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 服务新农村建设

时间:2022-10-20 02:02:49

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 服务新农村建设

实施“经纪活农”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省局提出的实施四大兴农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鹤壁市工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培育和规范发展农村经纪人,为搞活地方经济,支持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努力和贡献。

一、农村经纪人的概念和作用

农村经纪人是活跃在广大农村,为促成他人进行涉农交易而从事中介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农村经纪人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活农”。就是能够将零敌的农产品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集中组织起来,与市场衔接,形成农业生产和市场流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使农产品能够实现销售,农业实用科学技术能够得到应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找到出路。农村经纪人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从现实情况看,农村经纪人的发展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农村经纪人具有熟悉农业生产经营,了解市场需求,掌握市场信息的优势,是沟通产销的重要牵线人和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带头人,是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桥梁,是引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鹤壁市浚县善堂镇经纪人采用“市场+经济人+农户”的模式,先后建立了临河西瓜市场、光明村茄子市场、什村大葱市场、双庙蔬菜市场,他们整日穿流在市场中,充分发挥其自身见识广、信息灵,以及网络的作用,吸引河北、山东、山西、安阳、鹤壁、新乡等外地客商纷至沓来,日成交量13万公斤,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善堂镇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带动了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鹤壁市开发区的农村经纪人利用掌握市场信息的优势,与当地14户粮食经营户建立了协作关系,定期把农民的小麦、玉米等粮食发往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当前农村经纪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经纪人素质较低。少数经纪人受多种因素影响,无视商业信用和职业道德,经营中不择手段地压级压价、欺行霸市,影响了自身形象。经纪人营销组织较散,产品检疫把关不严,产品包装粗糙,导致一些农产品进不了城市超市。

二是农村经纪人经纪行为不够规范。同行之间、同业之间往往为争夺市场相互排挤、搞无序竞争。

三是农村经纪人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村经纪人信息采集手段比较落后,季节松散型、家庭单干型所占比例较大,宏观上难以把握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及发展趋势等。大部分农村经纪人都停留在各自为战的无组织状态,并没有充分利用起社会的合作和分工机制,而分散经营使他们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四是农村经纪人业务结构不合理。营销经纪人居多,科技经纪人和文化经纪人缺乏。市场发育程度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大力培育和规范发展农村经纪人,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上,找到了经纪活农这个着力点。依据国务院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组织监督管理经纪人、经纪机构”的职责,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积极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

一是加强培训,提高农村经纪人队伍素质。定期召开经纪人会议,认真学习国家工商总局《经纪人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始终把教育培训作为规范经纪人队伍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首要环节来抓。同时积极开展宣传,放宽农村经纪人的市场准入条件,提高经纪人的素质,提高经纪人在农民心目中的威信。

二是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的规范化管理。明确经纪人应负的法律责任,引导经纪人相互间交流经验,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每个县区建立经纪人协会,实行分片、分组管理。加强经纪人信用管理,建立信用档案,开展争创“诚信经纪人”活动,提高农村经纪人的信用意识。建立经纪人的学习制度和年检制度,制订经纪人票证、现金收结制度,促进经纪人行为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细化帮扶措施。对农村经纪人开展定期指导和跟踪服务,加强对农村经纪人骨干的培养。在农副产品的销售旺季,实行上门帮扶,指导合同签订,督促履约,调处纠纷,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经纪人注册、使用和保护农产品商标。

四是加强服务。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放宽核准范围,支持经纪人开展各项农业经纪活动;利用工商部门的政策法规信息,为农村经纪人提供及时准确的政策法规信息服务,增强农村经纪人的市场反应能力;在农村经纪人比较活跃的地方成立农村经纪人协会,制订会员守则,以诚实信用的原则规范经营行为,坚持交易自愿,公平交易;规范佣金标准,佣金由双方协商确定,保护经纪人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整合工商职能,成立“鹤壁市工商局支持三农工作领导小组”,对农村经纪人提供一条龙服务,促进农村经纪人发展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五是强化行业自律,充分发挥经纪人协会的作用,鼓励和扶持成立经纪人协会组织以及各类农产品营销行会组织,加强其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职能。积极规范、引导各类自律组织,使其从各自为战发展到团队协作,逐步建立工商监管、从业单位管理、行业协会自律的管理机制。

(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上一篇:拓展农村工商所职能作用 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 下一篇:让12315入乡进村到田头 创建“权益保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