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时间:2022-10-20 01:10:16

浅议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摘 要】语言是不同种族、不同国家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差异决定了中西方语言在思维逻辑、句式与表达习惯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些都成为英汉翻译的障碍。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对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充分考虑到风俗礼仪、思维模式和文化差异从而引起的语言歧义,才能真正的解决跨文化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避免跨文化交际过程的失败,英语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障碍才能得以克服,真正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

【关键词】中西文化;英语翻译;差异

引言

经济全球化也促进着文化的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在不断。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们如果要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信息,就需要将这些文化的精华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即翻译。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在他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中提出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是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从而可以看出翻译的本质是将源文化以最为贴切恰当的对等方式转换成目标语文话。但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翻译如何能展现出源语言文化的精髓往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源语言文化中被人所熟知的事物在目标语文话中可能会成为鲜为人知的事情。所以要做到对等翻译不仅需要的是译者对目标语文化具有足够的了解,而且还要能够找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共性。总的来说,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方式

西方世界和中国地域不同说话方式也就不同,因而形成发展的民俗习惯和生活条件也各不相同,由此而发展形成了了该种语言所独特的思维方式。普遍常识来看,西方国家的人重视的是抽象思维。每一种语言因为其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各有其思维方式,人们通过自己语言思考和认识外界事物的方式来认识世界。所以英语这种语言在表达思想的时候有着十分严密的逻辑,先从重点入手再到次要的方面。比如说在英文书信中,一定会先给主要信息,说最重要的,最后才一点一点说到次要的。英语也同样重视形式逻辑,在表达时喜欢使用形式连接词来表示连接关系。而汉语恰恰相反,注重的是具体的事物,表述的过程多按照顺序排列,句子间的成分多依靠语境来连贯,很少用到连接词”。

西方人用直线思维来思考,而中国人用的却是曲线思维。我们一般通过对两种文章的对比能够发现,英语类型的文章一般会直入主题进行论证,一定是表达出来这篇文章的要点,接着才运用到各种修饰语和其他次要补充成分来丰满这篇文章。在英语文章里的具体表现就是句式的结构多是主从句,主句中里头有从句,从句里头还可能有主句,从句还可能套从句,句型十分复杂。中国自古以来走含蓄之路,从来不会直接就表达自己的意思,正是由于这种思维上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误译错译的现象时有发生,运用中国人的思维进行翻译就绝对不会翻译出西方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样的有时候出现的特例也会使得翻译漏洞百出。“I am very happy to see you again.” 这句话表达的就是见到你很高兴。以欧美人为代表的西方人性格外向,所以他们经常也会先表态度,再来叙事;换句话说就是先表观点再来论证。中国人自古以来是谦虚的民族,所以经常会说大量的信息最后才来表达观点。这种表达的差异性就需要在翻译时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来进行翻译。另外英语句子句式非常冗长,主句套从句,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而汉语特别爱使用短句、简单句。所以译者必须要注意到这种转换。举例来说:“The US and China on Wednesday agreed to resolve a series of economic disputes in a deal that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hopes will shrink the trade deficit and deflect charges that Chinese competition is hurting US workers.”这个句子是主从复合句子,所以调整顺序断句可以翻译为“美国与中国于周三达成协议来解决一系列的经济争端。布什政府希望该协议将缩小贸易逆差,并挡掉这样的指责,即中国的竞争正在伤害美国工人。”(何其莘)

2.风俗习惯的不同

不管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人们不仅仅要注意到措辞的准确性,更要理解词的深层含义,这种深层含义是一种文化中必须要深究的。如果按照自己语言中的文化去翻译另一种语言文化,可能会词不达意,非常可能在翻译过程中引起误会。中国人看重饮食吗?请看这句古话:“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将吃什么怎么吃看作是人生一大乐事甚至是头等大事。中国菜品非常看重色、香、味,大部分时候中国人对好吃的超过了对营养的注意。中国菜烹煮炒呛,花样极多,不注重摄入量和营养,甚至对味道的添加剂尤为钟爱。在中国,所有对美食的追求都在于味觉。而西方的饮食则非常看重营养搭配与吸收,无论菜肴的色、香和味道如何,营养必须是首要的。中国人特喜欢成群结队热闹的吃饭,也没有任何餐桌礼仪。而西方人都喜欢幽雅而且安静的环境,在他们看来在餐桌上礼仪性的东西十分重要。在参加西餐晚宴时,东道主从来不提倡大量的喝酒,但是在中国没有酒可以吗?不可以,酒是中国筵席必备,不仅要喝,而且要喝很多杯。西方人认为喝酒是庆祝,有节制。但在中国文化里必须要多喝才能显示情谊的不同。西方人认为吃饭是一件为了生存健康的事情,但是在中国人看来味道绝对是王道,可以不健康,但一定要好吃。

3.谚语

每个文化中的谚语都有着浓厚的民族气息,这是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容易踩到的雷。这些谚语有可能跟该国的历史以及文化息息相关,又或是由民间所流传的人物传记慢慢演变而来。因此在中西方文化翻译过程中,在翻译谚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有译者认为谚语有以下三种翻译方法,下面来具体阐述一下:

(1)直译法:直译法就是字对字的翻译。举例来说:“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

(2)意译法:由于语言结构和不同文化背景地影响,一部分谚语并不适合直译。比如说:“Love me, Love my dog爱我,就爱我的狗。”中国读者显然不太明白,但如果译为“爱屋及乌”的话就可以使得中国读者充分感受到西方文化地独特魅力。

(3)套译法:套译法指在翻译外国词汇时,既不音译,也不尝试用新词意译,而是采取折中方法,采用本国语言文字中已有的词汇套用而进行翻译。这种译法的好处就是能够传神地表达原意还能不失掉民族特色。比如说“Everyman has his hobbyhorse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中西方文化中很多谚语都有典故,这就需要译者十分熟悉这些典故的来源,例如“It is good to learn at another man's cost 前车之鉴”,直译过来就是“从其他人的花费能够很好的学到东西”,但是这样的翻译未免太随意没有意义。所以首先我们要了解这句话的潜在含义。在中英文对照之中我们能够发现这句话的潜在含义,就是从别人的经验中学到东西。中国有这样一句老话“:“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句老话来源于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的《治安策》,他在这篇文章里分析了秦朝奸臣当道、实施暴政、由盛而衰的惨痛教训,从而总结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秦朝的失败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呀!否则,我们也会重犯秦朝的错误,那太危险了!”

【参考文献】

[1]何其莘.笔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刘宓庆.思维方式表现法和翻译问题.[J].现代外语,1993(1)

【作者简介】

王妮,(1990.03-),女,籍贯:陕西榆林,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

上一篇:初中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下一篇:微视频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