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在美术基础教学中的地位

时间:2022-10-19 07:20:13

速写在美术基础教学中的地位

速写即快速的写生,它要求作者在短时间内捕捉眼中之像,并将其记录下来。翻开绘画史卷,古今中外,无数绘画大师精美的速写艺术作品令人叹服,他们用简练的手法,快捷而敏锐地抓取物象,并生动准确地表现客观物象的本质特征。这些简练、准确、生动、质朴而又内涵丰富的速写作品,为美术基础教学带来很大的启示,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写实能力的提高仍是培养优秀美术人才的重要环节,造型能力低下是美术教育的最大遗憾。

随着绘画形式的发展及完善,速写以其独有的绘画特点,独立的绘画形式,在基础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写生是绘画的基本功,而速写是最常用、最简便的写生方式。锻炼眼睛的敏锐和手的灵活准确,以及手眼协调的能力,是速写作为基础训练的根本目的。

一、速写训练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正确的观察方法是任何基础造型训练的前提,在速写训练中,要想准确表现对象的动态、静态及体态特征,就要学会正确地观察方法――整体观察法。

整体观察法是指把所画物象全部纳入自己的视野当中,一眼看到全部,而不把眼睛盯在某一处。在观察局部时,眼睛要随时审视与其相关的邻里结构,头脑中要始终保持一个完整的物象结构。把握整体――局部――整体的理性思维方式,反复协调比较所画物象各结构之间的关系,有效地提高目测能力。

在具体作画过程中从局部开始着笔是必然,因为笔只能一处一处画,这往往使学生陷入局部观察的困境,造成作品结构松散。而运用整体观察方法就要求学生整体审视对象,而后在作画过程中随时散视整体。比如说:当画到肩部的局部形体时,眼睛要同时散视与肩膀局部相关的头部、颈部、胳膊、躯干等各处形体结构及相互关系,反复比较,目的就是要完成头、颈、肩、胳膊、躯干各处结构之间的相互比较与协调定位的过程,从而确定笔的走向和力度,生动地完成对形体的表现。所以,掌握整体观察方法是画好速写的基础,也是提高初学者造型能力的前提。

二、速写训练能提高学生对人体解剖结构、体态的认识和了解

在人物速写训练过程中,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处理好绘画中发现的各种关系是速写训练的最终目的。要想准确地画出人物外部形态特征,就必须详查其内部骨骼、肌肉的生长规律及活动规律,以及引起外部形态变化的内部特征。因此,熟练掌握人体解剖知识、结构特征、形体变化规律,是画好人物速写的生理依据。

三、速写训练能有效快速提高学生的用线表达能力

点、线、面这三种抽象的绘画成分中,线条是最单纯而简洁的的造型因素。线所产生的长短、粗细、浓淡等变化,能把人的种种思想感情以线的形式转化到表现自然物象的形体之中,形成表达情感的形象的艺术语言。绘画的线条并不完全是客观物象本身存在的线条,不是一丝不苟地照抄物象的轮廓画出来的线条,它应该是画者在观察、分析、感受对象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有生命力的线,是凝结了思想感情的符号。速写正是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以线的表现力展示人物的体形体态特征。人物的外部轮廓结构的起伏、衣纹的穿插及空间透视变化而产生的层次、转折等都是以线条的形式体现出来的。系统的速写训练,使学生概括物象的形体特征,能有效提高用线能力。

四、速写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及对物象的记忆、默写能力大有益处

艺术的真实并不等于自然的真实,每一个画者都不会完全客观地反映物象,而是自觉地按其自身的审美意识重新组织与安排客观物象,侧重于物象的再创造,使作者的真实感受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速写画得越多,对物象的记忆能力,形体结构的认识与理解能力也必然越强。这是通过对物象进行充分观察和反复研究之后在头脑中形成的。对形象的记忆能力,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有一定条件的:首先,对形体外部特征应有较强的感受,对动势的韵律感,对整体的情绪应有较深的印象。其次,要对产生外部形体特征的人体内部解剖结构有全面地了解,对于内部结构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各种关系要有明晰的认识。总之,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化过程越深刻,记忆也就越深刻,默写能力随之也就越强。

五、素描与速写在造型训练中是相互为辅的训练手段

造型能力是一个整体能力,往往速写上的问题不全在速写,而在于素描和造型能力的不足。速写因是短时间作业,易调动起学生紧张、饱满的绘画热情,以及突出的灵动感和偶发的即兴感,使学生保持新鲜、敏锐的感觉,快捷抓取物象特征,以简胜繁,有利于学生创作潜能的发挥,增强了作品的生动、准确感。相比之下,素描时间长,对物象结构与形体的层次、空间等因素表现得深入而深刻,具有较强的完整性和严密性。为此学生长时间停留在对物象的表象处理上,形象思维受到客观物象的局限。

不管速写还是素描,好的作品都应以坚强的理论和理性为其表现的内在基础。素描强,速写才能耐看,言之有物;速写强,素描才能有灵动感。由此来说,素描和速写在基础造型训练中是相互为辅的。

有人说:“速写往往是作品的第一稿”,这无疑是对的,在绘画实践中,很多画家都充分感受到,他们的造型能力、艺术修养、创作思维以及艺术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提高无不得益于长期的速写训练,任何艺术上的创新无不得到速写这块紧密联系生活的厚土的营养和滋润。美术教育中的速写功能是任何高科技都不能替代的。

如果把造型能力比为一棵大树的话,那么速写就应该是根,深扎于地下默默地汲取着养分,支撑着枝干的发芽、开花和结果。

(作者单位:河北邢台县职教中心)

上一篇:课堂教学中体态语的探讨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索性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