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AIDS合并结核病的预防及护理

时间:2022-10-20 03:37:36

HIV/AIDS合并结核病的预防及护理

【摘要】本文归纳了HIV/AIDS合并结核病的预防、护理研究中关注的重要问题,指出了两种伴发传染病的预防及护理研究的主要进展,阐述了两种传染病之间的关系及其危害、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提出现存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艾滋病;结核病;传染病;预防;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060-02

1HIV/AIDS与结核病的关系及流行趋势

艾滋病(AIDS)和结核病都是传染病,同属于细胞免疫性疾患。近年来,结核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之一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AlDS)的流行,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提示HIV感染可使结核发病增加30倍之多[1]。HIV/AIDS感染易并发结核病,反之结核病患者具有不良行为易并发HIV感染成AIDS。随着HIV的传播扩散,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已感染HIV(+)及已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TB)(+)的双重感染者。HIV/AIDS与结核病双重感染已成为这两种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之一[2]。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中1/3合并有结核感染。当艾滋病感染成为以最快速增长的流行性感染时,也促进了结核病流行的增长。艾滋病的流行使结核病防治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3%的结核病新病例与感染艾滋病病毒有关,且此比例正在迅速上升[3],艾滋病感染中估计30%死因与结核感染有关,结核感染也可加剧HIV感染的病程,使结核成为艾滋病感染主要的机会性感染及死因[4]。因此,结核病是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HIV和结核菌双重感染是一种相互促进病变发展、恶化、甚至死亡的伴发病。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互为影响已受到全世界的广泛重视, HIV/AIDS合并结核病已成为目前预防控制、临床诊治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们临床护理工作中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2HIV/AIDS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危害

随着艾滋病患病人数的增多,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日益成为临床常见病症,由于免疫系统被破坏,抵抗力极其低下,可以累及多个脏器,皮肤等,病变广泛,表现各异。以肺外结核多见,其中以淋巴结结核多见,其次为肝、脾、骨关节、肾及肠和系膜结核。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消瘦、乏力、气促、腹泻、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肺部有湿性罗音、胸腔积液,常伴有口腔溃疡等。HIV/AIDS并发的结核病抗结核化疗效果不满意,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单纯的结核病例多见。调查研究发现,HIV(+)和MTB(+)的双重感染者比HIV(-)的结核感染者发生结核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由此可见双重感染比单一感染的危害更为严重,艾滋病并发结核病者死亡率高[1]。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与单纯性结核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不同,心情复杂,除了要承受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外,还要承受家庭、社会、治疗费用等各方面的压力。其心理反应可因个人文化教育、职业、经济状况、感染背景等不同而相异[5]。由于人们对艾滋病、结核病的恐惧心理和特殊流行病学特征,患者往往受到他人的回避和歧视,大部分患者会产生焦虑、恐惧、孤独、悲观、自责、无助等心理,表现为沉默寡言、厌世情绪、冷漠,不配合检查和治疗,面对社会、家庭及今后感到无所适从和失望,有自杀倾向和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有的对医护人员和社会产生报复的心理危害。

3HIV/AIDS合并结核病的预防措施

3.1卡介苗接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除已有显著免疫缺陷征象者外,对先天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新生儿仍执行接种卡介苗的预防措施[1]。

3.2化学药物预防:由于双重感染发生结核病的可能极大,对HIV(+)者须做结核菌素试验(PPD),如为阳性则给予化学药物预防,口服异烟肼每天300mg,用药时间要长达12个月[1]。

3.3根据HIV职业暴露分级[6]预防性用药:①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药。②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为重度时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或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使用基本用药,即服用逆转录酶抑制剂。如拉米夫定300rag。每日2次,连续使用28d。③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时,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强化用药即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d。

3.4知识培训:有研究表明我国护理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态度、护理意愿三者之间存在正相关[7]。除积极响应政府“四免一关怀”政策,提高社会、家庭支持水平外,还要加强护理人员的系统培训,掌握AIDS的预防治疗知识与护理技能,利用艾滋病和结核病宣传日及各种大型宣传活动,普及艾滋病和结核病常识,指导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正确对待,科学认识与防治,改变人们的认识、态度、行为,积极探索适应此类患者的新型护理干预措施。

4HIV/AIDS合并结核病的护理

4.1消毒隔离:将患者集中隔离治疗,不仅能有效地控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其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更重要的是使患者在一定时期内减少社会活动,降低机会性传染病传播的几率,减少对社会的危害。护理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预防医源性感染。①痰菌阳性者,行严密呼吸道隔离,有条件可单独居住或同种病例共住一间病房。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等经消毒处理后,才能排入下水道,病人所接触过的可能受污染的物品和环境要用含氯消毒液进行严格消毒。②病人用过的被服及换下的敷料应按“特殊感染医疗废物”处理。③病人用过的针头等锐器,应将其放在坚固锐器盒内消毒后废弃,同时注意使用后的针头不再套入针头帽内,亦不要拔掉针头,以防损伤自己。

4.2营养支持:大量研究证明,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属于较为严重的消耗性疾病,特别在疾病中后期,其营养障碍可达到百分之百,除给予恰当的治疗外,及时加强营养的膳食护理,陈凤莲[8]研究证明,营养支持可使患者体质得到改善,各器官的损害可能延缓,有利于并发症的治疗。

4.3心理护理:适当的心理支持有利于病人适应病后的角色[9]。同时家庭和社会环境对患者的心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对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命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给家属情感支持,减轻心理压力,争取家庭成员的支持和配合,共同营造益于患者修养的良好环境。及时与病人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实行人文关怀[10]和保护性医疗,不歧视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对于拒绝检查和治疗的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检查和治疗的目的和意义,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参与自身护理。汤华[11]通过实施心理护理,使HIV和结核菌双重感染患者心理障碍明显减轻,化疗依从性显著提高,结核症状缓解。总之,心理护理有利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一种值得医护人员重视的治疗手段[12]。

4.4用药护理:抗结核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命[13]。由于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抗病毒治疗和抗结核治疗同时进行,病人的副反应加大[14],发生时间提前,给病人带来身心伤害,让病人失去治疗信心,而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病人的应对能力和依从性[15]。覃柳[16]研究加强对药物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提高了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和生存质量。虽然抗病毒药物和抗结核药物服用方法特殊,还有严重的药物副反应,但周亚红[17]等研究依从性护理措施使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好的病例由18例(33%)提高到40例(80%)。即从科学设计给药时间、交代服药注意事项、反复强化病人对服药的认识这三个方面培养病人形成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是非常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4.5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受感染的途径,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指导他们戒除不良行为,如静脉吸毒患者尽量劝其戒毒,冶游史患者要劝其节制性生活,必要时使用双层,防止发生交叉感染,颈部淋巴结肿大、有皮诊者,不要穿高领、紧身衣服及用手搔抓,以免擦破皮肤导致感染。向家属讲解艾滋病3个特殊传播途径及防护措施,注意个人卫生,生活中发现皮肤粘膜损伤要妥善包扎,避免接触体液血液。

4.6个人防护:由于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排菌率比较高,所以接触患者要戴口罩,接触体液、血液要戴手套,防止体液和血液传播。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卫生器材、物品,防止患者用过的锐器如注射器误伤皮肤而造成器械传播,采取普遍性预防措施,增强防护意识,做好自我保护,既保护了自己,也是对病人的尊重[18]。

5存在问题与护理对策

5.1存在问题及原因: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所有的治疗药物均有限延长艾滋病病人生命,而不能治愈艾滋病。由于治疗的长期性和用药的复杂性,患者治疗服药不依从普遍存在,主要受治疗相关因素、患者本身的因素、社会因素等影响。而患者依从性差就会导致治疗失败,增加HIV/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死亡率。

5.2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是护理人员的职责之一。用药依从行为是可以改善的,但需要时间、教育支持及仔细的计划,以及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19]。向患者提供一些基本的知识,如药物是怎么发挥作用的、预期的不良反应、持续用药的重要性,使患者在开始治疗时有心理准备。通过个体化咨询、电话随访等方式进行干预[20],在随访和复诊中,通过医患沟通,可以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估,同时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监测,患者还可以从医务人员处获得信息和心理支持。

6小结

在我国,随着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患者的快速增长,结核病的流行也日益严重。预防、控制艾滋病患者和结核病流行的任务迫在眉睫。了解HIV/AIDS合并结核病的流行趋势、临床特点、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得以充分认识其危害及预后,可以使我们在临床中提高对两种伴发传染病的特殊护理,减轻患者精神压力和生理痛苦,增强其生活信心,提高其生存质量。要控制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结核流行,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对结核的快速诊断、彻底化疗和有效的化学预防[1],并做到“三早”,即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能让患者得到更好、更及时的治疗。在加强对两种疾病的综合性治疗护理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人群的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和放弃可以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行为,做到洁身自好,才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并发结核病传播和流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沈丽英主编.肺结核防治100问.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出版发行, 1998,1(1).

[2]张定林,景巧珍.HIV/AIDS合并肺结核42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2688.

[3]王磊,王松俊.全球几种主要传染病流行及研究动态[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0,27(1):5-9.

[4]马玛,朱莉贞著编.结核病.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1).

[5]李乐之,姚树桥.艾滋病及病毒携带者的心理健康环境与社会支持[J].护理学杂志,2006,21(13):7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z].2002.173―174.

[7]王红红,阳爱云,Williams AB.护理本科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护理意愿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3,18(3):6―8.

[8]陈凤莲.加强艾滋病并肺结核的营养支持护理对提高生活质量观察.中外医疗,2008,26.

[9]曹韵贞.艾滋病临床诊断治疗及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7.

[10]韦柳迎,韦彩云,杜丽群等.人文关怀在艾滋病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内科,2010(2):100.

[11]汤华.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32.

[12]解丽洁.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1例心理护理体会.实用护理杂志,2011(1):99-100.

[13]王颖丽.肺结核合并艾滋病的护理.中外健康文摘,2011,8(14):335-336.

[14]张福杰.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

[15]林光惠,陈小英.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8,23(11):32.

[16]覃柳.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病人抗病毒治疗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2010,24(23):2111-2112

[17]周亚红,李贵英,王燕等.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措施研究.临床肺科杂志,2008(1):38-39

[18]吴薇薇.结核病合并艾滋病的护理体会.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82-183.

[19]王红红,何国平.艾滋病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926-928

[20]潘玉勤等.加强宣教与电话回访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7).

上一篇: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Meta分析 下一篇: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