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教学中默读的价值取向

时间:2022-10-19 10:58:03

谈阅读教学中默读的价值取向

一、于无声处融入“磁场”

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不太要求学生默读,也很少有意识地去指导学生怎么默读。因此,当学生在需要快速阅读大量文本时,常会“眼花缭乱”,阅读的效率大打折扣。我们应深知,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责任,那就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如何正确掌握、运用默读进行阅读呢?首先,要让学生得法。要让学生知道正确的默读方法应该是只转动眼球,依靠视觉运动进行,而不能借助“唇动”“指动”等辅助多余的动作。其次,我们要循序渐进。要指导学生由词到句,由句到行,由行到段地逐步提高默读速度。再次,要提醒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边读边画(如画出重点词,中心句等),体会如何在默读时捕捉重要信息。最后,要求学生熟读精思。培养学生经常地对阅读材料提出疑问,读思结合,读中有思,思中有悟。久之,学生便会养成正确的默读习惯,阅读水平会逐渐得到提升。

基于不同的阅读目的,默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浏览、跳读、品读、重读、批注等默读方法,还要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性地实践,让学生知道,在了解材料大意时,可以浏览;在捕捉重点时,可以跳读;在体味文中深意时,可以重读……长此以往,这种能力将根深蒂固地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中。

二、于无声处理解感悟

默读就是不仅要使阅读达到“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更要达到“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默读的价值就在于让“言”和“意”都“如若己出”。

1.“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我们常常在课堂中带领学生有感情、高潮迭起式地朗读课文,在注重读音、形式、技巧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内心体验。没有潜心的默读,朗读就不会有悟有得。充溢着浓浓母爱的《第一次抱母亲》,文字看似平淡,可细细品味后,母亲那深沉的爱就会从平实的文字间跳跃出来,敲击着学生的心弦。此时,教师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他们边默读边想:自己的脑海中是不是也浮现出了母亲,为自己含辛茹苦而毫无怨言的画面?心灵上的感悟与个体的生活经验积累相结合,产生个性化的感受。当个性化的感受融在声音的表达中,母性的光辉形象才会从学生的口中传递给每一位听众。朗读成为了心灵之声,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朗读水平的提高,更是潜能的发掘、美好人性的滋养。

2.“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读书必“咀其华”,好文章常常蕴藉很深。我们的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灿灿的美,款款的情、深深的理,浓浓的趣……这就需要学生在静静的默读中细细咀嚼、反复体悟。由于默读速度由学生自己控制,这就有利于边读边想,遇到重点、难点之处,可回过去反复多读几遍,加以体味;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质疑、解疑、批注,待明白后,再读下去。学生在默读中开动脑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达到“文我合一”之境,进而忧文中“人”所“忧”,喜文中“人”所“喜”,情感得以升华。此时油然而生的那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个性化体验才可谓真正的“感悟”。

这样,无论是新“课标”倡导的合作学习,还是全班性的交流体验,就会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三、于无声处烛照个性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和重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见到其中的“仁”与“智”,我们就要根据情况为学生搭建“个性阅读”的平台——静静默读的“场”,给学生一个时间、一个空间,让学生静心走入文本,去“研究”文本的“未定性”,去“填补”文本的空白处,在文本中静心地走个来回,完成对课文的艺术再创造。

语文课堂要给学生创设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细细品味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时刻。”给学生一个宁静的时空,让课堂张弛有度,动静相宜,多一些“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阅读境界。

(作者单位: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

上一篇:复述训练四例谈 下一篇:巧用评价,精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