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天使的心灵永远柔软

时间:2022-10-20 12:49:59

孩子是纯真的爱的天使,他们的心天生柔软、敏感、干净。可是,如果不善加保护和引导,那柔软的心灵质地也会渐渐变得冷硬。

我们看到,有的孩子欺凌弱小,虐待小动物,有的孩子惟我独尊,自私自利,从来不会为别人着想。一个不懂得体谅他人、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人,也一定是不受人欢迎的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良好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那么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

作为爸爸妈妈,我们该怎样保护孩子柔软的心灵,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呢?下面几位妈妈的做法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Case1:及时而教

蓓蓓妈妈平时非常注意培养女儿的同情心。在公交车上,看见无座的老人,妈妈就会对蓓蓓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站着很辛苦,我们让他们坐吧。”走过地铁站,看见卖艺的盲人,妈妈会说:“盲人看不见,挣钱很不容易。大家都应该帮帮他。”然后让蓓蓓给他送去一些钱。妈妈还常常带着蓓蓓去给小区里的流浪猫喂食、疗伤。就这样,在妈妈“有意”或“无意”的熏陶下,蓓蓓渐渐懂得了应该同情弱者,保护动物。

点评:

蓓蓓妈妈的教育方法体现了及时而教的原则,那就是抓住孩子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常小事,启发和引导孩子,对他们进行同情心的教育,逐步培养其爱心、同情心。

“及时而教”还需要及时强化孩子自然出现的同情行为,这样日积月累,孩子一时的、个别的、短暂的同情行为就会慢慢地转化为内在的自觉的品质,成为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Case2:榜样作用

甜甜的爸爸工作非常辛苦,每天回到家,就累得一动也不想动。每到这时候,甜甜的妈妈就会给爸爸泡上一杯清茶,递上一块热毛巾让他擦擦脸。渐渐地,甜甜也学会了体贴和关心爸爸,每当爸爸从外面回来,甜甜总会跑上前去,搂着爸爸的脖子,说:“爸爸,您辛苦了,快歇歇吧。”而爸爸靠在沙发上休息的时候,甜甜走路总是轻手轻脚,生怕吵醒了爸爸,她还会提醒别人:“别吵,爸爸工作很辛苦,他累了,不要吵醒他。”

点评:

家庭是培养孩子同情心的最好环境,孩子每天大部分活动都在这里进行,因此父母的言谈举止对他们有着直接的影响。

由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孩子对抽象的概念、空洞的说教难以理解,具体形象的榜样具有更好的教育力量。如:爸爸妈妈与左邻右舍的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在家中的尊老爱幼、相互体贴,这些都每时每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使孩子从小产生一种与人友好相处,对人具有同情心的情怀。因此,爸爸妈妈要注意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细节,处处保持良好的形象,避免无意间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Case 3:环境创设

小雨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他一只小花猫,她要求小雨每天照顾小猫的饮食起居,遇到困难也要自己尝试解决。妈妈希望小雨知道,一个小生命能够生存下来是多么不容易。无论是小猫小狗还是小鸟儿,世上的每一个生命都很珍贵,都值得人们珍惜和关爱。

通过喂养小花猫,小雨不但与小猫建立了深厚亲密的感情,还会主动关心和爱护其他的小动物了。

点评:

研究发现,幼年、童年饲养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细腻,心地比较善良。

为了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丰富细腻的感情,爸爸妈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支持孩子饲养小动物。此外,爸爸妈妈还应该常带孩子去动物园、水上世界等处去参观,使孩子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也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节假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和欣赏大自然的美,并告诉孩子这美丽的大自然是属于大家的,草坪不能践踏,花木不能攀摘,果皮杂物必须扔进垃圾箱,教育孩子热爱大自然,用行动保护大自然;让孩子参与各种献爱心活动,并在社会活动中教会孩子正确表达同情心的技巧。平时,当孩子对人对物表现出爱心和行动时,家长也应及时予以肯定、表扬,以强化孩子良好的情感和行为。

同情心是爱的萌芽,是人类一种很珍贵的感情,我们要培养、珍惜、保护孩子的同情心。只有这样,您的孩子才会逐渐形成一系列崇高感情,成为一个被社会接纳、人见人爱的“善良天使”。

Case4:移情训练

可可和妈妈在去游乐园的路上,看到一个盲人正摸索着过街,妈妈对可可说:“你看那位盲人叔叔多不容易呀,我们去帮助他好吗?”可可却撇撇小嘴,很不屑地说:“那有什么呀?妈妈我们快走吧,还要去玩呢。”

回到家后,妈妈对可可说:“咱们来做一个游戏,你来扮演一个失明的盲人,我在书房里藏了一只苹果,看你能不能找到。”可可一听说做游戏,非常高兴。于是可可妈妈拿了一根带子把可可的眼睛蒙了起来。可可试着往前走了几步,差点摔倒;又往前走了几步,撞在柜子上了。可可一边揉着撞疼的膝盖一边说:“妈妈,眼睛看不见真难受呀,盲人们真可怜。”

点评:

妈妈通过移情训练让可可明白了盲人生活的不便,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常说的“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即是移情,而情景表演是培养孩子移情能力的好办法:先假设各种典型的社会情境或事例,让孩子想一想,此时怎么做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然后根据孩子的提议,家庭成员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从中体会不同的情感。

爸爸妈妈可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抓住各种教育时机,让孩子学会理解、体验别人的情绪情感,让“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成为孩子的习惯,这样,真正的同情心就扎根在孩子的内心里了。

上一篇:玩色,家中也行! 下一篇:孩子踢被,妈妈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