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态环境”对女性形象的构建

时间:2022-10-19 08:24:23

“拟态环境”对女性形象的构建

【摘要】女性并不是天生就是现在人们意念中的那种形象,而是包括大众媒介在内的社会文化环境把她们构建成如今这个样子的。正如西蒙那・德・波伏娃在《第二性》里所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

【关键词】拟态环境 刻板印象 女性主义

凡・祖伦在《女性主义媒介研究》中,从女性主义视角阐述了女性和媒介的关系。女性并不是天生就是现在人们意念中的形象,而是包括大众媒介在内的社会文化环境把她们构建成如今这个样子的。这和李普曼所说的“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有着殊途同归的意味。今天的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塑造出来的。

“拟态环境”指传播媒介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展示的环境。李普曼说:“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在所有具有支配力的因素中,最让人难以捉摸,最具有普遍行动的就是创造和维护成见库的那些因素。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

人都是在其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出生和成长。每一个人都是倾向于按照自己文化所给定的,自己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别人、环境以及自己。我们一生下来就在既定的氛围里,接受这种既定文化的洗礼,去融入并且继续创造这种环境,人们对于“女性”的固有成见就是这种环境下的产物。

本质主义性别观念将女性归结为“肉体的,非理性的,温柔的,母性的,依赖的,感情型的,主观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把男性特征归为“精神的,理性的,勇猛的,善于攻击性的,独立的,理智的,客观的,擅长抽象分析思辩的”。女性主义的媒介批评者们对媒介创造出来的女性形象早有总结:1、围着男人转的妻子,母亲和家庭主妇;2、用以向男性兜售商品的色情促销工具;3、为悦己者(男性)的人。通过这些特别塑造的形象,媒介告诉女性如何成为“完美的母亲,妻子,情人,主妇,迷人的附属品,秘书等。”广告片,电视节目,电视剧,杂志等都为制造这样的“刻板成见”贡献了力量。

一、广告。乍一看来,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很多,很风光,但是虽然数量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增加,却难以掩饰女性声音的微弱。在表面光鲜亮丽的画面背后,女性仍旧摆脱不了家庭主妇,温良娴淑的妻子或母亲的传统形象。女性大多出现在厨房、卧室等生活场景中,关心的话题只是美容、服饰、家庭关系等琐碎杂事,即使是日益增多的职业女性,扮演的也只是男性的陪衬或者居于从属地位的秘书等角色。调查发现,在广告中女性职业角色有51.6%为家庭妇女,而男性职业角色中科教文卫及领导管理者占47.0%,家庭主“夫”一个也没有。广告中女性的出现地点51.5%是在家庭,出现在工作场所的只占14.5%,而男性即使出现在家中也多是娱乐(31.0%),做家务的男性只有5.3%。其中不乏有贬低女性尊严嫌疑的内容,如出现在啤酒杯中的美女倩影和坐在香车上的美女,都将女性加以物化,造成人即是物,物即是人的假象,粗暴地掠夺了女性的内涵与尊严。有些广告词充满性的隐含意思,如“他好我也好”之类。更有甚者,将女性的身体部位展现在电视或者杂志上,以博人眼球。作为女性,生来就被教育要学习温柔娴淑,善良勤劳,通情达理。玩布娃娃,给她们梳妆打扮,就是学习如何将来成为一个像布娃娃般乖巧懂事的女性。成年后,又不断地被诸如广告一类的媒介所强化。于是女性成为了人们认为应该成为的样子。

二、电视剧。很多电视剧受女性观众喜爱,是因为它们大多迎合了女性观众的心理,塑造了符合她们心中“自己”的形象。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男人心目中的“理想妻子”代言人“刘慧芳”,她善良淳朴,勤劳奉献,为了家庭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随后的一些电视剧,特别是女性为主角的电视剧,也塑造了类似的传统女性形象,如《大姐》《亲情树》等。这类电视剧赚取了很多女性观众的眼泪。而市场也不断制作此类电视剧,如此循环,女性终陷在媒介编织的家庭伦理感情网中,不能自已。又如近些年在中国流行的韩剧,它在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中,让女性观众看到了她们演绎版的生活。即便是青春偶像剧如《奋斗》,女主角们依然是以男性为中心,生活的重心是爱情和婚姻,而不是事业。

美国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的“涵化理论”认为,人们看电视通常只为“娱乐”,而“娱乐”内容最可能发挥“涵化”效果。尤其是电视内容具有周期性,长久下来,受众就会接受媒介所虚构的世界,而与真实世界相结合,形成个人“脑中的图景”,并固化已有观念和价值观。

三、电视新闻。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电视新闻居于优先地位。受众调查显示,新闻中男性出现的次数明显大于女性。新闻的制作队伍也是以男性为主,管理层的女性更是屈指可数。有关经济、军事等领域的新闻,主角是男士,男性扮演的大多是主导者或者领导者的角色,而女性更多地出现在娱乐等软新闻中,即使出现频率高,也是充当被男性观看的花瓶角色。女性在新闻中的缺位导致了新闻总是从男性视角出发,更多表现男性气质。有关女性的新闻中也不能反映女性的生存现状和声音。

四、杂志。不论是和女性有关的所谓“女性”杂志,还是专为男性准备的体育杂志,封面大都是“妙龄女郎”。杂志上的女性,搔首弄姿,迷离的眼神,等待着被凝视,被观看。当然,男性也会出现在杂志的封面上,但多是西装笔挺,一副正派模样,或者是阳光健康的形象,直视读者,并不是置于被观看的被动地位。在纷繁的女性杂志中,例如《女友》《知音》《家庭》等,从命名上就可看出,女性还是被限定在家庭等传统的狭小范围内,先天地认同了男性主导的性别分工。内容上也多是描绘女性对恋爱、美容、婚姻、交友、服饰等方面的追求,最终目的还是符合男性的期望。女性被演绎成恋物和自恋的物化形象,这也是女性杂志“在场的缺席”。

女性自身以及人们对女性形象的认知,大都来自于媒介所制造的“拟态环境”,媒介通过反复表现已被人接受的符号,解释符号的规则,不断重复刺激,引起认同、模仿,最后逐步将某种已经确立的意义固定下来。“成见系统也许是我们个人传统的核心,是对我们社会地位的保护”,“它是我们自尊心的保护,它是我们传统的壁垒,在这个壁垒的庇护下,我们可以继续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的确,我们从文明一开始就抱有成见,但是在这种成见的基础之上,人类也历经了飞速的发展,成见并没有影响时代的进步,关键是对于“女性形象”的成见将这个世界的一半性别的人划归到一种不平等的地位中,自然有女性主义者出来反抗。只有将世间两性置于平等的地位中,这个世界才会更加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①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②杜鹃、汪绍文,《电视广告中女性刻板印象解析》,《当代传播》,2004年5月

③姜红,《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6月

④黄良奇,《媒介在娱乐化场域中对女性形象的建构》,《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7月

⑤邱凌,《谁使公众深陷在“舆论”之中――读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有感》,《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月

⑥张惺,《“刻板印象”――新闻与广告的双重解读》,《新闻界》,2005年5月

(作者:均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8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从《娱乐至死》到《童年的消逝》 下一篇:中西媒介集团化发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