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思维问题 培养物理思维

时间:2022-10-20 02:36:59

解决思维问题 培养物理思维

在对初中生物理学习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都比较好,却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不理想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动机的明显反差呢?这就促使我们从学习方法尤其是从思维方式、方法上寻找原因。学生学习物理有哪些思维问题呢?学生物理学习中的几种主要思维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有哪些呢?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呢?

下面是调查整理后的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几种主要思维错误。

第一,错误经验对学生物理知识的影响。如灯泡工作的时间越长越亮;气体用去一半后哪些量减半了;酒精与水混合后哪些量相加;空气没有质量等。

第二, 复杂推理中的失误。一种是量的正反比关系的推理,具体表现在不控制变量,定量研究时摸不着头脑,常见在反比关系中犯错。一种是几个互有影响的量之间的关系推理,常见在三个以上或两个模型之间跨越时失误、出错。具体知识如增大或减小某个量的方法及其方法判断、密度计、潜水艇、与电路有关的各种模型或产品等。

第三,思维惰性导致的现象。

1.学生遇到问题欠思考现象严重。由于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的物理思维,导致学生遇到的问题增多,加之不能正确思维,学生遇到问题不思考的现象十分严重。如,在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不能根据题中的物理情景展开思维,导致处理复杂问题时没有思路。

2.学生平时做题过度依赖参考答案。学生在平时处理作业时,不做过多的思考,更多的是去看参考答案,有些同学直接照搬答案,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及做题方法。长期以来,由于思维惰性,导致学生形成一做题就要看参考答案的坏习惯。

3.学生考试成绩整体下滑。由于学生在平时懒惰,在考试的时候不能进行正确的物理思维,导致考试成绩整体下滑。

出现上述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的几种主要思维错误和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物理概念理解不透;二是忽视或误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三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缺乏从论证推理得出结论的习惯;四是死记硬背物理公式和某些结论,对具体问题不会具体分析。究其根源,一是物理知识本身抽象程度高,与实际联系紧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多变;二是学生还不能把握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不善于从多方面去理解物理概念,不善于作比较分类工作,没有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不能从分析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确定遵循的规律―找出已知和未知的联系―建立方程―探讨答案的物理过程。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后,观察物理现象还仅仅停留在日常生活经验的水平上,心理层次未得到发展,新观念未曾建立。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呢?

一、在头脑中形成形象的物理轮廓,观察和实验是基础

第一,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学生首先观察接触到的是一些物理现象,而这些现象往往是形象的、感性的,学生能看到其形状,触摸到实物。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步骤得出结果,然后就能对结果进行思考,从而找出物理规律。先后顺序上来看没有第一步,后面的便是空谈,这是我所从事物理教学几年来得出的经验。在缺乏物理现象的展示和无法做实验的条件下,上物理课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犹如是在听天书,而且即使是优秀的学生就算听懂了理论,他也会怀疑,使物理理论显得很苍白,毫无说服力。第二,物理实验现象的展示是纠正学生错误经验的最好方法。例如,把50毫升的酒精和50毫升的水混合起来,很多学生根据经验就认为混合后的体积为100毫升,但是在教师做了实验后,学生中就只有很少人会认为这是正确的了。形象的表达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从而推导出物质分子间存在着空隙。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和实验中的物理现象,这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是进一步建立物理思维的基础。

二、掌握建立物理思维的方法

在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探索物理规律,根据建立物理规律的思维过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当的途径,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认识研究对象、现象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概括出物理规律。这是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关键。

三、理解应用,形成物理思维

学生学习物理的最佳途径便是掌握一套完整的、有效的思维方法。

首先,不能将物理概念强加给学生,一定要给学生分析或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分析其这样表述的原因;在该表述中有哪些条件。结合实验再给学生讲解,然后可对表述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如判断之类的练习。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其次,帮助学生形成物理知识结构。每一个物理规律与某些物理概念和其他物理规律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物理各板块力、热、声、电、光实际上是有联系点的,注意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常给学生做一些知识的系统展示,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知识结构。

第三,初中物理学以致用,把生活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每讲一个全新的物理知识可由教师或让学生自己去用各种方法举出生活中的大量实例。这也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不一定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上高中深造,许多学生会直接进入社会工作,或进入职业高中进行技术的学习,初中物理学得好的学生会切身感受到物理的作用。

因此,对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确是深化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学,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排除日常生活经验的干扰,克服心理定式的消极影响,这是当今初中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当然,物理思维的训练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有效的物理思维形成了,学生学习起来就更加感兴趣了,学习物理就成了一种享受。

上一篇:论居住区针对老年人的人性化设计 下一篇:黑化股份借壳方业绩“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