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在设计中的遗传基因

时间:2022-10-19 07:49:50

紫砂壶在设计中的遗传基因

摘 要:紫砂壶是人们用陶土手工制作而成的工艺品,造型美观。因为陶土很多地方都有,所以取材特别容易,然后就通过人们手工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壶。因此,许多制壶爱好者潜心研究紫砂壶的成型工艺和造型艺术,精美的紫砂壶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来,更是掀起了仿制古代的壶,创造新壶的一种高潮。然而,现代人创新技术参差不齐,更是抛弃了古人制壶的设计精神。

关键词:紫砂壶;传统文化;遗传基因

0 引言

紫砂壶是我国重要的手工艺品,是我国重要的古代文化遗产,且如今依然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很多现代人在制壶时抛弃了古人制壶的设计精神,所以本文通过将生物遗传理论和紫砂壶相结合,对它进行分析得出紫砂壶在设计当中存在着显性基因也就是:造型、材质、色彩三方面。而造型方面又分为整体造型基因和局部造型基因;材质基因也就是所说的陶土质量基因;色彩方面的基因包括线条的装饰等方面的基因。本文主要分析紫砂壶在设计中的传承和创新精神

1 紫砂壶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紫砂壶造型多样,有方形、圆形,造型不一。再加上泥质变化、壶身的刻画、印章和各种的装饰技法,使紫砂壶博大精深,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传统的紫砂壶造型来看:有花货、光货等之分。从自然界的动植物来看:有静态和动态之分,各种的花草树木为静态,鸟虫之兽为动态。紫砂壶设计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创造理念,各种紫砂壶设计大师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花货和光货。梅、林、松、竹以及各种的飞禽走兽成为大师设计的主要元素。

从传统的文化元素分析来看主要有各类的陶土元素、青铜元素、古建筑和古民俗文化元素等在紫砂壶的设计创造中均有体现。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现代的设计大师又从传统中创新,创造出了各种新型的紫砂壶其中就有:陶魂壶。它将陶的三种元素“土”“火”“人”合为一体,该种壶把中国的上下五千年文明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其充分运用了中国古文字元素又有创新,最大化地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精神。还有玉棕壶、玉门驼铃壶和紫砂成壶等等。

2 生物遗传基因和紫砂壶设计的结合

生物遗传定律中存在显性基因和隐形基因,而判断基因位于细胞质中还是细胞核中我们还得通过实验得出定论。而紫砂壶设计中也存在显性基因和隐形基因。紫砂壶设计中的隐形基因表现为紫砂壶背后的儒道互补的精神。

2.1 紫砂壶中的显性遗传基因有哪些

紫砂壶设计中的显性基因包括造型、材质、色彩三方面。造型基因中的正造型是基础,形象是根本,没有造型就没有形象,只有形象匀称端正、比例恰当但没有造型紫砂壶也不能更好的体现它独特的气质。而且紫砂壶的造型设计无法摆脱中国的传统美学影响。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紫砂壶其本身根植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又加上中国历代的审美特征,紫砂壶的造型就会更上高层。它强调美和善的统一。最终通过艺术和审美使其进入一个自由的境界。其造型又会突出实与虚的转化。虚实相生产生一种气韵生动的审美意境。

紫砂壶的材质基因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紫砂壶的美观、意境特别是稳定性。紫砂壶姿态千变万化,它满足不同人的需求,重要的是还能让人修身养性,所以它的稳定性和材质的稳定性极为重要。那么如何辨别材质的好坏呢,有四步:一看:看颜色,纯正紫砂的颜色应有玉石般的韵味,其光质为暗淡之光,像上了油一样,越擦越润。二听:听声音,上等的紫砂壶是陶之上品,所以壶的声音是陶的声音。泡茶后会沙、哑、沉,声音沙哑说明材质透气性好,内部不结晶。三摸:手感光滑圆润、舒坦。四养:好的紫砂时间越长色质越深,越古朴。

紫砂壶的色彩基因,紫砂壶的色彩多种多样,其并不是单纯的紫色,还会有红、黄、绿、黑等多种自然色彩,它以紫色为主颜色,故又称“五色土”“富贵土”,紫砂壶的色彩又是“岩中岩”“泥中泥”。紫砂壶虽然外观色彩变化多端,其主要原因是泥料的组成成分有差异。黄色的是段泥、红色的是青水泥和主泥、紫色的是紫泥、黑色的是黑泥、绿色的是绿泥。而紫砂壶的颜色丰富除了天然因素外还有很多人为因素造成。人们在里边加入不同的化学成分就会变成不同的颜色。但是这些颜色又不会影响紫砂壶的品质,它不仅在外观上帮紫砂壶变的靓丽美观大方,还让人不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使人们爱不释手。

2.2 紫砂壶设计中的隐形基因有哪些

紫砂壶在设计中明面上有这显性基因,但背后却与儒家的精神互补,相辅相成。儒家精神的精华是孟子提出的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代称为五常。这五常贯穿中华文明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最核心的因素,儒家基本上坚持亲、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与儒家文化有完美的结合。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紫砂壶与古老的五行说、阴阳说相结合,古代的人们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是构成万物的根本,做紫砂壶的紫砂俗称“五色土”,正好对应五行。一把好的紫砂壶恰好是金、木、水、火、土的结晶。且紫砂壶文化具有鲜明的特征它自始至终推崇一种理智的、灵活的包容主义。

紫砂文化胸怀开阔,从不走极端,紫砂文化海纳百川,坚持兼容并蓄。所以儒家的弟子都可以在紫砂文化的世界里找到精神寄托和情感家园。儒家文化的核心概念是中庸即“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对于紫砂大师来说,“不偏”“不易”“无过无不及”,正是他们一贯追求的精神境界。在色彩的应用上讲究的是:“紫而不姹,红而不嫣,绿而不嫩,黄而不娇,灰而不暗,黑而不墨”这些即是儒家的中庸思想。紫砂壶是一种文化含量很高的艺术品。她得天独厚,应运而生。完美地实现了日常家用与艺术的结合;它扎根民间,取自民间,是世间的一个瑰宝。儒家文化源远流长,瑞泽于世。儒家文化与陶瓷文化同是国宝,于温文尔雅,秀气内敛等多方面相通相融。用紫砂文化来阐述儒家文化,使之即抽象又具体,雅俗共赏,相得益彰。

3 总结

本文通过介绍紫砂壶设计中的遗传基因为主线,探讨了紫砂壶设计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得出紫砂文化是俗与雅的兼容,与儒家思想相通,知道了紫砂文化有五种美。其一,和之美,和为贵是我国传统的文化核心,紫砂壶的和之美就体现在万物多样性的尊重。其二,融之美,融是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的又一要素,大千世界,万水争流,汇入大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其三,用之美,紫砂壶的美存在于使用之中,越用越美。其四,奇之美,紫砂壶材质独特,这是一奇,紫砂的材质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可以适合所有的茶,其变化多端,幻化无穷。最后是隐之美,隐士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由来已久。紫砂壶的五种美,在万事万物的联系中得到体现,品读紫砂文化,可以修身养性、净化心灵。

参考文献:

[1] 沈卓雅.设计解码――包装篇[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2] 张小艺.纸品包装设计教程[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

[3] 刘晓丽.紫砂壶鉴赏[J].春秋,2004.

[4] 陈志豪.当代紫砂壶设计的创新思考[J].佛山陶瓷,2012(12).

[5] 华雪琴.探索紫砂壶艺的造型与设计[J].剧影月报,2007(1).

上一篇:文学意象视领阈下珠宝首饰主题构思与命名解读 下一篇:浅谈包装造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