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自信

时间:2022-10-20 05:17:21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自信

【摘要】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拉美地区国家和日韩两国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目前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对策,希望为进一步研究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进,经济,民生,政府

2012年,我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也随之显现,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速放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二元制度尚未完全打破。然而,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将掀起飞跃式大发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科技富裕国家之列。

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指标比较。世界上最早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拉美地区。由于这些国家与中国在经济总量、经济增长动力、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别,因此主要比较多个主要经济社会指标:

1、对于储蓄率、投资率这类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指标,中国远远高于拉美国家,但消费率却又大大低于拉美国家。因此,中国若能顺利拉动内需,则会为未来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

2、相较于上述拉美地区国家,中国的城市化率仍然较低。

3、尽管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突破国际警戒线,但和拉美国家相比仍然较低,这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自信

自上世纪以来,日本和韩国可算作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典案例。二战后,日本和韩国适时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先发展教育,培养优质人力资源;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保障收入分配公平,不仅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且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东亚奇迹”。

基于日韩的成功之处,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到2020年,经济、民生两方面的深化改革发展将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进”的重要保障。

(一)经济方面

1、经济制度。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国家将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确保非公有制经济同公有制经济一样不可侵犯。一直以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存在着互相渗透、共生相长的关系。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将有利于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将打破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使市场主体多元化,形成多元竞争格局,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我国经济的新一轮繁荣。

2、市场体系。通过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国家将逐步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系列的举措可有效清除市场壁垒,消除市场垄断,确保民营企业一个自主经营、公平竞争、鼓励创新、保护产权的健康市场,逐步实现“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跨越--要素驱动到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的过渡。

(二)民生方面

1、收入分配制度。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突破国际警戒线。普通百姓由于收入增长缓慢,经济生活负担重,纵使有较高的消费倾向,但却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而拥有各种消费品的极富者们消费倾向又非常之低。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从根本上抑制了经济发展。因此,三中全会提出的“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百姓需求,拉动内需,促使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从出口拉动、投资拉动到内需拉动的顺利转型。

此外,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对收入再分配、生产要素流动、城镇化进程、贫困代际转移等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有效缩小贫富差距,为拉动内需创造基础性条件。

2、教育。中等收入国家处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关键时期,教育及人力资本的提升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由于思想观念和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似乎只是为了追求分数、追求升学、追求做人上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人。

“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级差距,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等相关政策着眼于文化思想、制度机制、育人模式三个层面,配套改革,致力于消除当前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公的现象,有望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进一步增强国家竞争软实力。

我相信,通过坚定、稳步地推进经济、政治、社会领域改革,坚持公平、法治、效率的市场经济原则,进一步发掘和释放“改革红利”,我国就能在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和同步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有能力继日本、韩国之后,领先巴西之前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南.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几点思考[J].中国市场,2013,(19).

[2]韩师光.日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做法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3-12-12.

[3]王新新,杜曙光.中国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条件分析[J].理论学刊,2013.(8).

[4]赵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巴西经验启示[N].南方网,2013-11-27.

上一篇:不同的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中手术麻醉的效果及... 下一篇: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