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化学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10-19 06:20:57

开展化学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 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用创新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本文就此作一些阐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化学 实践活动 创新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化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化学属于自然科学,它与自然和社会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从化学知识的角度看待自然和社会,从而让学生具备解决实际的化学问题能力。而在实际活动中展开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因此,我们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注意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创新的热情

初中学生,在刚接触化学的时候,好奇与恐惧都有。他们对新学科、新知识充满着好奇,同时又害怕学不好。因此,在教学伊始,我们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主动地去探索化学知识,揭开化学世界的奥秘。化学实验,很多是有趣的,比如滴水生烟、茶变饮料、魔棒点火,等等;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开展实践活动,比如,自制汽水、冰箱除臭剂,除去衣服上的各种斑迹,配制去墨灵、粘蝇纸等。这些活动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索化学奥秘的热情。

二、锻炼学生设计化学实验来培养创新能力

利用设计化学实验来锻炼学生的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操作、思考、分析,最后总结出结论。整个过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怎样防止铁生锈,这是和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学生也有铁生锈原因的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可要求学生设计出对比实验,从而使学生能借助科学实验得出结论。学生经过讨论,总结出了以下的探索方案:在切过咸菜的刀面上,选相邻的三个地方,分别用湿棉布擦一处,干棉布擦一处,干棉布擦后涂一层食用油。把菜刀放置一日一夜后观察,就能分析出哪种防锈效果好了。

三、创设探究情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

欲调动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就必须让学生的内心充满好奇与疑问,当学生有了好奇与疑问,他们就会对探索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产生探索兴趣的情景,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化学探究活动。比如:“在气候寒冷的地区,道路上的水结成了冰,严重影响了汽车的正常行驶。为了能保证车辆的行驶,护路工人就在路面上撒盐?请你用实验来说明撒盐的科学道理。”经过思索,很快有部分同学设计出了探索的方案,他们将冰的温度与冰加盐后的温度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了盐能使水的凝固点下降的结论,因此,在路面上撒盐可以有效地阻止结冰。

四、开展家庭探索实验活动

让学生在家庭中开展探究实验活动,有助学生独立思维的训练。化学学科的教学,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集中在课堂中消化掉,课外学习活动便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开展家庭化学探索活动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就地取材,不要增加学生家庭的负担。比如,饮料瓶做容器、注射器做小量筒,等等。教师可布置学生做在家庭中易于做的探索性的实验,如,探究鸡蛋壳的主要组成等活动。

2.注意安全性,不能进行那些对学生可能产生危险的探索活动。那些容易燃烧的、腐蚀性的药品不能用。

3.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学生家长的支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很大的帮助,有的家长可能就是化学方面的专家,他们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活动。

五、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开展科学探究的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因为在探索活动中,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假设、制定解决方案、收集处理信息、交流总结结论,这些都是科学家研究科学的必要过程。所以,学生通过探索活动后,就能体验像科学家那样研究科学的过程。那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不重复于教材,又不严重脱离学生所掌握的化学知识来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这就要求我们密切联系生活,注重收集生活中的素材。比如,缺水是全球性的问题,水的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就此,我们可以开展“水与我们健康”的探索性活动。类似的探究活动还有“空气与健康”。学生可以通过多渠道,了解当地的水与空气的污染情况,认识到废水、废气排放所带来的危害,寻找清洁水源的方法。在化学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重视活动的安全性

安全是一切活动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化学课外活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起火、腐蚀、爆炸或有毒气体泄露等。因此,在开展化学课外活动的时候,凡是涉及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等活动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样,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学生也是主体,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学生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设计化学课外活动时,我们要特别谨慎。

2.力争使每个同学在活动中得到进步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化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或许有人认为,培养创新能力就是针对尖子学生的。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真正领会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化学课外活动不同于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即使部分学生对开展课外活动的兴趣不浓,我们也要积极引导,努力使他们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并在化学活动中得到提高。

3.重视活动的过程

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要在活动中,关心学生的探索过程,而不是只关注学生活动所得到的结论或结果。我们要在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并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4.运用激励性的评价

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否创新,常常取决于他们的兴趣、好奇心、想象能力和求知欲望。所以,我们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时候,要支持学生大胆地去求新、求异和创新;不断鼓励学生在解决各种问题时,进行新的探索。

上一篇:培养学习兴趣,实施有效教学 下一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