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创造概念

时间:2022-10-19 08:56:38

第六章 创造概念

创造和创新与实践有着密切的、本质的联系。创新和创造是实践活动,即是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和创造;从实践与创新和创造的相互关系出发,才能准确把握的创新和创造概念。从根本上说,创新和创造属于“实践的事情”。实践是创新和创造的根源,在实践中才能创新和创造。人们根据自己的本质力量展开的利用、改选和保护客观世界的活动,是创新和创造得以进行的基础与前提条件。

第一节 创造的内涵

一、创造的含义

1. 什么是创造

创造的内容非常丰富,含义十分深远,它不仅仅是一种成果,还是一种行为;它还反映创造者的一种精神、一种事业,甚至还是一种“虚拟”的建构。

因而,可以说“创造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这里的“事物”是广义的,它既包括有形事物,也包括无形事物;或者说,既包括物质事物,还包括非物质的事物。

对创造内涵的理解要宽泛一些,如凡是前人没有想过、没有做过的事,你想了,你做了,就是创造。这个定义意味着创造应该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想”,想前人所未想,即创造性想象;第二部分是“做”,做前人所未做,即创造实践。

创造的范围极广,生产、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创造。在自然科学领域,所有的发现与认识自然是创造,所有的发明与改造自然也都是创造。因为发现与发明都是与众不同的,前所未有的。在社会科学也包含许多创造,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家庭、国家、政府、军队,还有像改革开放、承包制、股份制、全员合同制,以及企业里的各种公共关系、广告、营销策划、CI企业形象战略、经营决策等都是一定意义上的创造。文艺创作、音乐戏剧以及各项体育纪录等,也都隶属创造范畴。

2. 创造的特点

创造与其他人类活动相比,有以下显著特点:

(1)新颖性:与众不同及前所未有的新颖性,这是创造最主要的本质特点。

(2)普遍性:创造存在于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3)超前性:创造是指首创,超前于社会的认识;社会认识滞后于创造,这也是客观规律。超前性表现在想在别人前面、抢在别人前面,做在别人前面。

(4)独创性:指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等是独一无二的,并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3. 创造的意义

历史地看,人类本身就是创造的产物。从远古至今的漫长岁月里,是创造性的劳动,才使猿逐步进化成现代的文明人,人与动物的最大差别就是人会劳动、会创造。当然,人脑是一切创造之源。由于人类的创造活动,才有经济、生产和社会,才有了科技,有了各种文化史、文明史。可以说,创造,造就了世间的一切文明。

联合国曾有一论断:“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距,实际是创造力开发的差距,要从开发创造力入手,来缩短差距,消除差距。”这是一种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论断。

市场的竞争、社会的竞争、体育的竞争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的竞争,本质上又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即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竞争。

未来社会,时空扩大了,竞争激烈了,能源缺乏了,粮食紧张了,环境变坏了,人口变多了……求生存、求发展、求自由,追求人类美好的未来,靠什么呢?靠人类不断的创新!首先对大自然,我们就得打掉旧的思维模式,还像从前那样所谓“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势必我们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其次对待生产,不管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还是信息社会,“只顾生产,破坏环境”的生产是不行了。再次对待生活要有新举措,要有新追求,这种新举措、新追求必须以不损害环境、不损失他人为生活原则。你的用车、你的居住、你的行为都必须要受到“文明”的约束。这一系列的实际问题的解决,靠什么?靠创造。

二、创造与需要

人的需要都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地说,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天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天然性需要是一个人生来具有的,它反映了人对生存和发展自己生命所必需的客观需求。天然性需要的满足是通过利用一定的对象或一定的生活状态而达到的。

人的天然性需要不仅受生物需求的制约,而且也受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除天然性需要外,还形成了人类所特有的心理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创造需要就属于这一类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明确提出人有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足见,需要是创造之母。

马斯洛这五种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只有当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而不是全部满足之后,追求更高一级的需要就成了驱动人们行为的动力。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属于低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使人得到满足。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的需要,它是从内部与外部的相结合后使人得到满足的。可以说,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永远不会感到完全满足的。特别是通过满足人的高级需要来调动创造的积极性,则会更稳定、更持久。

这五种基本需要既不一定是有意识的,也不一定是潜意识的,但总的说来,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潜意识的。因此,对个体来说,潜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但对于具有丰富经验的人而言,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潜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因此,可以说需要是创造的动力,有了需要才有创造。

三、创造与气质

气质,是一个人的先天的个性表现,是由于人的高级神经系统的类型所决定的。气质是不易改变的,气质没有好坏,但不同气质的人适应不同的工作和生活。依据自己的不同气质进行不同的创造性活动,更有利于获得创造的成果。所以,创造与气质是密切相关的。

心理学家根据一个人反应的强度、速度、平衡度,把气质分为四种:

其一,多血质。生性活泼,遇事机灵,随机应变,外部表现很明显,情绪兴奋性高。反应速度快,经常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易于见异思迁,联系面广,善于社交,但深交不实,易于发现新问题。

其二,胆汁质。动作十分迅速,来势很猛,好冲动。容易发生强烈的情感状态,外倾十分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抑制和控制自己的能力很差。反应快但不灵活,倔强,情绪激动时情感强,易与人发生冲突,有不可抑制之势。精力旺盛,能克服困难。

其三,黏液质。行为表现安详,内倾型。动作缓慢,不急躁,干事不慌不忙,对任何工作在做之前总要深思熟虑。情绪不易外露,较少说话,常常沉默寡言。善于克制自己干事,一旦开始行动便能坚持到底。而且不见异思迁,遇到紧急的情况时很难作出应急反应,情绪比较稳定,做事慢条斯理。

其四,抑郁质。安静型,内倾性。心理过程缓慢,对于强刺激很难作出反应,若在进行紧张工作时,会很不适应而易产生疲劳,情绪同样很缓慢,情感的体验经常比较深刻、持久,而且强度也大。当他受到委屈时,内心体验很沉重,但外部表现不明显、情感比较固执,对于不熟悉的人,这类人尽量避免交往。很难适应新环境的要求,孤独。碰到挫折时不像前面两种人那样去克服,而是自己病态式的难受,易产生悲观情绪。

四、创造与境界

境界,说到底是一种精神,即一种敢闯、敢试、敢冒险的精神,一种献身事业的理念精神。

科学创新是在腥风血雨中诞生的。因为每一个科学创意的产生和创造或创新成果的问世,都是经过冲破宗教迷信、世俗观念以及思维定式的束缚,并伴随着砸碎思想牢笼的艰苦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决定其需要的是创造精神的永恒。

虽然哥白尼辞世了,但他的伟大著作却永远留给了人类。

伴随着《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日心说”和“地心说”的斗争更加激烈了。教会疯狂地迫害“日心说”的维护者,著名的天文学家布鲁诺为捍卫“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也因拥护“日心说”,反对“地心说”而被判终身监禁。

哥白尼经过长年观察和科学计算,揭开了宇宙的奥秘,提出了伟大的“日心说”。

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在科学史上,探求科学真理的人,无一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有的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像英国的伟大科学家培根、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伽利略,都曾度过漫长的铁窗生涯。因此,要想做一个科学家,就要做好为真理而付出代价,甚至为科学而献身的思想准备。

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创新的历程中,一切发明创造者都认为,成功是可贺的,失败是可贵的。一般来说,凡成功者都是以自己或他人的失败教训为借鉴的,这在人类发明创造的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年轻的创新者们,让我们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说的一段话来自勉: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是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这就是境界,是创造者必备的精神境界。

第二节 创造力

一、创造力含义

创造力是创造主体(个人或团体、企业、国家)运用一切已掌握的知识信息,针对具体客观问题产生某种具有新颖而独特的、并有一定社会价值产品(作品)的能力。或者说,创造能力,是创造主体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创造力不是一种一般性的能力,而是人的知识、技能、智力、智慧及个性、品格的统一与综合。也就是说,创造力是架在人的才能与事业之间的桥梁。

也可以说,创造力包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及为实施创造所需要的一切能力的总和。

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就是想前人之未想的创新设想的能力,具体包括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创造所需要的能力,即做前人所未做的能力,具体包括如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操作技能、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公共关系能力等各种基本能力。

创造力是创造主体最重要的能力,它能反映创造主体素质的高低,也是人的最宝贵的资源。

创造力包括显创造力和潜创造力,或者说主要是线性创造力和非线性创造力。

创造力资源是与任何自然资源不同的增值型资源,它越用越多,越用越好,永远不会枯竭。

创造力有一个从萌发到形成的过程,萌发形态可称作“类创造力”“特殊才能的创造力”(马斯洛语),还有一种创造力,即“自我实现创造力”。然而,要成为创造型人才,就必须挖掘潜在的创造力,这才是根本。达尔文说:“我超过常人的地方在于,我能够察觉容易被忽视的事物,我还对它们进行精细的观察。”爱迪生说:“不管哪种发明,必须首先考虑实用价值,既要适合大众需要,又要经济实惠。”这是发明创造的原则。

二、正确认识自己的创造力

创造主体在创造活动中最大的敌人是谁?是自己。创造主体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才能真正战胜自己;只有真正战胜自己,才能最后战胜一切。这种超越自我的哲学思想,对于创造活动也是同样重要的。凡是自己不认识自己,不去战胜自己的人,常常是未上阵就在精神上失败了,更谈不上以超群的意志去奋斗拼搏。有胆才能有识,有胆识才能成功,这是一切创新的规律。

人人都酝酿着某种“力”,只有这种“力”在实践中显现出来,并且又产生一定结果(产品、定律、价值等),我们就可称其为创造力。

然而,人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而在认识自己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自己的创造力。据国外的创造学工作者研究,90%以上的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这说明大多数人都没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创造力。

创造力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其中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逻辑力、选择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非智力因素包括创造欲、求知欲、好奇心、意志力、坚韧力、想象力、幻想力、灵感力、直觉力等。

认识自己的创造力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生活实践中,特别是在发明、发现或创造实践活动中逐渐认识到的。

三、创造力的意义

创造力今天之所以具有这么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因为我们面临的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所面临的竞争也是有我无你的竞争。摆在我们面前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学难题,都需要去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最终靠的是国家的综合国力,靠的是人人创造力的大力发挥。我们一般把创造力理解为某种能力、力量和才能,包括直觉、想象、灵感、想象,以及发明天赋、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的幻想力等。

创造力的现实意义可以归结为下面几点:

其一,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当今人们感觉到自己创造力量的枯竭,他们无力解决应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复杂多变的问题。怎么办?这就要求一个国家要从教育入手,培养并提高全民族的创造性素质,尤其要大力培养杰出人才。

其二,是实现价值的需要。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只有在勤奋从事一般性工作的同时加上宏伟的创造思想,才能使最微不足道的工作也能产生价值;只有在今天尚不缺乏的积极性和活力之外再加上我们称为伟大的创新精神,才能有效地解决那些决定未来的各种复杂多变性的问题。

其三,是创造和创新的需要。我们必须承认对以往一贯认为符合科学的智力评价体系和学习行为产生怀疑。对智力评价过高,势必对创造能力评价过低,从而忽略和阻止创造能力的发展。科学今后要揭示的问题是,在创造性活动中,个人如何能克服和超越其自身的局限之规律和方法等课题。

其四,是提高自身创造力的需要。创造力不仅是天赋和才能,而且是一种责任,是一种积累。创造力不是“Deus ex Machina”(解决一个困难的出乎意外的方法),也不能呼之即来。由创造力富有成果的表现看来,创造力是教育、培养和实践的结果。

以往,人们对在文化、思想、技术和文明生活在各个领域表现出来的创造禀赋和天才人物一直保持神秘的缄默。人们往往都不敢询问他们卓越才能的根源。当今社会,我们要广泛地宣传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和事;要深入地发现并倡导为提高并增强创造能力而努力奋斗的人才。

第三节 科学认识创造力

一、创造力人皆有之

首先,创造力人皆有之。这就是说,除了少数智力低下的人之外,对一切正常人、健康人来说,不论性别、年龄、民族、出身、地位、学历、职务等,都具有创造力。正常人的大脑结构与功能类同,虽有差异,但不是数量级的差异。所以,创造力绝非少数“天才”独有的能力。“搬运夫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与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很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60页)

“创造力人皆有之”的论断是心理学研究的重大成果之一,它打破了原先对于创造力的天才论与神秘论。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论断,这是我国的教育家对创造原理的重大贡献。事实上,无论是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还是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都坚决地否认过存在天才的说法。爱迪生有“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的论断,与“创造力人皆有之”是完全一致的,只要你能勤奋,付出血汗,你就可以成为“天才”,当然知识是必备的。

大哲学家培根指出:“知识就是力量。”然而,“知识”是广义的,它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科学文化知识,也包括许多可能还没有总结、上升为书本知识的宝贵经验,还应该包括很多人类创造的基本技能,这些都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产,也是我们从事创造绝不可少的坚实基础。

牛顿说他的成功是由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结果。一切创造都是对前人未完成的创造的再创造,或是对前人未能成功的创造实施在检验的基础上的再创造。所以,一个重要的创造启示是,创造者都是孜孜不倦的学习者。你要创造,就必须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掌握技能;用什么,学什么;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知识、经验与技能,不但要从书本中学,还要向群众去学,从社会实践中学。美国曾做过调查,成功的创造者、发明家,在创造过程所需的知识中,由各级学校所提供的知识最多只有20%,而其他80%的知识则需要创造者自己不断地学习,特别是在实践中学习。

因此,一切有志于创造的人都必须不断地学习,必须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在知识老化周期越来越短的今天,继续教育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人掌握的知识、经验与技能越多,创造力必将越高。

知识就是力量。然而,必须注意的是,知识并不会简单地、自然地成为力量。知识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对知识的学习与输入,更在于知识的转化与输出。

二、创造力是一种潜力

“创造力是一种潜力,可以开发,也必须开发。”

虽然创造力人皆有之,但是创造力的性质是一种潜在的能力,是潜力就可能开发,也必须开发。否则,它永远只是潜力,你也永远只是个普通的人,而不是人才,更不是天才。

其实,人的各方面的潜力都很大。有的人在火灾抢救中可以因情况紧急而突发蛮力,搬起一台沉重的设备往安全区转运,可事后却怎么也搬不动这台设备;有的体育苗子在被教练员选中,并经辛勤训练后可以跳过2米高,可是若不去开发这种体育潜力,恐怕连1.5米也跳不过;记忆潜力也可获得惊人的开发,锦州市记忆研究所对一名普通五年级小学生训练快速记忆,仅4个月,便具有熟记整本《新华字典》的能力。“急中生智”则是人的智力与创造力的自发性开发的表现。所以,一个人能够做到的,其实远比他已经做到的要多得多,关键是你开发不开发自己的潜力。

创造力也是一种潜在能力。有位创造学工作者曾评论说:“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沉睡着一位创造大师。”你想成为创造的强者吗?那么,请设法唤醒他。

创造力是一种潜力,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创造力“人皆有之”。这里,介绍一位农民发明家的经历,很有典型意义。1994年5月10日《科技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题为《一个中国农民的梦》的报道,记述了四川省汶川县农民发明家姚若松发明了“屎壳郎耕作机”,提前几十年实现了美国教授的预言,是耕作机设计的一次革命的事迹。

姚若松生活在丘陵山区,无法使用机械耕作,但他受昆虫屎壳郎推大团泥土的启发,并用屎壳郎做实验,发现“一个拉不动的东西,却能推动”。于是,他决心设计制造应用“用推不用拉”原理的小型山区拖拉机。

18年来,从模型到机械,他经历了成百次的失败。改进、试验,再改进,几经倾家荡产,濒临绝望,耗去了平生积蓄及女儿的学费、嫁妆,还借了几万元的债,历经千难万阻,终于创造了一种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体积小、重量轻(64公斤重)、可爬45O坡地、十分轻便灵活、一个人能背着上山、能耕尽田边地角的推式耕作机。

该机1小时可耕0.8亩,耗油只有0.5公斤,价格仅2000多元(相当于1头牛的价),2小时工作量相当1头牛一天的耕地,极受山区农民欢迎。

一位美国教授曾于1993年12月1日预言:“几十年后,现在的拖拉机有可能进入历史博物馆,农机具在田里将是推着走,而不是拖着走,播种机的轮胎将换成履带式。”1994年3月12日在四川省农机局的鉴定会上,该预言就被姚若松的屎壳郎耕作机完全变成了现实。

这个创造事例的成功,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是创造精神!这是姚若松唯一的财富,唯一的优势。有了它,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奇迹都能创造。

三、创造潜力巨大

人的思维意识活动绝大部分是在无控制状态下工作,更谈不上在最佳控制状态下工作了。这表明,人的大脑潜力极大,创造力开发大有可为。

既然创造潜力这么巨大,人们也必然要问,如何才能科学地开发创造潜力呢?

美国心理生理学家斯帕利教授的研究成果,为人类指明了开发大脑创造潜力的总体方向与基本思路。斯帕利教授经过对在做不同类工作的大脑活动者的大量脑电波实验,得出了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与联系方面的较正确的认识,指出大脑左半球的功能主要是语言、计算、逻辑思维功能,是理性的脑;大脑右半球则主管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并掌握发散思维等非逻辑思维的功能,是创造的脑;大脑左右两半球间约有20亿根神经纤维互相联系着,每分钟可由一侧向另一侧传送400亿次冲动信息,从而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紧密配合、功能互补并具有“转移机能”效应的统一的控制系统,等等。斯帕利教授由于该项研究成果,荣获了1981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当然,人的潜在能力的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发潜在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有许多。其中,最根本的有三条:

一是学习。没有自主学习,便无法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信息,而知识信息是诱导人的创造潜能的最直接、最可靠、最简洁的灵丹妙药。

二是环境。没有个人的愉快思维空间,没有一种自由的心理,没有一种宽松的人文环境,人的创造潜力便没有条件诱发。

三是精神。没有一种为科学、为事业、为人民献身的精神,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不怕困难、不怕死的精神,想取得创造或创新成功是万万不能的。

四、科学与艺术结合会产生巨大的创造力

2012年6月7日有一篇科技杂谈,作者尹世昌,题目为《寻找科学与艺术的连线》,这篇文章是启发创造之作、创新之作、创优之作,现转载供大家科学认识创造之能力。

尹世昌在文章中讲:“速射火炮、千斤顶、自行车……达・芬奇的手稿中,出现大量与科技相关的草图;爱因斯坦则酷爱拉小提琴,常在饭后演奏一番。精巧的发明与蒙娜丽莎这样的不朽作品,出自同一个人;优美的乐曲,也可以从发现相对论的科学家双手中流淌出来。

科学和艺术是什么关系?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说:‘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的表现。’

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互不可分……科学和艺术的关系这个话题,足以激发长久的讨论和无数精妙的回答。

李政道的长子,中国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历史学家李中清教授已经连续两年通过一项名为‘创意间的亲昵’的活动,继续探索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微妙关系。

2011年活动的主题是‘艺术与科学’,以庆祝爱因斯坦一生的科研成就。作曲家盛宗亮教授担任活动艺术总监,邀请享誉国际的格莱美奖得主到大学校园,演奏家与作曲家互动创作,大学生现场观摩,作品不断修改完善,最终以一场音乐会献给师生。

中国香港媒体评论说,爱因斯坦毕生喜爱音乐,由一众音乐家向他致意,这种科学与艺术的对话,可展现出另一种平衡宇宙。

其实,在以往的大量的技术发明、科学发现中,都证明了科学与艺术是在相互关联、相互启迪、相互激发、相互制约中共生的,其最终结果是创意、创造和创新。这其中的奥秘在于线性思维与非线性思维产生的创造力的最大化。

艺术家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总是为什么不可以。盛宗亮说,我们不是要把科技大学的学生变成艺术家,而是通过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启发他们的思维,对任何一个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取得一些成就,就必须要具备艺术家的想象力。

不论艺术启迪科学,或者科学激发艺术,连接科学与艺术的金线,都可归结为创意。正如李中清所说,音乐可以激发创意――在各种学术范围如是,在生活上亦如是。活动为大学生们带来独特的体验,从而培养同学的创意、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这种做法非中国香有。四十多年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推出音乐教育后,就发现接受了音乐教育的学生,思想比其他学生更富创意。寻找一种学生喜欢的方式,避免艺术教育也变成‘填鸭’,仍然值得研究。

钱学森生前不止一次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同步发展,和谐身心也好,提高综合素质也好,或许可算作对‘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应。”

上一篇:安阳县历史文化资源分析 下一篇:初探大学班级中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