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时间:2022-10-19 10:04:25

浅议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摘 要: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从路面基层处理、原材料控制、混凝土拌和、摊铺、振捣及养护等方面探讨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混凝土路面;振捣;摊铺;质量控制

在城乡道路的施工建设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含水泥钢筋混凝土路面)一直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建设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所以在城市道路工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与施工队伍的组织管理、施工技术水平、施工设备、机具、施工所采用的工艺等都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进行质量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从路面基层处理、原材料控制、混凝土拌和、摊铺、振捣及养护等方面探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前的准备

1.1 施工设备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一是采用人工配以小型机具施工;二是采用滑模摊铺机。采用水泥混凝土摊铺机施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非常好,但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在我国属新型工艺技术,有待逐步完善和发展,而且其设备投资相当大,因此,水泥混凝土滑模摊铺技术还没有广泛应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中、小型机械仍然是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主要方法,其主要成套机械设备包括:大型拌和楼、散装水泥罐、外加剂添加罐、装载机、自卸汽车、洒水车、自排式捣振器及纵向拉杆安装机、三轴摊铺提浆整平机、抹面板、三米和四米刮尺、普通切缝机、刚性刻槽机、叶片式磨光机等。

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均采用大型水泥混凝土拌和楼,一般配套l一2台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实际生产力不小于70―100M3/h,以满足水泥混凝土和易性及现场摊铺施工速度的需要。

1.2 安装模板

模板必须在质量验收合格的基层上安装,模板的质量及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模板应采用相同规格的钢模板,相邻两块模板应设置在同一支点上,支点应采用压缩性较小的材料,如材质较好的木块等,切忌将模板直接放在松软的砂石材料上面,立好的模板相邻高差应控制在2mm以内。模板安装好以后,如果局部不平或模板底部有空隙,应用贫混凝土填塞并坐实或者用沥青纸铺设在模板的内侧。一方面可以防止水泥混凝土浇筑时“漏浆”,另一方面可以减小机械在上面行走振动时产生的挠度,安装模板时应当对模板顶面的浮浆清理干净,然后再用机油涂抹在模板内侧或顶面。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是否稳固,防止出现松动、变形、下沉等现象,一旦出现上述现象,应及时修复、纠正,否则就会造成局部塌陷,从而影响平整度。

1.3 混凝土摊铺前的准备

混凝土摊铺前的准备工作很多,这里主要强调一下摊铺前的洒水的卸料工序。

(1)摊铺前洒水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工序,往往不被施工人员重视,但如果洒水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路面质量。

洒水量要根据基层材料、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诸多因素来确定洒水量,即保证摊铺混凝土前基层湿润,而且尽可能洒布均匀,尤其在基层不平整之处禁止有存水现象。从目前施工现场来看,大多数情况下是洒水量不足,因为基层较干,铺筑后混凝土路面底部产生大量细小裂纹,有些小裂纹与混凝土本身收缩应力产生的裂重叠后使整个混凝土路面裂纹增多。

(2)自卸车的卸料也是常常不被重视的工序,在施工中经常发生摊铺机前堆料过多使摊铺机行走困难,有时布料过少使振捣箱内混凝土量不足,路面厚度得不到保证。摊铺机前这种混凝土忽多忽少现象会严重影响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在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施工者死板地间隔一定距离卸一车料,而忽视了基层不平整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客观上是普遍存在的。我国目前施工水平不是很高,对路面基层标高和平整度不一致,加大了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难度。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可对基层表面与面层基准标高线隔段实测来决定混凝土的卸料量,这样会避免卸料不均的问题。

2、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 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运输

(1)混合料拌和质量向来都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最重要的一关,要控制好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首先要从混合料拌和的均匀性、和易性入手,重点是控制水灰比。众所周知,水灰比大则混凝土的干缩性大,水灰比小则混凝土的干缩性小,水灰比控制不好,就会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收缩不均匀,从而造成平整度较差。若掺入外加剂的话,则在控制水灰比的同时,必须严格控制搅拌时间,以拌和物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为度,掺入外加剂后,搅拌时间必须适当延长20~30S,保证外加剂在混合中均匀分布。

(2)要控制好水灰比,一方面必须做好水的二级控制,第一级是加强砂、石原材料的含水量测定,特别是下过雨之后,必须要重新测定砂、石的含水量,及时调整水泥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第二级是对拌和设备的供水装置的计量准确性经常检查,保证计量准确。另一方面是加强坍落度控制,正常情况下每台班至少2次,出现异常则每车检查,及时反馈信息。

(3)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行车平稳,防止混合料离析,运输距离不宜超5公里。如遇下雨、烈日等气候,混合料表面须加盖覆盖物以防雨水的渗透和水份的蒸发,从而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

2.2 水泥混凝土的摊铺

(1)三轴式混凝土整平机提浆整平。

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经人工初步整平以后,分别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式振动器振捣,再用三轴式水泥混凝土整平机整平。水泥混凝土的振捣,整平主要靠自排式振捣器和三轴提浆整平机完成,由于是机械自动操作,从而避免了以往水泥混凝土施工漏振,欠振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振捣效果得到有效的改进和保证。振捣时根据情况人工进行余料处理或补料,确保振捣后水泥混凝土表面平整。

振捣之后,是三轴整平机提浆整平工序。三轴整平机有与以往人工施工配备的振动梁和人工拖动的滚筒式提浆棍等设备,它主要由三个轴组成,首轴为振动轴,起碾压、振捣及提浆作用,后两轴则主要起滚压、整平作用。具体操作时三轴整平机应来回滚压3―4遍,期间人工铲原浆进行补平,再进行三轴整平。从现场使用的情况来看,提浆整平的效果较为良好。但仅经三轴整平机整平,还不能达到规范所规定的平整度要求,它只是为了精平工序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基础条件。

(2)人工抹面。

三轴式水泥混凝土整平机整平后还要使用大抹板(一般为宽体弧形铝合金板)多次抹面至水泥混凝土表面无水后,再采用三米和四米刮尺进行2―3次来回精平,经三米直尺精平后,立即进行人工用塑料板批抹面,清除表面气孔、浮沙、刮尺痕迹等,并按要求抹出一定的粗糙度,且大面平整,避免尖棱突出。最后,可以适当地进行人工收浆抹面,人工抹面和用3m直尺检查时,人均不能踩在水泥混凝土表面上,而应站在可移动工作桥上操作,以免对平整度及外观造成影响,经此处理后,使用颠颇仪检测平整度一般在1左右,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合格率基本在90%一95%以上。

人工刮尺操作工艺是提高水泥混凝土平整度的关键。所谓“尺”是指一把4m长自制的铝合金直尺。刮尺前先用尺找出水泥混凝土表面的不平整之处,然后用尺来回刮动水泥混凝土表面的砂浆层进行找平,刮尺时应采用两把尺同时交错重叠进行,两把尺应重叠1m左右,以保证平整度的连续性。通过刮尺整平,可使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3)机械抹面。

人工刮尺整平作业后,进行两次人工做面,等到水泥混凝土表面稍干以后就可以采用机械抹面。机械抹面速度快,可以避免高温季节气温过高、水泥混凝土来不及抹面的情况。另外,用机械抹面时,凹陷不平的地方可以找出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从而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

2.3 接缝施工

(1)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需设置拉杆,模板上预留了圆孔以便穿过拉杆,先把拉杆长度对半大致稳住,混凝土浇筑振捣完后,校正拉杆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拉杆位置一定要安放准确。

(2)横向缩缝:横向缩缝采用切缝法,合适的切缝时间应控制在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强度而收缩应力未超出其强度的范围内时进行,它随混凝土的组成和性质、施工时的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变化,施工人员须根据经验进行试切后决定。

(3)胀缝:先浇筑胀缝一侧混凝土,取走胀缝模板后,再浇另一侧混凝土,钢筋支架浇在混凝土内。压缝板条使用前应涂废机油或其它油,在混凝土振捣后,先抽动一下,而后最迟在终凝前将压缝板条抽出,抽出时,用木板条压住两侧混凝土,然后轻轻抽出压缝板条,再用铁模板将两侧混凝土抹平整。d.横向施工缝:每日施工终了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宜设在胀缝和缩缝处,设在胀缝处,其构造采用胀缝构造。

(4)填缝:一般在养护期满后要及时填封接缝,以防止泥砂等杂物进入缝内,填缝前须将缝内杂物清扫干净,并在干燥状态下进行,最好在浇灌填料前先用多孔柔性材料填塞缝底,然后再加填料,其高度应夏天与板平齐,冬天稍低于板面。

2.4 切缝

混凝土切缝时间要特别掌握好,过早切缝会造成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脱落,过迟切缝则会产生早期裂缝甚至断板,因此切缝时间应控恰当。一般控制在施工温度和施工后时间的乘积达到300一400℃h时开始进行,经试切后决定。切缝时应先每5米放桩,再弹线放样,并采用定向架引导切割机行走,使切缝顺直。

2.5 养护

混凝土表面表面达到相当强度时,应进行养护,使混凝土板在开放交通前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质量。养护期问,须防止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和风干,以免产生收缩裂缝;须采取措施减少温度变化,以免混凝土扳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须管制交通,以防止人畜和车辆等损坏混凝土板的表面。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成或抗滑构造完毕后应立即开始养生,养生宜采用喷洒养生剂同时保湿覆盖的方式养生,不宜采用围水养生方式,如采用土工布养生的,应在混凝土路面终凝后方可覆盖在面板的表面,应每天均匀洒水不小于3次,保持土工布潮湿状态,但注意洒水时不能有水流冲刷,防止土工布被水流冲走,致使混凝土路面养生不匀均,如出现土工布被水流冲走的现象,应立即用人工进行覆盖。混凝土养护期间和填缝前,应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以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养护期满后方可将覆盖物清理干净,板面不得留有痕迹。

2.6 路面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 施工中所采用的水泥、外加剂、骨料等原材料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

(2) 施工配合比经试验选定最佳配合比,施工过程中,根据骨料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

(3) 混凝土施工前,基层清扫干净,基地质量符合要求,模板安装牢固,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浇筑路面混凝土。

(4) 混凝土浇筑严格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操作,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满足规范要求,确保路面板厚、平整度、相邻板高差、高程、中线、横坡、路面宽度符合规范要求,纵横缝顺直。

(5) 路面刻纹其构造深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6) 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生。

3、结束语

施工质量的检查、验收与控制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并对各工艺过程、技术环节严格把关。在采用规范要求的检查验收标准指标时,必须了解、把握其产生的原因,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控制。这说明只要采取科学的工艺方法,严格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是完全可以做好的。

参考文献:

1、傅强主编,公路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2003),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2、王同清主编,公路工程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百问,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浅析 下一篇: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东站盾构高支架接收及双向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