列腺炎主要由于肾虚命门火衰,不能蒸化水湿,水湿流注下焦所致。本病以本虚标实证为多,故本组选取膀胱经的白环俞为主穴,刺之以通经活络,清利下焦湿热,针后白环俞、肾俞加拔火罐,以温补肾阳,补肾养阳。配穴中极为膀胱经之募,针之以助膀胱之气化。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会穴,先用泻法以清利湿热,后用补法以补益脾肾。

4.2 白环俞的针刺深度,临床多针刺1寸左右,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这种针刺深度所产生的针感较弱,疗效也欠佳。采用深刺白环俞,取得了较强的针感,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从解剖学角度看,通过深刺白环俞,可以刺激到深部支配前列腺的盆丛及其分支前列腺丛,可增强神经的调节功能,促使局部的血运加快,促进炎症的吸收。

5 参考文献

1 陈佑邦.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0

(收稿日期:2000-03-22,赵昕发稿)

上一篇:夹具疗法 第1期 下一篇:针灸中药西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