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进误区警钟再响

时间:2022-10-19 08:50:35

有种反应叫“双硫仑样”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不少人得了感冒,年过半百的黄傧也不免中招了――出现身体发热、头痛等症状。为了尽快祛除感冒病菌,黄傧前往医院挂了盐水,立马就感到自己症状减轻了许多。这天上午,他挂了最后一瓶盐水,感冒好像好了。于是,晚上有朋友叫他去酒店吃饭时,他推却不了就前往了。吃饭难免喝酒,在朋友们的轮番“轰炸”下,黄傧不知不觉也喝上了。可是才喝了两三杯,他就感到自己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似乎喘不过气来。朋友们急送黄傧进了医院。

药师说,药物和酒精混用引起的中毒例子,如今在医院里有不少。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分解需要三个步骤:首先是把酒精,即乙醇氧化为乙醛,这一过程需要依靠乙醇脱氢酶:之后,乙醛通过乙醛脱氢酶被氧化成乙酸;最后,乙酸被肝脏外周组织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以尿液、汗液等形式排出体外。如果在喝酒的同时服用抗生素等药物,会导致一种叫做“双硫仑样反应”的情况,会阻碍第二个步骤的进行,造成体内乙醛聚集,从而诱发中毒。中毒严重时,可诱发急性肝损害、心肌梗死、急性心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专家提示:

服用以下药期间不能喝酒1.、镇痛药、镇静剂和安眠药:酒精会增加麻痹和镇静的不良反应,使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引起呼吸麻痹、血压下降,使心、脑供血不足,产生缺氧而死亡。2.抗生素:某些抗生素(如头孢哌酮、头孢孟多等),可以引起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头疼和惊厥等双硫仑样反应。3.抗凝剂,心血管药物:与酒同服会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4.抗精神病药:加强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的抑制作用,产生过度镇静作用,影响驾车者的精力。5.抗糖尿病药物:急性酒精中毒者,会令抗糖尿病药物作用延长,并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头疼、恶心等不良反应。6.抗组胺药:酒精可以加强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的作用:酒精和抗组胺药的合用,比如防晕车药和感冒药合用,对老年人群有严重的影响。

有种认真叫“别吃错药”

81岁的马大妈最近身体不大好,一天上午去社区卫生中心看病。看完病,医生开了药给她,她高兴地回家了。可是当她需要吃药时,她突然发觉有的药什么时候吃,一次该吃几粒,她一点也不知道。于是,她又拖着虚弱的身体去找医生。直到医生给她详细写明服药次数与方法等,她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你这样累不累呀?”面对旁人的疑问,她反驳道:“累比吃错药好多了。”

其实,医生是欢迎这么仔细认真的人的,虽然有的病人提的问题似乎很“弱智”。最常见的用药误区是叠加用药,特别是感冒药,如果一种药物效果慢,有些人就会再服用另一种感冒药。这时,药物成分相互叠加,就属于重复用药,对身体是种负担,容易诱发不良反应,特别是抗过敏的药物,会造成过度退热、肝损害、血小板减少等。而且抗感冒药中复方制剂较多,如需多药合用最好咨询相关药师,以免“重复用药”。

专家提示:

为了避免出现用药误区,在服药的时候,最好看下说明书,哪些药物吃了以后不能喝酒,哪些药物之间有叠加作用,哪些药物同时使用会有不良反应,说明书上都列着。如果还是弄不清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询问医生,或者到药房窗口询问。如在医院门诊药房,就可以咨询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

上一篇:感冒其实不简单 下一篇:国学与太极拳:中国人必修的文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