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建工程管理中的三角关系

时间:2022-10-20 12:58:09

论基建工程管理中的三角关系

摘 要:基建管理日常工作主要体现在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的关系;质量、进度和安全三要素的位置关系以及三方对三要素的认识,文章将其归纳为三角形关系,并用数学定理来诠释这种关系,令人耳目一新,耐人寻味。

关键词:基建工程 管理 质量 安全

中图分类号:F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287-02

基建管理工作技术含量较高,涉及管理面较广,难以预料的情况发生率较为频繁,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这就要求基建管理者具有良好的对应和处理突发事件发生的素质,具有良好的耐心细致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具备实事求是、一切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着手处理各种基建事务的工作姿态。基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很多关系,但在施工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业主(以下称之为甲方)、施工单位(以下称之为乙方)和监理单位(以下称之为丙方)这三方的关系;基建施工过程中,每天遇到的情况会有很多,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是质量、进度和安全三者的关系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随着管理者的对象不同,管理者所处的角度不同,对质量、进度和安全三者的关系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施工行为上的差异。下面笔者将从如下这三个方面,对基建工程中的三角关系做一个浅薄的论述。

一、基建工作中主要三方的关系

基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涉及的单位和部门多达20多个,如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探单位、政府基建工作行政管理单位和工程手续各相关部门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在诸多单位的关系中,日常的施工管理,主要体现在甲、乙、丙三方的关系,即业主、施工单位和监理三方的关系。甲方是本项工程的拥有者,乙方是本项工程依照合同及建筑规范的承建者,丙方是本工程依照合同及建筑规范的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的监督者。甲、乙、丙三方以甲方为主导地位,乙方和丙方依照合同服务于甲方,但由于甲方和乙方、甲方和丙方都分别存在的合同关系,因此在合同的权限范围内,各方应为对等关系,这种关系就像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互相独立、互为依存,缺少一边或某一边过大、过小,均不能构成三角形,也许“甲边”可能大些,有些甲方也因此而自诩为工程“老大”,但是别忘了“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周长一定,三边相等时的三角形围成的面积最大”,这些数学中的定理值得基建同行们在工作中借鉴和深思,只有互相尊重、平等相待、通力合作、不妄自尊大,才能获得成果的最大化。其实,只要甲方办事办在点上,主意出在点上,说话说在点上,别人会对你心悦诚服,不称“老大”,也胜似“老大”;反之,即使自诩“老大”,对工程没有丝毫益处,这样的“老大”还有什么意思呢?甲方有宏观掌控、决策该工程的权利和依照合同、按工程进度付款的义务;乙方有依照合同及工程进度收取工程款的权利和组织该项工程按图施工的义务;丙方有按合同获取监理费用的权利和依照合同及建筑规范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技术监督与质量管理的义务。三方都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行使自己的权力和义务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以甲方为主导地位的合作关系,三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按进度、保质量地完成该项工程。在这个总目标下,各自都有自己的工作,各有侧重、分工合作,因此,用一个老词---“同志”来概括三方的关系是最为贴切的。既然如此,甲方应该采取抓大事、控大局、严把质量关,兼顾工程进度和工程安全的策略,小节上安抚,大事上严控;工作上放手,质量上严控;施工中配合,安全上严控;生活上关心,规范上严控。所谓严控,归根到底是工程进度款的掌控;乙方从自身的长远利益考虑,应该采取确保工程质量,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同时还要确保工程进度和施工安全的工作策略,只要自己是按施工规范施工,其他人提出疑义时,乙方应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向其做解释,而不是委曲求全;丙方应该依照国家的建筑法和施工规范,站在中立立场上,对该项工程进行技术监督与质量管理,独立承担技术责任,严把质量关,调解甲方与乙方技术上的分歧意见及施工中出现的矛盾,而不是一味地听从甲方的指挥,因为,通常来讲,甲方在建筑行业上是外行,丙方既然独立承担技术责任,技术上就应该由丙方决断。

二、施工管理中质量、进度和安全三大要素的关系

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如:设计不合理、图纸变更、操作不规范、原材料质量、材料的配比、工作技术、工人的熟练程度、偷工减料、减少工序、工序不认真等等,上百号人在工地工作,几乎天天都有状况发生,而所有这些形形、千奇百怪的问题,最终归结到三方工程管理人员对质量、进度和安全这三大要素的认识问题。人所共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第一位的,质量第一是施工全过程的总纲和宗旨。在坚持质量第一的前提下,同时要兼顾工程进度,同时还要确保施工安全。科学合理的工程进度是质量和安全的保证,只是一味地强调质量,而忽视了工程进度,会影响乙方的经济利益,会给质量带来潜在的危机和隐患,“质量第一”将成为一纸空谈,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靠牺牲乙方的经济利益而换取的质量是暂时的,难以长久的、表面的、不扎实的,有时甚至是虚假的,最终也将影响甲方的利益。片面强调工程进度,一味追求高速度,高效益,大干快上,将会导致质量和安全的隐患,质量难以保证,安全难以确保,最终也将严重影响乙方的经济利益,到头来,又要停工,又要整顿,还得返工,总的进度不是在加快,而是减慢,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施工安全是基建工作的前提,没有安全,就没有质量,进度就更无从谈起了,忽视了施工安全,到头来人财两空,会给三方均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名誉的损失。质量、进度和安全也是一种三角关系,而且是更为复杂的三角关系,三边的长短比例、三者的内在联系随施工的变化而变化,有时会呈现一边徒长的钝角三角形,有时又会呈现三边均衡的锐角三角形,但无论怎样变化,都应该围绕着一个中心——施工规范。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往往是由于没有按规范进行施工造成的,可见施工规范应成为甲、乙、丙三方恪守的准则,施工规范使质量、进度和安全三者的关系达到了统一,甲方要学规范,懂规范,依规范办事;乙方要讲规范,守规范,按规范施工;丙方要督促各方恪守施工规范,随时纠正施工和管理中不按规范行事的行为。总而言之,甲、乙、丙三方,都应该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坚持按规范施工的科学态度,同时还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做到警钟常鸣。只有这样,基建工作才能顺利平稳地向前推进。

三、基建三方对三大要素认识上的差异

基建三方在大的问题上通常能够形成共识,如前所述,在目标上,三方通常是一致的,有着同一个目标,可以称之为“同志”。但是,遇到工程的细节问题,往往会表现出三方的质量、进度和安全三大要素认识上的差异,由此产生一些施工中的分歧。就像甲、乙、丙三方分别站在同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上,去看另一个三角形,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三角形的形状也各不相同。甲方注重工程质量,这无可争议,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众所周知的共识。但往往因此而忽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质量与乙方的关系,难免殃及乙方的利益,最终质量也难以持久性维持。造成如上所述的虚假质量;乙方强调工程进度,这无可厚非,企业就是盈利为目的,谁也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但常常因只强调工程进度,忽视了对质量及安全的管理力度,乙方对工人的管理,通常采取计件工资制,干得多,挣得也就多,这就势必造成追求进度,忽视质量和安全的倾向,如果此时,甲、乙、丙三方的任何一方,疏于对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力度,就将埋下不可想象的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或酿成难以预料的质量事故或安全事故;丙方在质量、进度和安全三者的关系上,认识通常是恰当的,因为丙方常年干此项工作,干得多,见得也多,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而且又站在第三者中立立场上,不牵扯直接的经济利益,正所谓“旁观者清”。总之,三方在对待质量、进度、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事实,而认清质量、进度、安全三大要素之间“主谓分明、相互依存、互相联系、既不可偏废其一、又不可偏重其一”,这样一种复杂的关系,在认识上力求形成一个三边基本平衡的锐角三角形,根据工程的具体进展情况,从思想上要真正认清,在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甲、乙、丙三方都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互相理解,彼此配合,求同存异,协商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只要认识上能够提高,能够形成统一的意志,工程中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再大的障碍也能逾越。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在基建工作中,明确三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摆正三方的位置,正确对待三方的关系,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质量、进度、安全三大要素之间主谓分明、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互相联系、既不可偏废、又不可过于偏重这样一种独特的关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同时要保持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坚持安全是质量和进度的基础的原则,恪守施工规范,只有这样,基建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稳扎稳打,才能顺利、平衡、和谐、健康。

三个团队、三大要素、三种认识,形成了三个独特的三角形,而施工规范这条红线将三个三角形系在了一起,并使之围绕着这条红线运动、变化,最终达到统一,形成共识;缺少了这条红线,背离了施工规范,基建施工将出现混乱的局面,甚至是不可想象的严重恶果!基建工作有时表现为多边形关系,但任意一个多边形,总可以分解成若干个三角形,只要将上述工作反复多次,就可使矛盾一一化解。让我们的基建工地处处呈现出和谐、真诚。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2.《山西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04-214-2004)

3.《山西省建设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DBJ04-214-2004)

4.江正荣编著.建筑施工工程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00)

(责编:吕尚)

上一篇:我国房地产市场区域寡头垄断性经济分析 下一篇:完善公路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