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者权益的造假与甄别研究

时间:2022-10-20 05:33:40

所有者权益的造假与甄别研究

摘要:所有者权益直接关系到企业股东的投资收益,对直接计入的利得损失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通过公允计量对所有者权益及结构变化进行反映,有利于企业股东了解对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及时缴纳企业所得税。本文通过对所有者权益的造假行为进行分析,就如何甄别所有者权益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所有者权益造假;甄别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4-0019-02

所有者权益主要是指企业的实际资本、资本公积金及企业的盈余公积和利润等。保障所有者权益能够促进资本保值增值的明晰化,对所有者权益的内部结构变化情况进行合理分析,透明化所有者权益的偷漏税行为。因而,一旦所有者权益指标造假,虽然在表象上对股东及企业高管等有一定的好处,但实际上所有者权益造假一方面违反了关于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也是一种潜在的弊端。因此,所有者权益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公允是股东及债权人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一、所有者权益的造假分析

就当前来说,所有者权益的造假主要表现有:先天不足的出资不实、所有者权益不明确、内部项目混淆和随意计提等。

第一,所有者权益出资不实

企业通过财务公司的帮助,用债务进行资金暂时出资形成空壳企业,或者利用已经抵押或者租赁的物资进行出资,导致出资信息不实。部分企业由于出资不实,担心年检不合格,将企业的保存收益进行抵押出资。

第二,所有者权益不明

具体来说所有者权益不明的典型是将收入收益直接列入所有者权益范围,导致所有者权益信息失真。首先,将企业的营业收入直接列入所有者权益,形成资本公积,并且不进行流转税和所得税的缴纳,损害了国家的税收,形成虚高的所有者权益。其次,企业的里的利得处理不当,将当期损益的利得列入所有者权益范围,从而进行偷税漏税,并将企业的债务、捐赠和盘盈所得等不作为企业的投资收益或者利润利得,虚高所有者权益。最后,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核算时,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根据所占份额进行长期的估产投资增加,在分类过程中,长期股权投资对应的是损益调整,增加的应该是投资收益,如果增加的是长期股权投资与其他权益变革,对应的就应该是资本公积增加,但是部分投资单位为了能够偷税漏税,常常随意进行分类对应。

第三,内部项目混乱

所有者权益混乱,首先是企业在经营期间进行新的投资吸收时,没有正确的进行确认和计量资本,导致资本公积不实,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从而造成资本的溢价计入了实收资本,资本项目比较混乱。其次,在处理企业股票发行费用的时候,没有将发行价和面值的差进行冲减,反而全部将其计入资本公积,进行发行费用的积累,实现偷漏税。最后资本公积的明细分类混淆也是所有者权益造假的一个重要内容,将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与资本溢价进行混淆,实现转增资本的目的,在没有符合增资条件和相关手续办理的情况下,私自进行资本的公积转增。

第三,随意计提

随意计提利用盈余公积不仅是所有者权益的造假行为,更是违背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利用计提盈余公积中的法定盈余违背法律规定,随意计提和应用盈余公积,进行利润决定计提的办法,而不是按照法律规定的当年税后净利润的10%来提取方式,这样就导致了企业的发展后劲得不到保障,并且计提盈余共计的转增资本、发放股利及补充亏损等功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二、所有者权益造假行为的甄别分析

根据所有者权益造假行为进行甄别的方式主要有通过审计单位进行甄别、对原始凭证进行审阅、对内容提要进行分析和复核甄别等四种主要方式。

第一,审计单位甄别分析

通过审计单位进行所有者权益造假甄别,要求在审计前和审计过程中,强化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在充分熟悉行业特征的基础上,进行透彻的分析。在审计过程中,针对不同行业的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及问题都是不相同的,因而造假的动机和造假手段也不相同,审计人员要正确的甄别造假,就要充分的了解企业的造假动机,根据企业业绩进行核算,针对不同造假目的,例如业绩考核、或骗取信贷资金、或发行股票圈钱等,所采用的甄别方式也不相同。

第二,原始凭证审阅

原始凭证是最接近企业经济业务实质的基本凭证,有利于指导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在会计核算领域,合法的原始凭证相同于出生证明,一旦企业发生业务,将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原始凭证。企业造假通过将营业收入列入所有者权益,能够避免缴纳流转税和所得税,但是在记账凭证的背后一定要有相关的收入发票,从而证明企业的造假行为。但是一般利用这种造假方式的企业销售能力比较旺盛,并不担心盈利得不到实现,更多的是为了逃避税收。但是通过原始凭证的审阅,不管是否将投资收益列入所有者权益,还是将当期损益离得计入所有者权益,都能给得到较好的破解。

第三,甄别会计内容提要

会计信息中的内容提要是对企业经济业务的精炼概括,如果企业具有会计造假行为,在内容提要中将会出现内容表述不清,或者过分简单、文不对题的现象。在设计过程中,通过细心的对内容提要进行分析,一定能够发现造假迹象。审计中,审计人员不仅要关注企业的日记账和明细账,同时要从总账中进行信息搜集,提高记账凭证的工作效率。另外,通过审阅日记账和明晰,碰到不清楚的内容提要采取严谨的态度,追溯相应的会计凭证,从而进行会计造假甄别。

第四,复核甄别

复核甄别是通过对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以及财务指标进行反复的研究,分析所有者权益,这是甄别所有者权益是否造假的最有力也最具体的手段。

首先,通过研究报表的勾稽关系分析所有者权益。报表勾稽关系分析是在对资产负债进行研究的前提下,根据负债表及所有者权益变更的勾稽关系进行分析的研究。所有者权益的变更具体来说就是在链接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也就是说资产负债表代表着所有者权益的变更关系,资产负债表也就是由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决定。所有者权益是否科学正确,从根本上决定着企业资产负债表是否合理公允,如果存在造假,那么资产负债表就相应的有一定的问题。因此在审计过程中,要着重注意资产负债表的正确性,核实相同项目的总金额变化,同时关注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负债资产表的可售资产变化情况。根据所有者权益变更中的资本公积变化情况,分析负债表中的到期资产下降时,资本公积的变化。或者,根据存货的房地产应用权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当日公允价值是不是大于账面价值之的差额。另外,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变化的时候,防止混淆利润表与所有者权益变更表的变化情况也是甄别造假的要点,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变化后,看看是利润表变化了还是所有者权益变更表变化了,有没有混淆。

其次,通过复核审计方法进行所有者权益的财务指标分析。通过对所有者权益的财务指标分析,能够科学的进行造假甄别,在审计过程中,能够反映财务风险的指标主要体现在在产负债率、所有者权益比率和产权比率。

企业资产负债率主要是企业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之间的比例,充分反映了企业的长期偿还能力。而所有者权益比率则是所有者权益和资产总额之间的比例,同样反映了企业的长期偿还能力。但是在企业中这两个指标之间的实际关系是此消彼长的,当所有者权益比率提高,负债比率就相应的降低,而企业的财务风险相应的就降低,但是如果所有者的权益失真,势必对这两者的比值产生影响。会计造假一般会通过提高所有者权益比率的方式,使得企业的偿还能力人为的得到提高。而产权比率则是企业的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的总额比例,能够有效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结构及权益保障情况,人为的进行所有者权益篡改,导致三个指标扭曲,随能使偿债能力拔高,但是承担的风险也相应的提高。

结语:综上所述,所有者权益对于投资者和企业盈利等具有重要的影响,要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甄别需要通过及时的了解和研究其数据真实性,做到原始凭证的准确性,报表的科学性,在审计过程中对原始凭证和内容提要进行着重审阅,通过反复的审计方法提高所有者权益的正确性。

[1]成慕杰,李忠宝.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手段及其甄别[J].商业研究,2002年第24期,2002.

[2]钱薇.所有者权益的造假、影响及其甄别[J].会计之友,2011年31期,2011.

[3]陈国辉.会计理论体系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蓝莓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的研究 下一篇:公司采购付款流程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