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成语中的心理学探新

时间:2022-10-20 01:11:02

对成语中的心理学探新

一、成语的认知心理分析(潜性心理分析)

成语相沿习用已久,人们对其“约定俗成”自有一番道理:成语节奏鲜明、平仄多变,音乐性较强,便于人们记忆和口耳相传。除此以外,作为四字格,它还有其他认知方面的优点:

﹙一﹚结构定型化:成语符合成年人短时记忆容量,达到了最佳记忆标准

人脑处理或记忆信息是以组块为单位的,组块无论大小均作为一个单位被处理和记忆。人脑信息处理区的容量一般为五个组块,超过五个,会给信息处理带来困难。四字格正好是一个字一个组块,加上结构关系一个组块,刚好是五个组块。更重要的是,人脑在长时记忆区记忆,是把四字格作为一个组块来记忆,使用时,也是把四字格作为一个组快来使用,这样既节省了记忆区和处理区的容量空间,又节省了时间,大大提高了语言效率。成语大多是四字格,在认知上有很大优势。

﹙二﹚作为独立的认知单位,成语有意义整体性

作为独立的认知单位,成语是已经组装好了的结构,使用者能自如运用它。而且每使用一次就固化一次其结构,而固化程度较高的语言单位自动化程度也较高,决定了部分成分的出现可以激活整个成语。人们听到成语的前两个字,大体可以预见整个成语;有三个字出现,后两个字被激活的可能性就是100%了。所以,大多成语中只要出现几个先锋项,就可以激活头脑中相应的固化成语,进而补足其缺损的语义成分。如“防微杜渐、文过饰非、含辛茹苦、偃旗息鼓”等成语,根据其中较熟悉的字可以激活居于相同奇、偶位置上较陌生的另一字,进而补全整个成语。

﹙三﹚结构对称性

有人统计,具有对称性的成语在汉语成语中的比例高达40%。从形式上看,这种对称可以分为全对称结构﹙成语前后两部分整体对称﹚和半对称结构﹙一部分对称﹚;从意义角度分析,分为对举式结构﹙前后意义相近相关的﹚、对比式结构﹙前后意义相反的﹚、对偶式结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句并列在一起,语义相关或相近﹚。那么对称性成语前后两部分可以看作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格式塔”结构单元,有其独特的认知特点。凡是对称的事物均易于记忆,具有一定的认知优势。认知心理学实验[5]表明:“语义结构对称的成语的短时获得量和短时保持量均高于非对称成语;进行'初步估计汉语成语的信息量'的汉字猜测实验、猜测语义结构对称的成语时,猜对第三,四位上的汉字更容易,说明这种成语前行汉字对后续汉字的制约作用。”格式塔心理学也解释说,在一种符号系统中,后续的符号对先前的符号的依赖性越强,在记忆中越容易组织成同一块,或者记忆的单位。相同的词性和语法结构更易于辨识和记忆,因为这种规律本身限制了选择的可能性。符号负载的新信息少,加工比较容易,速度也较快,准确率较高。而且这种组织越完善,越有规律性,信息冗余度就越大,需要记忆的新信息量就越小,对记忆的促进作用越大。信息论的解释,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排列,后出现的符号要受到语词中字与字之间语法和语义联系的制约,而非完全随机的排列,这样极大地减少了其所负载的信息量,同时增加了信息冗余度。如“鬼使神差”、“改弦更张”、“耳濡目染”这一类成语前后两部分连结强度较大,前面的字对后出现的字的预测作用很大,不确定性很低,有利于人们的认知。心理学还做过其他类似的实验[6],最后得出结论,成语的识别具有“结构对称效应”。

﹙四﹚认知理据:意义双层性

人的认识过程往往是从具体到抽象。隐喻就是用具体、个别的例子来比喻抽象的、一般的情况。一见到成语时,人们的头脑就会根据成语的字面意义形成一种意象,这些意象要略就是该成语比喻义的基础。“意象学说”证明了一个这样的事实[7],成语比喻义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是认知体系,即大脑中“比喻联想”作用的结果。心理语言学研究也表明要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并在话语中正确使用它,就有必要了解其来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比喻关系。

二、成语的显性心理分析

有些成语本身会折射出一些心理状态、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心理学思想和心理学原理,我们来进行部分举例。

﹙一﹚关于心理状态的成语。心平气和、暴跳如雷、心花怒放、悲痛欲绝、惊魂未定、胆战心惊、心乱如麻、垂头丧气、闷闷不乐、怒不可遏等。﹙二﹚反映心理学思想的成语。天人论﹙天理昭彰、顺天应人﹚,神行论﹙心宽体胖、形神俱灭﹚,习性论﹙性相近、习相远,习与性成﹚,知情论﹙无知无畏、急中生智﹚,知行论[8]﹙知易行难、行成于思﹚。﹙三﹚反映心理学范畴的成语。感知﹙春寒料峭、触目惊心﹚,记忆﹙刻骨铭心、博闻强识﹚,思维﹙深入浅出、见微知着﹚,想象﹙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注意﹙心不在焉、聚精会神﹚,情感﹙忠心耿耿、心有余悸﹚,意志﹙破釜沉舟、废寝忘食﹚,错觉﹙恍如隔世、一日三秋﹚,个性心理﹙我行我素、坚韧不拔、宁死不屈、苟且偷生﹚。﹙四﹚反映心理学效应的成语。暗示效应﹙草木皆兵、指鹿为马、杯弓蛇影﹚,从众效应﹙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禁果效应﹙得寸进尺、矫枉过正﹚,马太效应﹙锦上添花,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权威效应﹙狐假虎威、金口玉言、一字千金﹚,晕轮效应﹙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安慰剂效应﹙掩耳盗铃、此地无银三百两﹚,刻板效应﹙无商不奸、刻舟求剑、因循成误﹚,首因效应﹙一见钟情、一见如故﹚,投射效应﹙以己度人、物以类聚﹚,旁观者效应﹙袖手旁观、无动于衷、视而不见﹚,心理摆效应﹙喜怒无常、阴晴难测、大喜过望、乐极生悲﹚。

三、成语误用心理分析

﹙一﹚成语误用的认知心理分析

我们先来引入“表象”的概念:表象是富有特色的信息表征方式,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从信息加工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对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表象特征是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表象在一些信息识记中起中介作用,作为一种精细的加工,有利于学习和记忆。前文提到表象对成语记忆有影响,不但有利于成语知觉的加工,还有利于成语概念的加工:人们根据成语在脑中形成图画形式的表象[9],如果有意地激活表象系统中所储存的表象信息,使过去储存的感知觉形象再现或在一定意义条件下对记忆表象进行重新组合、融合生成新的表象。此时,表象即具有知觉加工的性质;同时,因为成语的表象反映了概念性的隐喻,所以表象的加工又可以看作是对成语意义的加工,即具有概念加工的性质。但问题是表象系统中储存的表象信息,即过去储存的感知觉形象,在进行再认判断时,大脑容易产生“虚报,漏报”的错误记忆。而视觉想象在错误记忆中有很大作用,在学习阶段出现过,视觉刺激一样的两种记忆,极有可能在再认时发生分离[10]。所以表象在成语的知觉加工中易出现错误。如“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因为“登堂”给人提供的视觉想象是“进入”的意象。另外,前文还提到,成语的表象反映了概念性的隐喻,所以表象的加工又可以看作是对成语意义的加工。但问题是,人们见到有些成语时,不明成语的语源义,头脑就会根据成语的字面意义形成一种意象,有时这些意象会造成成语意义的歪解,造成“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如“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易被误认为凶狠的样子,望文生义。又如“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人们往往“断章取义”在脑海里出现“责备”的意象,把“责备”看作动词,最后造成误解。“斯特鲁普效应”也能解释这一现象。此效应指字义对字体颜色的干扰:用蓝颜色的笔写“红”字,说字的颜色时会受字义的干扰。以此推测出,念字和说出字体颜色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由此引出“相对加工速度理论”,即人脑对刺激的两个维度的加工是平行的,但加工速度不同。当两种刺激信息一致时,可以促进加工速度,反之干扰。在成语中,如“目无全牛”易被误作缺乏整体观念,而真实意义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被误用为形容田园 生活。遇到这一类成语时,刺激的两个维度———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相差较大。而个体在认知周围世界时,总是试图少做认知努力来加工较多的信息。人们倾向于把事情归入已经熟悉的大类型,采取快速且省力的方式,形成概念。所以“望文生义”,简化了人们的认知过程,节省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干扰性较强的此类成语,人们趋向于误用。

上一篇:探访成语大观园 下一篇:东山县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