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恶性为良性 化干戈为玉帛

时间:2022-10-20 03:45:32

往昔的大连从6月开始,报业市场便展开了发行大战,愈演愈烈。如今,大连各都市报总编辑的手互相握在一起,“化干戈为玉帛”,有奖订报不搞了,各社区报纸促销的广播喧嚣声没有了,停止了一些低价促销活动,各报都在办报质量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互相促进,使大连报业走向了公平、有序竞争的繁荣之路。这是大连各都市报吃尽报纸发行恶性竞争苦头、经过充分协商、共同签署《规范大连地区报纸发行秩序合作协议书》后,带来的喜人变化。

1999年前,大连各报都有约定俗成的做法,不搞恶性竞争。基本是通过努力提高办报质量,不断改善发行服务,为读者提供上门订报,投递到户等形式来争夺发行市场份额。这时的报业市场虽然没人管,但各报社能自觉地像司机遵守交通规则,像参赛的足球队员遵守比赛规则一样,这时的竞争是良性的。

2001年,一家报社为了刺激发行量上升,率先推出了订报赠礼品的活动。奖品是啤酒,大米等。这一举动,拉开了大连报业恶性竞争的序幕。这时,有的人买报不是为了看报,而是奔着超值的物品。于是这家报社的发行量暂时上来了。别家报社看他采取邪招抢市场,而且无人管,也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家都市报于该年11月开始实行报纸喷码有奖促销,一等奖是价值5000元的礼品,首开大连报业零售促销之河。接着,各家报社也都在促销手段上想办法,企图战胜对手。每一轮新的恶性竞争都是有一家报社带头出大价码,继续加大其在订阅市场的促销力度。

大连市报业市场上的促销手段五花八门,招法层出不穷,多属倾销性质。所谓倾销是指用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大量抛售商品,目的在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进而垄断商品价格。人们把低价倾销称为恶性竞争。

其一,有奖销售。2002年,发行竞争全面展开,有的实行了零售有奖促销活动,一等奖价值都在5000元的水平;有的还组织了订报发票抽奖活动;还有的开展了“周周奖汽车,天天送手机”促销活动。更有甚者推出了订1000份报纸奖一套二手房(8万元左右)、订120份报纸奖1万元。

其二,赠送钱物。有的报社推出订一份全年报纸可获得市场价值115元左右的礼品,有的推出的是花五角钱买1份报纸,赠品价值高达1.30元。

其三,欺骗读者。发行量大小往往决定广告收入。目前,各报都十分看中这一点,对外虚报自己的发行量,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一年,一家都市报请来了调查公司,不久,这家都市报就在自家报纸头版发表所谓的调查结果,说什么这家都市报在大连发行量最大,阅读率最高。另一家都市报沉不住气了,立即反击,也请来了调查公司,接着也在自家报纸头版发表调查结果,说这家都市报在大连发行量最大,阅读率最高。到底谁的发行量最高,让群众真假难辨。在社会造成很坏影响,败坏了新闻媒体的声誉。

报业恶性竞争的结果是谁也没赢,都有损失。一是报社发行投入加大,利润所剩无几,发展后劲不足,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许多报社的促销费用都不会低于1000万元。这钱都是利润,等于在烧钱,拿国家的钱打“水飘”。二是内部发行成本也在不断加码,居高不下。在上述针对读者的促销同时,还有一种潜在的、隐藏的和内部的发行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主要是通过订报提成和奖金形式来体现的。三是低价促销,鼓励了求利者采取不正当手段,恶意吃“报”,使发行量更加虚假。报纸的奖品价高于报纸的销售价,报纸就成了废纸。四是低价倾销,容易助长读者的求利心理,追求小恩小惠,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许多社长、总编辑和发行经理对报业恶性竞争都深恶痛绝,说起危害一条又一条,比谁都清楚。为什么都在继续搞呢?在无监管的环境里,谁不搞先死,都搞只不过晚死几天。几家报社都急盼着有关部门拿出强有力措施制止报业恶性竞争,维护好报业市场的正常秩序。几年来大连报业发展的事实证明,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仍然是报纸的质量。这些年大连各家报纸发行量普遍提高,主要是报纸质量普遍提高,使读者群体逐渐扩大。固然这些年各种发行促销对各家报纸发行量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一张好报纸的话,全部依靠所谓发行促销,那是不可能赢得有效的发行市场的。

尝到报业恶性竞争的结果后,大连各都市报感到应该规范报业市场,走向合作之路,展开公平、有序的竞争之路。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强烈的愿望后,在辽宁省记协和大连市记协等协调下,大连各都市报的老总终于在5月26日这一天坐在一起,握手言欢,共同举杯,庆贺合作协议的签署。

上一篇:传媒品牌竞争力思辨 下一篇:报纸发行企业拓展实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