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的探讨

时间:2022-10-20 02:08:50

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的探讨

摘?要:创造出节约能源能的生态社区和建筑,对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在实际的措施选择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出综合分析评估,然后再考虑投入使用以获得住宅建筑规划与设计的效用最大化。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建筑设计;节能设计

随着能源矛盾的日益突出及不可再生能源的短缺,如何合理充分的利用能源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关注焦点。我们国家在最近的经济发展规划里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发展等倡议以解决这个问题。作为承担者人们生活休息的住宅设计,在规划及建筑设计过程中运用“节约”、“和谐”的技术措施,创造出节约能源能的生态社区和建筑,对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规划设计中的节能要点

对于建筑节能产生重要影响的有如下几点自然因素:日照,风及空气流通,降雨首先说在规划设计中如何利用这些自然要素。规划设计的重点是平面布局、开发强度及相关的配套设施

1.合理的平面布局

建筑朝向:南北向的住宅排列方式可以保证住宅获得充足的日照,并且山墙可以有效避免被西晒。

建筑间距:住宅之间保证合适的间距是满足日照及通风的重要保证,根据居住区设计规范,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

通风:住宅区内的空气流通主要受建筑围合以后前后左右空间间距的影响。因此在平面布局时要注意避免在风道上设置建筑物影响了空气的流通。

绿化及树木种植:尽量减少建筑群间的硬化地面,推广植草砖地面,提高绿地率,加强由落叶乔木、常绿灌木及地面植被组成的空间立体绿化体系,以便由树冠和地面植被阻档、吸收大部分的太阳直射辐射,减小地面对建筑物的反射辐射,降低区域的夏季环境温度,减轻区域的热岛现象。

2.合适的建筑密度

在住宅区的设计中,建筑密度对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直接的影响。较低的建筑密度意味着住宅区内会有更多的空间设置开敞空间及绿地,同时较低的建筑密度也是合适建筑间距、充足日照、通畅的风道的有力保证。所以,在规划设计中,降低建筑密度是保证良好生活环境、有利于居住节能的有效的措施。

3.市政设施

住宅区的市政设施设计需要重点注意能源的收集和循环使用。例如设计雨水收集系统、水利用循环系统、太阳能利用装置等,均可以起到充分利用能源的作用。

二?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做法

对于单体住宅建筑来说,在设计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办法降低建筑能耗。

1.建筑朝向:参考前面在规划布局中的论述。

2.建筑面宽与进深:住宅建筑保持合适的面宽与进深有助于自然采光及充分享受日照,可以降低空调等耗能工具的使用。每户住宅的建筑面宽直接关系到其迎风面的大小。单户住宅建筑面宽越大,其迎风面就会越宽,越有利于通风换气。而建筑进深则关系到建筑的自然采光及气流在室内的流通。一般来说,建筑进深越窄,空气在建筑内部流通的距离就会越短,空气受到的阻碍就会越少;同时,在建筑受光面宽一定的情况下,建筑进深越窄,则建筑内部可受到日照的面积就会越大。当然,建筑的面宽和进深也同时受到用地形状,内部空间设计等因素的制约,在满足使用及法规要求前提下,应尽可能的加大建筑面宽,缩短建筑进深。

3.窗户的设计

窗户的朝向:窗户的朝向影响到风进入室内及风在室内的流动方向。入口与出口间的直接轴线经常是空气在房间内流动的路径,当进风口与风向成正交(90度)时,空气流动会直接朝向出口,对房间内其他部分的作用很小。当窗户与风向成一定角度时,进入室内后,风速会变快,风所影响的区域也会变大,这种情况下,有利于空气的自然流通及室内散热。

窗户的大小:窗户的大小决定对流的空气速度。要使空气进入房间,也必须让空气有出口流通。需要注意,当窗户愈开愈大时,室内风速反而会下降。

窗玻璃色泽的选择:窗玻璃是窗户构成中最重要的因素。玻璃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筑受到日照的影响、气流的流入及流出,这对寒冷地区的保暖十分重要。除去一般的玻璃材料而使窗玻璃对日照、反光、吸热等产生的影响外,在一般的处理上,窗户的色泽会对上述因素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开发出的多层强化玻璃有效的解决了浅色玻璃和深色玻璃的缺陷,在双层玻璃之间的中间膜层可以满足各种颜色的要求,同时中间膜层具有阻挡透射的特性,在准许光透射的情况下,对于噪音干扰的控制及降低热透射与过度眩光等问题,都能发挥良好的功效。

三?住宅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节能措施在实际操作中的限制因子

1.技术控制措施中的限制因子关于技术控制措施中的限制因子,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相关技术难度系数,比如在朝向的控制中,常常会由于具体的实际情况的限制而难以达到理论的最佳朝向选择。②舒适度的限制,因为住宅的主要目的还是居住,因此如果在规划设计中过分考虑了节能性,而忽略舒适度,很容易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③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在居民区的选址和交通结构选择中,就要受制于整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求,不能为了个别居民区而损失整个城市的利益;④建筑费用的控制,几乎所有的工程问题在设计中都要考虑费用-效益问题,住宅建筑设计也不例外,如果某一节能措施使用的费用投入要大于其节省的能量的费用,那么该措施就不应应用在实际设计中。

2.材料选用中的限制因子由于目前市场上的环保建筑材料大都是一些新型的合成材料,价格相对传统材料较高,某些性能也可能不及传统材料,因此在实际选择中要受到具体建筑性能要求和费用控制的限制,在确定使用之前一定要对某一材料做一个综合的分析,以确定是否使用。

以上是在设计过程中,一些基本的降低能耗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手段。能源是我国的战略物质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后代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建筑节能是贯彻国家节约能源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事,所以节能建筑的设计者又实际上承担了一份牵涉到国家发展战略和后代人生存条件的社会责任。规划工作者和建筑工作者现在所做的工作是力图和自然建立和谐对话的建设,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卫红.住宅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节能措施[J].四川建筑,2007,(5).

[2] 刘金萍.住宅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节能措施[J].山西建筑,2009,35(17).

上一篇:论建筑结构设计中现浇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下一篇:住宅建筑设计新思路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