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绣:人巧极天功

时间:2022-10-20 01:31:26

一、顾绣的一般概况

顾绣形成于明代万历、天启、崇祯年间,至今流传近400余年,是最富上海本土文化特色的民间刺绣艺术流派,也是江南刺绣的杰出代表。

顾绣,俗称“画绣”,由明嘉靖三十八年松江府进士顾名世家族的女性眷属创造、发展和推广,形成了把松江画派画理风格融入刺绣技艺、画绣结合的艺术特点,成为有别于日用工艺的纯观赏艺术品,对后世江南、乃至中国刺绣的发展影响深远。

顾绣创始人,为顾名世长子顾汇海之妾缪氏,历来史籍都称其佚名,生卒年月不可考。但据今天有的学者考证,其名“液”,吴人,少时寄养于田姓人家,随田女学绣,并经常为田女代绣官用绣件。缪氏入士大夫家庭后,所见名人字画渐多,眼界顿开,遂尝试以绣艺描摹字画,开了“画绣”之先河。清嘉庆《松江府志》载:“上海顾汇海之妾刺绣极巧,所绣人物、花卉,气韵生动,字亦有法,得其手制者无不珍袭之,此顾绣之始也。”

顾氏女性中,绣艺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为略迟于缪氏的韩希孟。韩氏为顾名世次孙媳,生卒年代亦不可考。其精通六法、擅工画花卉,以20年艰辛,潜心“画绣”,能真切地传递松江画派的意趣,达到与国画几可乱真的境地,并创立了用针法表现透视法则和素描关系的“写生绣法”。

这两位顾氏外姓妇女都曾在绣品上镌用“武陵绣史”印章,据清嘉庆十八年反映吴地顾氏十八支汇编的《武陵[顾氏]宗谱》,“武陵”乃顾姓郡望名号,顾绣便由此得名,后遂称于世。

顾绣技艺受到松江府董其昌等一大批文人学士的重视和支持,历经明万历、天启、崇祯三朝20余年磨砺,渐趋成熟。

董其昌乃明代中晚季著名松江画派文人画领军人物,是“画绣”宗旨的倡导者和实践指导者,去世前五年竟三次为顾绣题款,叹为“精工夺巧,同侪不能望其项背……望之似书画,当行家迫察之,乃知为女红者,人巧极天功,奇矣!”对顾绣艺术作了权威性评价,开启了当时人认识顾绣艺术价值的目光。

崇祯《松江县志》称:“顾绣斗方作花鸟,香囊作人物,刻划精巧,为他郡所未有。”顾绣在江南地区声望无人可及。

明末,顾氏家道中落,顾绣由家族冠名的绣艺流派脱离士大夫家庭进入民间。顾名世曾孙女顾兰玉,绣艺得自缪韩亲传,但年轻早寡,独自养育一岁幼子,流落松江民间,为生计设帐授徒。清嘉庆《松江府志》载其:“工针黹,设幔授徒,女弟子咸来就学,时人亦目之为顾绣。顾绣针法外传,顾绣之名震溢天下。”自此,顾绣栖身于松江的九峰三泖之间,民间妇女争相传习,迅速传入四面八方,苏、宁、杭、湘、蜀等地刺绣术受其影响颇深。顾名世因家族女性群体的杰出成就,也被江南绣业界尊为绣祖。

清道光年间,松江民间依然活跃一些顾绣名家。松江人丁佩,女,精于刺绣,通于画理,所著《绣谱》不啻一部顾绣文化专著。丁佩被誉为对顾绣是“心知其妙而能言其所妙者”。

顾绣蜚声海内外,清《阅世篇》曰:“……后以凡仿效者皆称顾绣,绣品肆亦竟以顾绣相称榜,凡苏属之绣几无不以顾绣名矣。”顾绣之专称已成江南刺绣之“通名”,大有无绣不姓顾之势。

但“画绣”乃民间绣艺与士大夫文化结合的产物,一旦离开松江画派的土壤,失其精髓而得其技者,大多由纯观赏性艺术珍品变为日用工艺。随着顾氏后继无人,顾绣之名虽盛而“画绣”真谛却在上海绝迹。

然而,士大夫阶层中却不乏对顾绣价值的理解和挚爱者。清末民初,南通名人张骞、苏属顾绣名家沈寿,兴办著名顾绣学校“女红传习所”,稍后,松江慈善机构“全节堂”设立“松筠女子职业学校”,开设顾绣班,通过校际师资、教学交流,教育传承成为顾绣返传回松江的渠道。当时顾绣班中的一位女学生戴明教,半个世纪后成了明代顾绣在松江的传人。

戴明教,松江人,1922年生,自幼随姑母学绣;稍长,师从松筠女校中南通宋姓女教师,得传顾绣真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戴明教从业于松江城厢镇街道刺绣社。

《松江县工业志》(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年):“1972年发出‘挖掘传统工艺美术品’号召后,松江工艺品厂热烈响应,聘请了顾绣真传艺人戴明教授徒传艺,恢复顾绣生产……使具有400年历史的传统工艺美术品――顾绣,在松江重新问世。”

年届50的戴明教口传身教,10多位弟子成为顾绣的新生代传人。戴明教女士传承松江顾绣技艺、维系松江与顾绣的人脉。经原上海工艺美术学校校长朱孝岳、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史论教授陈麦考证鉴定,戴明教的学艺经历和她的师承关系,反映了明代顾绣以曲折的途径,传承到她手中,再由她毕生的研究和传播,发展为今天松江顾绣的过程;从民间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戴明教被社会认同是上海明代顾绣的传承人。

松江顾绣在20多年中创作了500多幅作品,远销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十一幅被松江博物馆作为文物珍品收藏。顾绣于1978年被上海市手工业局命名为“上海顾绣”的品牌,松江也成为顾绣新的生产中心和传承地。1983年8月,戴明教写成技术专著《顾绣针法初探》。

1987年5月,松江博物馆举行《顾绣艺术展览》,展出72件新作并进行现场表演;同年移往 “上海首届国际艺术节”续展。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媒体都对顾绣的恢复给予了大量报导。松江顾绣多次应邀赴国外进行绣艺表演。顾绣经历了复苏和高峰期。

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松江顾绣在经济体制结构调整中又面临困境,1998年松江工艺品厂解散,在当时区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关注下,一家效益较好的民营企业接纳了松江顾绣,使其生命延续至今。2002年,一个“顾绣班”于松江大江职业学校中建立,11名学员结业留厂。但松江顾绣的生存仍非常艰难,亟需获得国家保护。

二、顾绣的艺术和技术特征

顾绣的表现形式为“画绣”,其成就首先体现于有别其他绣派的绣艺。 顾绣绣艺的特征可以分为“技”和“艺”两个方面。不同的历史时期,“技”和“艺”的内容亦有所不同,但技艺内涵和追求,却历经400余年而如一。(一)顾绣的艺术特征:

1、明代顾绣以“画绣”著称,得名于董其昌“望之似书画,当行家迫察之,乃知为女红者”句,专以描摹元明名人字画,尤擅山水、人物、花卉、花鸟。

2、创作者本人须具备相当的文化艺术功底,尤其是较好的中国古典诗词和书画素养;

3、以松江画派画理为刺绣指导,提倡画绣合一,然不唯以模仿为目的;既以书画审美观要求绣品,又刻意用绣艺真切地传递书画的水墨神韵;“画绣”的最高境界乃追求意境,是艺术再创作。清丁佩《绣谱》所说:“绣近于文,可以文品之高下衡之;绣近于画,可以画理之深浅评之。”是对画绣最透彻的理论概括。

4、创造了适应“画绣”制作需要的“写生绣法”,即以不同的针法表现山远水近的透视法则、人物肌理明暗的素描关系,为清末民初苏属顾绣中仿真绣法之前驱。

5、戴明教总结了前人从无涉及的“画”与“绣”的关系:“顾绣纷从画出,绣夺画工,画为绣用;画以绣传,画绣双绝,允称极品。故绣工应以画绣俱能为上乘,等而下之,亦应粗知画理,浅窥画意,绣时方得不失画神。反之,画工亦应稍明绣事,略悟刺绣之表现手法和能力,使绣工有所循。……是故画有所长,绣有所短;绣有所长,画亦有所短。相知始能相辅,相辅方得相成。”

6、戴明教把松江顾绣的艺术特点,归纳为“风格典雅、色泽古朴、亦画亦绣、有如晕染、气韵生动、自然浑成”二十四个字,丰富了“画绣”的理论和实践。

(二)顾绣的技术特征:

顾绣以针、线、织物、色彩为材料,运用艺术构思,采用一定的绣艺技法,形成了独特的“画绣”风格和特色,以表现创作者的主观意识。

关于明代顾绣技术的记叙,散见于历代文献之中,《顾绣考》称:“擘丝细过于发,而针如毫,配色则亦有秘传,故能点染成文……” 韩希孟丈夫顾寿潜有 “寒暑风雨冥晦”停针不绣的记载,当时科技水平所限,线、料、色、光易受气候、光照、温度、湿度影响,可见制作要求之严格。

顾绣古今工艺均有选稿、用料、用针、用线四个步骤:

选稿:多以宋元名画为粉本,现代也选用中外名画。

用料:明清多用凌、绢、罗、缎之类,现代采用复丝塔夫绸、素库缎、软缎、尼龙等,并根据需要染色,色泽有米色、浅灰色、浅豆沙色、浅古铜色、白色等,根据绣面需要而定。

用针:明代靠人工磨砺而成。现代工业技术进步、钢质超过以往,纤细度以12号针为最细,长25毫米,直径0.3毫米,针孔长0.3毫米,宽0.2毫米,针迹无边痕,平滑如纸;戴明教集针法大成,又自创散针、套针、滚针三种针法,更擅表现水墨韵味。

用线:现用蚕丝线,俗称“擘花线”,质量与古代基本相同;明代擘丝比现代粗,至多为三十二分之一,现代可擘至四十八分之一;配色明代“点染成文”,针难及之处,以色续之,现代新创“绣后点染、设色不绣”之法;色级、色阶上已胜过古代,总共有1500余个色号;如以头发代线,称“发绣。”

三、顾绣的诞生土壤

顾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乃历史缘由、文化内涵、地域人文环境、家族背景、个人素养以及社会认同诸因素共同催生的结果。

上海自元代黄道婆革新棉纺技术、推广棉花种植以来,松江号称“衣被天下”,盛行缂丝工艺,松江妇女朱克柔的缂丝闻名海内,人称“北有定州,南有华亭”,织绣也甚为普遍。明代朱元璋定都应天(南京),颁令“衣冠悉如汉唐制”,在江南专设皇室刺绣机构,一处房屋即百余间、绣工常达六七百人。苏、松、常、太一带农村,家家养蚕、户户刺绣;江南女儿在闺阁中常以女红为乐事,民间绣女人才辈出,顾绣便应运而生,但孕诞顾绣的却是松江的地域文化。

400年前,“上海”仅是松江府管辖下的一个边缘小邑,府治所在地松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种地域渊源对文化的影响,并未因后来行政区域的变更而割断,松江历来就被看成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

松江自古为“文秀之乡”,是江南著名书画艺术文化名城。三国魏晋时期的陆机,誉为中国古代名人书法第一家;元代曾寓居松江的赵孟为楷书四大家之一;后有杨维桢的“铁崖体”,沈度、沈粲兄弟的“台阁体”,徐霖的“篆体”并称雄于世;明季董其昌的“董书”与画名震天下。与顾绣同期活跃于明季后叶的松江画派,以董其昌为领军人物,集合着“华亭派”、“云间派”、“苏松派”的实力,这一批士大夫或隐逸文人,注重摹仿古人,追求以画托情,简言之,即把绘画看成纯粹个人情感的寄托。松江画派将文人画推向中国画坛最高峰,纵横数百年,构成了松江的地域文化精髓,对后世乃至海上画派的形成影响深远。

顾氏家族男子与松江文化名人们交往甚密。顾名世长子顾汇海与董其昌时有诗文往来;韩希孟丈夫顾寿潜为董其昌弟子,韩氏亦师从学画,董其昌云“韩媛之绣……山水师予,而人物花卉尤擅……”,即表明了这层师承关系。顾绣深受松江画派熏陶,可谓没有松江文化就没有顾绣。

明代顾绣现存传世最早的作品,公认出于缪氏之手的《东山图》,即有董其昌题款,时为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董其昌76岁,距其卒世仅5年)。后董其昌又分别于崇桢七年、崇桢九年两次为韩希孟题款。董其昌官居礼部尚书,何以竟在生命的最后五年中三次为顾绣题款?中国最古老的史藉、十三经之一《尚书》,即有“舜始作绣”的记载,史称“十二衮服”,蒙着浓重的庙堂色彩,向来崇尚庙堂文化的士大夫文人自然都视为正统;其次,顾绣名绣实画,符合士大夫文人以“琴棋诗画”修心养性的礼教观念;顾绣又与松江画派主张师古的画理画风相吻合,被松江画派视为是松江文人画的延伸,韩希孟的艺术成就使他推崇备至,董其昌才欣然命笔:“绣彩绚丽,良丝点染,精工夺巧,同侪不能望其项背……君子观此册,有过于黄荃父子之写生。望之似书画,当行家迫察之,乃知为女红者,人巧极天功,奇矣!”

董其昌不仅是“画绣”的倡导者,还是实践的指导者。不言而喻,顾绣搏动着松江历史文化的“人脉”与“文脉”,是民间刺绣术与士大夫文化联姻的产物。

四、顾绣的历史作用和主要价值

顾绣的精髓不仅在擘丝、配色、针法三绝,更在理念与文化价值上对传统的超越。

(一)顾绣的历史作用表现于四个方面:

其一、中国刺绣术绵延至明代,集针法之大成,擘丝染线工艺大体成熟,发绣等特殊技艺亦已产生,但顾绣先开融画理入绣之风气,又提倡仿古人、制造化(自然)的艺术趣向,“不是写生画,胜似写生画。”

其二,顾绣之前数千年,针刺绣品一直停滞于君权等级标志、宗教用品、日用工艺的功能层面,顾绣却真正转化为纯观赏性艺术品,拓展了刺绣术的应用领域。

其三、历朝对刺绣者个人素质并不强调,顾绣则凝聚了绣家的学向、修养、以及对绣品所怀有的高尚情趣,后世重视刺绣者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自顾绣始。

其四、绣制者对刺绣虔敬痴迷,大寒大暑不绣、阴晦天气不绣、风雨时不绣;要拣风和日丽,鸟语花香之时,掂香祝告后方动针开绣,类似于举子下场、官员拜印等相关文化仪式,成为顾绣文化的内涵之一。丁佩《绣谱•择地》对刺绣环境提出“闲、静、明、洁”的要求,更把这一内涵理论化,所反映的都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其五,韩希孟丈夫顾寿潜曾于崇祯甲戌仲冬(1634年),记述妻子的创作过程:“……廿年来,海内所以珍袭吾家绣迹者,侔于鸡林价重,而赝鼎余光,犹堪令百里地无寒女之叹。”文中“廿年来”三字表明早于20年前的公元1614年,顾绣已经形成――时为明万历年间。假设韩氏18岁出阁,婚后立即从事顾绣活动,此时该38岁,已半老徐娘,为顾绣付出了半生心血。然“海内珍袭、百里仿效”八字,则描绘了整个长江三角洲刺绣业都伴随顾绣进步繁荣的情景,此乃顾绣对中华刺绣事业的贡献。

综观世界优秀民间工艺的现状,一是消亡失传;二是迎合市场变成商品;三是维护历史原貌,继承传统工艺制作特色。松江顾绣属于第三种情况。

(二)松江顾绣的历史价值在于:

1、与明代顾绣一脉相承,延续了传承香火,使上海本土的珍贵民间手工技艺得以重新恢复。顾绣包含江南民间刺绣术和士大夫文化两大内涵。赋予顾绣艺术灵魂的是松江画派文人画画理。董其昌和戴明教乃联结松江与顾绣的两条文化钮结,任何其他因素都改变不了顾绣与松江的地域渊源关系。

2、顾绣先后曾有多种别名,“韩媛绣”、“韩氏女红”以作者视角得之,“写生绣”为揄扬技法而生,“露香园顾绣”则从园林得名,唯有“画绣”是顾绣特征最准确的概括,继承顾绣的“画绣”定位,保持“画绣”典雅古朴的风格神韵,即维护了顾绣的精髓。

3、坚持以手工绣艺绘制,不迎合时尚商品潮流,不盲从规模化、程式化,并形成了适应“画绣”需求的工艺制作标准,维护了民间手工技艺的原生面貌,使绣艺获得恒久的生命。

4、坚持追求完美的创作态度,艺师艺龄受视力影响,创作高峰时段平均在20―60岁之间,每人毕生只能绣几十幅,当代国际上也只有少数杰出艺人能够如此。

5、明代顾绣没有留下任何理论或技术著作,但松江顾绣艺师有自己的著述,尤其涉及“画绣”的“画”与“绣”、绣工与画师关系的阐述,是研究顾绣的重要资料,丰富了松江顾绣的理论和实践。

6、历代传人寥寥可数,但松江顾绣30年来传人谱系已达20余人,超过历史增长比例;新一代绣工接受现代专门艺术教育,为进一步复兴顾绣提供了人才和素质准备。

7、松江是顾绣的生产中心和传承地;尤其是在当代,松江在顾绣的历史长河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

(2006 年,顾绣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上海市松江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申报)

图片提供:上海市松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中心

上一篇:来自“稻田里的”报告 下一篇:室内装饰行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