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和动作设置》说课

时间:2022-10-20 12:07:40

《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和动作设置》说课

摘 要:学生通过对PowerPoint的实际操作,知道在使用幻灯片时如何进行动画效果和启用动作的设置,以增强演示文稿的互动性与可观性。演示文稿可应用于学术交流、产品展示、工作汇报等多个方面,所以掌握PowerPoint的使用,对培养实用型高职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PowerPoint 幻灯片 动画效果 动作设置

各位评委、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本节课我将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简单地阐述: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我说课的题目是:《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和动作设置》。本课选自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文化基础――Windows XP及Office 2003》这本书的第五章。该书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山东省高校统编教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拓宽、发展自身专业的能力。本课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演示文稿添加动画效果,学生通过对PowerPoint的操作,知道在使用幻灯片时如何设置动作,以增强演示文稿的互动性与可观性。演示文稿可应用于学术交流、产品展示、工作汇报等多个方面,所以掌握PowerPoint的使用,对培养实用型高职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我本着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为宗旨。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要让同学们掌握幻灯片的切换及动画效果的设置,理解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

(2)能力目标:

掌握幻灯片放映过程中动画效果的多重设置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学习的思想。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

确定依据:根据学生现有的接受能力,以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是对设置幻灯片动画产生感性认识,能够根据编排的幻灯片制作出富于变化的演示文稿来。

难点:

(1)区分幻灯片动画与幻灯片切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幻灯片动画设置可以使用“动画方案”“自定义动画”,这两种方法各具特色,但“自定义动画”方法设置更灵活,功能实现也更丰富。

(3)如何用“超级链接”与“动作设置”使幻灯片的放映更具交互性。

二、教法阐述

使用教学微机和投影仪,将学习内容以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的方式传授于学生,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本节课内容讲述的特点,主要采取“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自学指导法”“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接受,力促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在这里,简要介绍“任务驱动”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借助现代化教育提供的良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采用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形成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为其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技能和素质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我的首要教学目标。课前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主要来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布置任务。设计一些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实验,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任务”设计时,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注意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该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处理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三、学法指导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操作性比较强,而且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我们的教学目的不是仅仅教会学生某一具体的操作,或几种软件的使用,而是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本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

硬件环境:教学用计算机、投影仪

软件环境: Windows XP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 2003,自制导课课件,相关实验素材。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在幻灯片放映时,演讲者与幻灯片演示所展现的良好交互性,靠教师简单枯燥的讲述,学生是不能深刻体会的,所以我使用教程附带的实验素材,结合所讲内容,引出本课的知识点。通过对幻灯片是否启用动画方案实验的前后对比,让学生对动画的使用产生兴趣。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学习对象迅速产生亲近感,使得课堂教学在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二)教师引导,探究新知:

通过讲解动画方案的设置,使学生对动画产生兴趣。下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自定义动画”可以针对幻灯片中的每一个对象添加上动画效果。在此预留三个小任务:

任务一:将插入的剪贴画启用一个“强调”效果。

任务二:对幻灯片设置不同切换效果。

任务三:对选择的对象设置超链接。

以上三个任务都要在幻灯片放映视图状态下,观看动画效果。

(三)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四)作业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素材提供的幻灯片,设置幻灯片动画效果,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加以巩固。

参考文献:

1.鲁燃主编.山东省教育厅组编.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七版

2.张勇.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S1

3.姚琴.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探索.[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1

4.费茵.浅谈任务驱动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01

作者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