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世纪当代艺术中心谈解构主义建筑

时间:2022-05-26 08:51:04

从新世纪当代艺术中心谈解构主义建筑

摘?要:一直在西方国家盛行的解构主义思潮之风在本世纪初刮进了中国的大门,随着一个个解构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建造,我们国家也逐渐接受了这个至今仍带有强烈批判性的思潮,解构主义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给大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评论视角。本文就成都新建的新世纪当代艺术中心谈起,对这一思潮有了一个具体的剖析。

关键词:解构主义;建筑语汇;分解重构;开放性;

在高新区天府大道与绕城高速交汇处,新世纪环球中心正在建设中。其中新世纪当代艺术中心由世界著名大师——扎哈·哈迪德设计,建筑主体以海蓝色为基调,全通透玻璃幕墙配以纯色调装饰构件,白色飘板将起伏的建筑体衔接成整体,散发浓郁的亚热带海滨城市气息。抽象的造型,梦幻的流线,不规则几何体堆砌出解构主义强烈的后现代气息,建筑前卫的外形就是一件震撼视觉的抽象艺术品。

从这件作品思考,作为20世纪后半叶西方哲学的先锋,解构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当代社会造成了广泛的冲击。解构主义思潮在建筑界作为现代主义风格的特殊建筑群体,十数年来都是大众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北京央视新大楼、成都新世纪当代艺术中心等代表性建筑的建造,引起人们对解构主义建筑的再次关注。

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提出了 “解构主义”观点,他觉得建筑的目的就是要控制社会的沟通与交流,要控制经济,他重视个体、部件本身,认为新的建筑即后现代时期的建筑应该是要反对国际主义的单调发展和现代主义的垄断控制,反对现代主义的绝对权威地位,反对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紧接着“解构建筑七人展”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虽然展览中的大部分只是建筑师的一些图像和模型,并且大多数只是出于创想,不具备实现的可能,但对于时代而言,把解构主义观念融入到建筑的创作中,是对传统建筑设计的颠覆,对陈旧的建筑语言体系的摧毁。这些作品的反常导致了大众对其解读的难度,引起了业界及民众的关注、思考和争论。

弗兰克·盖里敢于突破传统,建筑风格大胆前卫,他将解构主义理念注入当时他所设计的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这座美丽的博物馆在落成之际立刻博得举世的瞩目,这个复杂的双曲面解构主义建筑完全摒弃了传统博物馆严谨整齐有序的风格,设计语汇充满了疯狂和扭曲,他对建筑的反叛精神在此一览无余。博物馆的内庭也是那么不合“规矩”,你简直不能分清哪是柱子哪是墙壁,到处都是灵动的线条,所有的构件都像在开派对,也许你会忍不住像盖里那样发出“将帽子扔向空中的一声欢呼”。[1]博物馆还以钛金属外衣为特色,建筑的外墙由一块块的钛金属板盖成,像波光粼粼的水纹,在阳光的照射下又似火一般烈焰燃起,使建筑仿若被注入了性情。

丹尼尔·李伯斯金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与犹太人苦难沉重的历史相吻合呼应,其外形表现出破碎、倾斜、压迫与混乱。博物馆的平面图是连续弯曲的线形,完全不同于传统建筑的布局,曲折的走向给人动荡不安的感受。博物馆的墙壁上设计了一些条状的洞,非窗非门,毫无秩序地排列在墙上,在光照下更显破碎,代表着犹太文化的历史空白。博物馆内部的游览空间中,李伯斯金设计了很多类似建筑构件的不规则物体,像飞来的巨石一般歪歪斜斜地穿插在墙里,使我们体会到动荡和痛苦的感情。

为了迎接奥运会的来临,雷姆·库哈斯的CCTV新台址大楼应运而生,这座充满争议的大楼拥有与众不同的造型。新大楼并不高,最大特点就是“开放性”,“它的内部拥有一个循环的交通系统,人们可以跟空间产生很多互动。”他认为在目前中国的城市都普遍在建造着“方盒子”等规整又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人与建筑的关系疏远,城市感觉生硬冰冷,他便用解构主义的手法设计出一栋具有流动、多变的外形的建筑,两个楼体相连,中间悬空,时刻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挑战地球引力的存在。

扎哈·哈迪德的中国广州歌剧院设计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建筑空间的解放。碎片式的构图方式,三角线和曲线穿插其中,解构主义的符号十分明显。外观更是不拘一格,像是被江水冲来的一大一小两颗砾石,透过它曲折的玻璃幕墙可以感觉到这是两个灵动的建筑体,它的内部充满了神奇的引力,吸引着人们进去看个究竟。

不难总结,解构主义惯用的建筑创作语汇:1分解建筑,找到所需要的元素并分解。盖里在设计洛杉矶罗育拉法学院时,就用了很多分解的手法,比如没有柱帽、柱础的柱廊,没有扶手的栏杆,没有钟的钟楼。2 重构建筑,分解有序重构,比如哈迪德在香港的顶峰俱乐部国际设计竞赛中,用三根以锐角重叠的大梁废墟式堆垒,并把梁间空隙作为公共活动部分,甚至把开掘后的石料磨光了当地板。3 用分解及重组的建筑语汇来表现时间的非延续性。

解构主义思想具有的一定的开放性和延展性,解构主义建筑所体现出的意义和价值有潜在性。解构主义设计师敢于质疑,敢于打破传统的形而上学哲学思想,并且大胆实践,在实践中验证新理论的价值,开辟新的设计途径,带给我们巨大的鼓舞和启迪。解构主义建筑是如此的独特非凡,充满活力,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弗兰克?盖里的作品与思想.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 万书元. 解构主义建筑美学初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1).

[3] 黄茜,陈飞虎. 析解构主义建筑艺术. 中外建筑,2003,(3).

[4] 王其钧. 后现代建筑语言.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 尹国均.国外后现代主义建筑.重庆出版社,2008.

上一篇:浅论LED照明行业的发展前景 下一篇: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在火电建筑工程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