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防范长残效除草剂残留药害确保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安全

时间:2022-10-19 11:07:33

注意防范长残效除草剂残留药害确保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安全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玉米、马铃薯的播种面积将有所增加,大豆的播种面积有所下降,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幅度较大,长残效除草剂的使用将严重影响种植结构调整。因此,要坚持安全稳妥的原则,防范后茬作物长残效除草剂药害事故的发生。为此要在生产上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应用化学除草剂技术做好安全调整。

一、正确调整种植结构,防范长残效除草剂对后茬作物药害的影响

从生产上看,对后作影响较大的主要除草剂品种有: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氟磺胺草醚、莠去津等。对使用上述除草剂及其添加上述有效成分混合制剂的地块,切忌盲目调整,严格避免在残效期内种植敏感作物。需要调整的,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作物,对于转租、转包的土地,一定要严查前4年内长残效除草剂的使用情况,避免种植敏感作物。

1.前作大豆田:施用咪唑乙烟酸(如普施特、豆草特、咪草烟、豆草除)的地块,5%的咪唑乙烟酸hm2用量1.5升,需间隔12个月后方能种植玉米、小麦;18个月后方能种向日葵;间隔24个月后方能种水稻、高粱和谷子;36个月后方能种油菜、马铃薯、瓜类和蔬菜;40个月后方能种甜菜、亚麻。

施用氯嘧磺隆(如豆磺隆、豆草除)的地块,20%可湿性粉剂hm2用量75g,需间隔15个月后方能种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烟草、向日葵;连年使用和碱性土壤地块,2年内也不能种上述品种;间隔40个月后方能种油菜、亚麻、马铃薯、瓜类和蔬菜;48个月后方能种甜菜。

施用氟磺胺草醚(如虎威)的地块,25%氟磺胺草醚hm2用量1.0升,需间隔12个月后种水稻、玉米、甜菜、油菜、亚麻、菜豆、烟草、瓜类和蔬菜;高剂量施用或连年施用的,2年内改种上述作物也需慎重。

2.前作玉米田:施用莠去津(如阿特拉津)的地块,后作第1年内只能种植玉米和高梁。高剂量施用或连年施用的地块,2年内不能种植其它作物。

3.在3年内曾施过长残留性除草剂田块的土壤不能用作水稻、甜菜、蔬菜等作物的育苗床土。

4.实行旱改水时应选择3年内没有施用过长残留性除草剂的地块,如2年以前施用过长残留性除草剂,要对地块深翻、泡田、水耙,泡田期间2—3次大灌、大排较为安全。

以上安全间隔期仅做参考,还要视具体的地力、土壤类型、用药量等情况而定。

二、安全有效地开展农田化学除草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药剂,并做到适时早施药,适量用药,施药后及时中耕,以保证除草效果。在草荒较重的地块,提倡苗前、苗后两次用药。

大力倡导使用残效期适中,且安全有效的除草剂。如:苗前除草可使用异丙甲草胺(金都尔)、噻吩磺隆等药剂;苗后可使用灭草松、精喹禾灵)、烟嘧磺隆(玉米田除草剂)、稀禾啶等药剂。

1.大力推行化学除草标准化作业。推广使用扇形喷头,有条件的地区要大力推广使用气吸式喷头。同一机车上的喷嘴型号要确保一致,避免新旧喷头同车使用,以保证雾滴分布均匀。使用小四轮悬挂喷雾机进行除草,要严格控制行进速度和喷夜量,避免重喷和漏喷。拖拉机行走速度每小时6—8km,封闭除草喷液量每hm2300升以内,压力控制在1.5—2帕,苗后除草每hm2200升以内,压力控制在2—3帕;人工喷雾要选用配备优质扇形喷头的喷雾器,封闭除草喷液量每hm2300升,苗后除草每hm2200升。

2.对干旱比较严重的地块,不宜采取土壤封闭化学除草。应大力推广苗后茎叶除草。如采取土壤封闭除草,必须施药后浅耙混土,以提高除草效果。

3.科学防除豆田恶性杂草。对于鸭跖草、蓟、苣荬菜等旱田恶性杂草,密度较大的地块要播种前采用深翻重耙整地,切断杂草根系。并在苗后茎叶处理,做到适时早施药,可选用48%光灭灵600—800mL/hm2加25%虎威750mL/hm2加12.5%拿捕净750—1000mL/ hm2。此配方对后作相对安全。

4.加强对易产生药害除草剂的技术指导。嗪草酮等药剂在土质疏松、水分较大条件下易淋溶而产生要害,可改用苗后茎叶处理剂除草。不得将未经登记的含有氯嘧磺隆成份的配方推荐用于豆田苗后除草,不得随意将未在芸豆、小豆、绿豆等豆科作物上登记的大豆田除草剂用于该作物田,以免出现药害。除草剂使用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要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安全用药,正确的确定喷药时间、喷药量,杜绝盲目施药,避免药害发生。

三、缓解长残留除草剂对下茬作物产生危害的有效技术措施

因种植业结构调整需要,前茬作物使用过长残留除草剂的地块,计划种植敏感作物时,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缓解药害。

1.尽量选用平岗地、避免选用洼地、内涝地及排水不良的地块。

2.采用深翻整地,将地表的长残留除草剂深埋于耕层,同时实现垄沟垄体换位。避免与作物幼苗接触,减少药害的发生。

3.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结合整地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m3以上,有机肥能吸附大量残留的除草剂,可有效缓解药害发生。在配方施肥基础上,科学合理使用氮磷钾肥料,补充中微量元素,满足作物营养,增强作物的抗药害能力。

4.采用生物肥拌种缓解除草剂药害。生产实践证明播种前5—7d,用绿农生物肥粉剂拌种,可起到增产、提高品质和缓解药害的作用。

5.调酸。在播种时用米醋喷于埯中进行调酸,可促进土壤中残留药剂的降解,此技术适于小面积的高效作物种植,大面积使用操作不便且成本较高。

6.吸附。可采用活性碳做为吸附剂,每hm2用活 性炭15kg与种肥混施,吸附残留药剂,此技术适于小面积的高效作物种植,大面积使用成本较高。

7.播种时,在种肥中混拌腐殖酸颗粒肥来缓解药害,一般hm2用量25kg。

8.解药害。苗期可选用云大120、芸苔内脂素、赤霉素等植物生长激素叶面喷施,为了提高药效,在喷施时hm2加米醋1.5—2升,起到缓解药害作用。

9.采用0.2%甲酐宁粉剂处理土壤,每亩用甲酐宁1—2kg拌入化肥中,播入土壤;并在出苗后连续喷洒三次甲酐宁药液,每亩用甲酐宁150—200g,对水25—30kg,第一次在出全苗开始,以后每10d一次。

上一篇:苹果棉蚜的防治措施 下一篇: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