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19 11:25:42

学困生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转变观念、情感、态度,帮助学困生改变自我形象,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根据学科特点,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困生;化学教学;策略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基本要求。学困生是教师最为敏感的话题,也很多老师都害怕教学困生班,因为他们觉得“吃力不讨好”,但其实对于我来说我更愿意教学困生班,因为教学困生班更能体现我的教学价值和教学能力。工作15年来,我也一直都在教学困生班,那么如何对学困生进行化学教学,从而提高化学成绩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到几点经验,取得了一些效果,比如2011年秋季学期期考,我教的“学困生班”的化学成绩平均分63.7分,与好层次的班级相比,只少了0.3分,有38人及格,及格率达到72%,而且还有两个80分以上,这是其他同类班级任何科目都无法相比的。(而这个班级的其他各科平均分有的三四十分,也有的是十几二十分,而数学科是全部差生)。教这样班级的学生,要提高化学成绩,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转变观念、情感、态度,帮助学困生改变自我形象,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学困生班”中的学生就是小学升上初中时各科成绩暂时落后的学困生。分在学困生班之后,由于老师和家长长期不太重视他们的学习成绩,所以他们有些自爆自弃,甚至纪律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慢慢的他们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都不行的人,因此对任何科目的学习都没有了兴趣,而且觉得自己本来就不是“学习的料”,所以在初一就带这样班级的教师对这些班级的教学大多都只是应付了事,学校对他们的成绩也从来不抱什么希望。甚至我们初三才开设的化学科,有些化学教师也是认为“学困生班”的学生不可能学得好的,所以一般都不会有信心教好。但我相信每一个正常的学生都是很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好的,即使是暂时的学困生,他们也是希望看到别人赞叹的目光。因此我们化学教师要转变观念、情感、态度,我们不能埋怨学生笨,要鼓励不要挖苦,要关心不要歧视,要爱护不要打击,从心灵深处打动学生、感化学生,帮助“学困生班”的学生改变自我形象,从心底摒弃“我不行、我不是学习化学的料”这种想法,让学生逐渐喜欢化学,找到自信。如,刚开始上第一节化学课的时候我一般都不讲课本内容,而是跟他们谈心,我会跟他们说:老师很高兴能够与你们一起共同度过初三的最后一年,并且共同学习初中最后新增设的一门课程――化学。也许有些同学初一初二的时候其他各科不是学得很好,所以对化学也不抱什么希望,但老师告诉你们,化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它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也是一门非常容易学得好的科目,而且它跟你们初一初二所学的知识没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只要我们大家都有信心,然后付出行动,你们的化学也可以考60分,或七八十分,甚至90分。新的学期,新的老师,新的希望,每一个正常的学生应该都是这样想的,所以化学教师转变观念,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二、根据学科特点,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些化学教师认为,“学困生班”的学生观察实验往往只是“看看热闹”而已,所以经常连演示实验都懒得做,更别说带去实验室做分组实验了。但其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化学现象,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增强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使暂时联系的形成。况且,大多学困生班的学生成绩之所以不好,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课堂上比较好动,不能安静的坐着听老师讲课,还有一些学科他们不感兴趣,所以成绩才暂时落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化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科的特点,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化学的启蒙篇教学中,我增设了《有趣的化学》专题,通过“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水上游龙”“变色魔师”等十几个趣味化学实验的演示,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里,这样能促使他们主动地进行化学学习。

正确答案是:如图2所示,作河岸的对称点A1,然后连接A1B交河岸于点P,则PA+PB的距离最短,这条路线最近。

但是,有一个同学突然提出了一个异议,图2中的路线固然最近,但从河岸走向B时是满桶水的,跑不快,因为是救火,不是旅游,应越短越好。因此,从B点作河岸的垂线于点P,然后连接PA,则此时的路径最佳,如图3所示。假若地面上存在其它障碍物或河边有河埠头,则还要随机应变。这个同学的问题一下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还设想出另外几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场面热烈而有序。

面对这种“意外”情况,教师要激励学生敢想、敢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联想。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更加开放。学生弄清了知识的本身,也学会了数学学习的方法,随机应变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则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

有人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想正因为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所以它注定是要有意外的存在,而它的存在恰恰丰富了课堂,丰富了教学资源,为现代教学增添精彩。所以,只有带着发展与研究的眼光看待那些教学中的“意外”,并能毫不吝啬地给予这些意外更多的机会,相信它们带给课堂的将是意外的惊喜,定会让课堂绽放智慧的光芒。我相信教师一定会期待与“意外”多来几场美丽的“邂逅”,让课堂真正亮丽起来。

(作者单位:浙江省新昌县七星中学312500)

三、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成绩差,很大程度是因为知识单调、内容乏味、教学手段陈旧落后。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与新的学习方式相适应,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教师;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新的学习理论,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这三年多的时间中我学习并实践了孟昭彬教授的EEPO有效教学方法。EEPO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三维一体的教学方法,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强调课堂教学的宏观调控,注重师生互动的个性发展和团队合作精神,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从而达到了课堂的有效性。实施MS-EEPO有效课堂改革能够使化学课堂“动”起来,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课堂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中学生昏昏欲睡的局面,有效地避免教学活动中的强化疲劳,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和教学过程的优化,从而强化对学生创造性的培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EEPO有效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美的熏陶,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讨论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也不断的鞭策教师要努力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促使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进而提高化学成绩。

以上是我在多年的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基本做法。实践证明,转变观念、情感、态度,帮助学困生改变自我形象,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根据学科特点,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够提高学困生的化学成绩。

参考文献:

[1]《MS-EEPO新基本功》孟照彬著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

[2]《初中化学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胡振虹光明日报出版社

[3]《新形势下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莱芜市中学刘艳

[4]《初中化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蔡京玉光明日报出版社

[5]《广西教育》

上一篇:谈谈中学理科教学中的“二八”错位现象及其分... 下一篇:浅谈中学地理课中的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