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英语阅读后活动与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10-20 05:56:07

试论高中英语阅读后活动与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过于注重英语语法和词汇的讲解。而高中英语阅读后活动的开展,则使教师认识到了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问题,继而使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因此,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从阅读教学的深化、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学效果的检验和阅读思想的挖掘这几个方面对高中英语阅读后活动与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后活动 阅读课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92-01

所谓的英语阅读后活动,其实就是一种帮助学生完成课文内容解读的活动。而这一活动的开展,将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培养,继而有效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有必要对高中英语阅读后活动与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展开研究,以便更好的利用该方法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的深化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后活动是围绕着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完成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则可以更好的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复习,并掌握英语阅读教学的知识点。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英语教师总是利用解读文本的方式展开教学,继而难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通过开展英语读后活动,教师的传统阅读课教学观念也将得到改变。所以,英语读后活动的开展,将使教师认识到阅读课教学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还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进行培养[1]。因此,在英语阅读后活动得以开展的情况下,英语阅读教学将得到深化,继而使教学更具有有效性。

二、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在英语阅读后活动中,将涉及大量的课外相关知识。而对于高中生来讲,高中课堂教学内容过于枯燥。面对丰富的读后活动内容,学生将产生更多的阅读兴趣,并将阅读课的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继而更好的理解教学的内容。同时,学生通过获取更为丰富的阅读知识,也将使自身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继而获得一定的阅读能力。而在完成活动后,学生则可以结合自身经验完成对更多的英语文本内容的解释,继而获得丰富的想象能力。此外,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将有利于理解教学内容。所以,阅读后活动的开展,将使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三、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高

英语读后活动的组织,将使学生的合作互助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沟通与交流完成对英语文本的阅读,继而融合更多的创新思维,并获得一定的思维能力。而久而久之,学生则将养成团结合作的习惯。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学生也将通过合作完成对教学内容的解读,继而更好的完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此外,在活动中,学生之间可以畅所欲言,继而获得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则可以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2]。所以,通过开展英语阅读后活动,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将得以提高。

四、教学效果的检验

通过开展英语阅读后活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效果将得到充分的检验。因为,阅读后活动是在英语阅读教学后开展,并且活动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通过观测活动的开展效果,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掌握。但需要注意的是,读后活动的难易程度需要适中,以便完成对阅读前和阅读中的两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的检验。在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情况下,教师则可以认为达到了教学的目标。而活动实施的不理想,则可以说明教师的教学效果不高。因此,通过观察读后活动,教师就可以完成对阅读课教学的改进,继而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五、阅读思想的挖掘

就实际情况而言,高中英语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无论是在文字上还是思想上,英语教材中的阅读部分都值得教师和学生进一步挖掘。但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往往不能在阅读课教学中完成对教材内容的深度解读。而通过开展阅读后活动,教师则可以完成对教材中的阅读文章的主旨的剖析,并带领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则将对英语阅读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并养成深入挖掘文章思想的习惯。而在学习阅读课上的英语文章时,学生则可以更好的完成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因此,阅读后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继而提高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开展英语阅读后活动,可以使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继而使高中英语教学水平得到提升。所以,在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时,英语教师应该较好的完成活动的开展,并通过观测活动的开展效果完成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以便提升自身的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陆荣.运用思维导图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宋冠男.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活动情况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下一篇:经济“新常态”视域下农信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