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教学相关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10-20 03:21:17

“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教学相关问题的思考

【摘要】《金融企业会计》是高等院校金融学、会计学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本文结合笔者长期教学实践,针对《金融企业会计》在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课程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途径。

【关键词】金融企业会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一、金融企业会计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和难点

(一)金融企业会计实践性强

金融企业会计的核算同金融企业业务的处理紧密联系在一起,会计核算过程就是业务处理过程,例如银行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社会支付业务、证卷业务,对这部分实际业务处理的内容如果只停留在课堂教学上,学生们缺少形象认识,光凭想像力来理解,学生似懂非懂。

(二)金融企业会计涉及会计主体多、资金流转环节多

例如银行的结算业务、跨系统转账业务、资金清算业务等,使用的凭证单据众多、业务流程复杂,如果单纯靠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难以讲清所这些业务内容。

(三)金融企业会计涉及面广、业务创新变化快

金融企业会计是建立在各类金融企业不同的业务基础之上,金融企业由银行、证卷、保险、租赁、信托、期货、基金管理等多种金融机构组成,教学内容多,学生也缺乏对银行、保险、证卷等公司业务的了解,在学习金融会计时常觉得无从下手。加上近几年金融行业业务创新,新业务层出不穷,如果教师还只是停留在传统业务的讲解,学生出校门后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二、目前金融企业会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存在的问题

选用一本好的教材对于教师备课、上课以及学生学习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笔者感觉《金融企业会计》的教材相对于其他财务会计类教材来说,还不够成熟和规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编写不够规范。同本教材,前后内容不一致。金融会计最主要的内容是会计核算,针对业务做具体详实的会计分录,但不少教材前后章节使用的会计科目不一致,教材前面给的会计科目表与后面使用的科目不统一,给学生阅读学习带来不便,也给老师讲课增加难度。如银行联行往来结算过程中,使用会计科有时用“联行往来”,有时用“辖内上存款项”和“辖内款项存放”,有时又用“清算资金往来”。又例如贷款的减值准备问题,前面用“贷款――已减值”科目,其他章节用“贷款――逾期贷款”科目,前后不一致,也没有做出解释。

不同教材,会计核算方法不一致。教材编写各自为政,在一些会计科目的使用、会计方法的处理上有差异。虽然现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近两年出版的,但是关于金融企业中有关新会计准则中新的做法讲解还不够清楚和深入,例如贷款和定期存款的后续计量,是2006新会计准则新增加的内容,按新准则要求对贷款和定期存款的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教材对于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阐述和解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具体到案例时,笔者参考了几本教材中的案例,却发现计算和会计处理的方法、思路不一样,给教与学带来许多困惑。

2.教材内容不够新颖和务实。教材对金融企业实际会计工作的流程、实际案例等介绍较少,内容较理论化,与金融企业实际操作有差距。例如现金的出纳业务,大多数教材是按照传统理论的做法,介绍双人临柜手工操作,但银行实际中单人临柜计算机操作的核算介绍较少;又如证卷公司业务,不应仅仅做些会计分录,还应多介绍有关证卷操作业务的实际流程与清算方法。

(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金融企业会计》主要在金融学、会计学两个专业开设,金融类院校列为必修课,一般院校大多列为选修课,学分一般为2-4分,学时32--64课时左右。由于《金融企业会计》涉及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企业的会计业务,内容广泛,但受教学计划设定课时的限制,教学内容一般大多只涉及商业银行会计业务,而保险公司会计、证券公司会计等业务涉及较少或不涉及,课程名称虽为《金融企业会计》,内容实际上是《商业银行会计》而已。

三、对金融企业会计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针对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和难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对比法。学生在学习金融会计之前已学习过工商企业会计,在刚开始学习金融企业会计时,学生常常是站在工商企业会计角度做账,待学习了金融会计后,常常又忘记了工商企业的会计处理,把金融企业会计和工商企业会计混淆,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应针对金融企业会计和一般企业会计的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对比总结,例如讲解各种票据的处理时,将银行出票、兑付票据的会计分录与工商企业申请出票、兑付的分录联系起来,进行对比,以此加深学生的认识,提高学习效果。

2.图解法。针对金融会计资金流转环节多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图解法,例如,在支付结算业务这一章中,各种结算方式涉及会计主体多、业务流程复杂,通过绘制各种结算业务的流程图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支付结算方式的业务流程,理清各会计主体的关系,正确做出出票行、收款行的会计分录,也便于各种结算方式进行比较。又例如联行往来业务资金的清算、同城票据交换及清算、跨系统汇划款项及清算等内容都大量采用图解法,笔者在上述内容的教学中采用图解法均收到良好效果。

3.实践教学法。结合金融企业会计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实验教学法组织模拟实验和到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对于没有条件设模拟实验室,没有相应实习基地的院校,教师上课时尽可能地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现会计的基本操作流程、重要凭证和单据,尽可能带学生去银行、交易所、票据交换所等参观以加深感性认识。

4.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对传统会计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补充,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师生互动和交流,活跃课堂气氛,笔者尝试采用案例教学法,例如对贷款的减值、收入的确认,以小型案例为主,主要方式是以学生讨论、老师点评,课堂讨论和点评时间掌握在半小时左右,效果良好。

(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教材

金融企业会计教材不够成熟和完善,笔者认为不完全是编者的问题,主要还是金融会计的核算本身比较复杂,我国金融会计核算还不够规范。我国金融业在新准则出台前是按照2002年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核算,2006年后上市金融企业按照《2006企业会计准则》核算。金融企业业务的特殊性决定它的会计核算也较特殊,金融企业既要提供符合最新会计准则的会计信息,也要按监管部门如银监会的要求提供会计信息,另外各商业银行在部分业务上采用的具体核算方法是有差异的,为尽可能编写较统一、权威、全面的实用性教材,建议教材编写应组织金融企业的财务主管、会计师协会、制定会计准则有关部门、银行监管部门的人员共同参与;同时,教材应适当增加增加金融企业实际会计工作的流程,实际案例和新业务的内容。

(三)调整课程结构

金融会计面广,内容多,如果讲课内容涉及证卷公司会计、保险公司会计等,讲课内容以商业银行会计为主,同时选择2~3个金融性公司会计,要确保足够的学时数;或者分别单独开设《商业银行会计》、《证卷公司会计》、《保险公司会计》等课程,每个课程30或24学时左右。

参考文献

[1]梁红英.商业银行会计课程教学难点及改进建议,财会月刊2010.5下

[2]陈其末.图解教学法在银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财会月刊2010.1下

[3]代桂霞.银行会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商场现代化.2009.1

[4]钟云燕.商业银行会计课堂教学研究,会计之友2007.5上

作者简介:周菁梅,女,经济学硕士,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

上一篇: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差异 下一篇: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