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约束性保护方式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及躁动患者约束作用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19 07:21:16

非约束性保护方式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及躁动患者约束作用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非约束性保护方式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及躁动患者约束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认知功能障碍或躁动不安并且留置胃管鼻饲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8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约束带加棉垫进行约束, 观察组采用非约束性手部保护套进行约束, 比较两组患者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皮肤损伤、血流障碍、满意度得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皮肤损伤、血流障碍明显低于对照组, 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老年;认知功能障碍;躁动;非约束性保护;非计划性拔管

认知功能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从生理老化到意识障碍)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认知功能障碍及躁动不安的患者由于行为不受意识控制、合作性差以及不自主动作较多, 常常导致各种导管的意外拔除, 从而影响临床治疗及护理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增加患者的痛苦、经济负担。对于此类患者常使用限制肢体活动的传统手腕约束带进行约束, 但此类约束并不能减少意外事件如跌倒、压疮、自拔管等意外的发生[1]。而且部分患者腕部被约束后出现更烦躁的表现, 导致家属不同意患者被约束而致自行拔管率增高。非约束性手部保护套克服了传统约束带只能固定于床栏上, 患者双臂不能随意运动、容易造成双臂疲乏、患者及家属不愿意接受等不足,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 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尊严、人性化的护理。本研究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及躁动患者采用传统约束及非约束性手部保护套进行约束, 初步探讨非约束性手部保护套对此类患者的约束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留置胃管的患者共160例, 其中男100例, 女60例, 年龄60~92岁, 平均年龄 (80.5±6.8)岁, 其中认知障碍117例, 躁动患者43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 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约束带加棉垫进行约束, 约束带下垫棉垫, 松紧度以能容纳1~2根手指为宜, 并经常检查其可靠性, 约束带的绳结不可打活结, 打结处不可在患者手指附近, 防止患者自行解除绳结。

1. 2. 2 观察组采用非约束性手部保护套进行约束, 非约束性手部保护套产品组成:外套由氨纶网布制成、基板由EVA制成、手腕部由羊羔绒、斜纹白色棉布、魔术贴、棉带制成。使用方法:①首先评估手部皮肤情况; ②先打开魔术贴, 将手轻轻放入, 手心贴向基板, 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分别放入“V”字状封口两侧;③按手腕大小贴上魔术贴, 松紧度以能放入一手指为准;④手指可适当活动, 腕部、肘部没有受限。

1. 2. 3 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约束部位皮肤完整性、装卸方便、自行拔管情况及患者接受情况四部分。随机抽取患者家属(于家属探访时)或护理人员对患者所使用的约束方法的效果满意度, 均采用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法进行评价, 5分为非常满意, 4分为满意, 3分为未定, 2分为不满意, 1分为非常不满意。

1. 2. 4 护理 ①约束前向清醒患者和(或)家属解释约束的目的和意义, 并请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②15~30 min巡视患者1次, 一般约束带或手部保护套每2小时松解1次, 间歇15~30 min[2]。③约束时需评估其有效性, 观察约束部位皮肤完整性及血液循环情况, 要注意松紧度合适, 过紧可损伤皮肤、影响血液循环, 过松则仍有可能拔管。如约束部位皮肤苍白、紫绀、麻木、刺痛、冰冷时, 应立即放松约束带, 必要时行局部按摩。④变换及特殊检查需松脱约束时应扶持双手, 以防意外拔管。严格做好床边交接班, 交班的内容包括约束的时间、皮肤情况、大小便情况、护理记录等。⑤准确记录约束原因、方法, 起止、松解与间隔时间, 全身和局部情况, 以及约束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及效果。⑥妥善固定:采用双耳挂式固定法固定胃管或3M弹力胶带给予固定, 护士的操作应轻柔敏捷。⑦鼻部护理:每3天更换固定管道于鼻部的胶带, 必要时随时更换。清洁鼻部皮肤, 如有必要, 使用能去除胶带的试剂(如酒精)。如果胶带下的皮肤破损了, 应拔除鼻胃管并通过另一侧鼻腔重置一根新管。对破损皮肤加强护理。⑧口腔护理:每天行口腔护理2次, 即使患者不能进食, 对口腔、牙齿和嘴唇的良好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⑨喂养前后应冲洗胃管, 给予药物后应冲洗胃管。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皮肤损伤、血流障碍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3 讨论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通过评估发现50%以上的脑卒中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 急性期发生率高且康复治疗存在较大难度[3]。有研究报道应用穴位按摩配合低频电刺激、吞咽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 但仍有很多患者后遗吞咽困难无法解决, 最后只有选择置管鼻饲[4, 5]。鼻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在营养护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6]。为了保证患者的营养和酸碱水电平衡等, 有些患者在缓慢的康复期中需要长期使用。范河谷等[7]在对不同置入位置发生非计划性拔管频率调查发现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是最高的。及时有效地约束肢体及应用适当有效的约束可以阻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8]。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认知障碍、躁动的患者, 传统的约束方法是将棉垫围绕在患者手腕, 再以约束带打套结后固定在床档的适当位置。此方法患者手腕虽被制动, 但手仍可抓扯东西, 导致抓伤、拔管等意外情况发生或因患者躁动易致布制约束带衬垫移位, 使约束部位约束过紧而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应用非约束性手部保护套组80例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因魔术贴松脱而自行拔掉胃管, 1例因魔术贴太紧而使患者皮肤有勒痕, 无破溃、发绀, 无手部血流障碍情况发生, 其效果明显高于使用传统约束带法。这表明非约束性手部保护套能有效的减少认知障碍、躁动不安患者手部皮肤的损伤及自行拔管率, 为这类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更安全的、更人性化的护理措施。非约束性保护套取材方便, 也可以自己制作, 家属容易接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Strumpf NE, Evans LK. Physical restraint of the hospitalized elderly: Perceptions of patients and nurses. Nurs Res, 1988, 37(3):132-137.

[2] 王华珍, 赖敏贞.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评价与试题集.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7:169.

[3] 窦祖林.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13(1):282.

[4] 郭秀婷, 赵元琛, 胡立丹.穴位按摩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观察.护理与康复, 2011, 10(6):524-525.

[5] 顾巧华, 皱庆霞, 杨泳.吞咽治疗仪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口.护理与康复, 2010, 9(4):312-313.

[6] 胡玲利.家属参与型鼻饲护理模式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当代护士(综合版), 2011(10):34-35.

[7] 范河谷, 关月嫦, 许智红. ICU老年患者夜间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与对策.南方护理学报, 2002, 9(6):34-36.

[8] 方静, 杨海燕, 刘汉, 等. 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理学杂志(外科版), 2004, 19(2):37-38.

[收稿日期:2014-08-26]

上一篇:聋校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原则和策略 下一篇:浅谈摔跤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