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100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19 05:39:32

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100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自愿要求使用异丙酚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作为观察组。另选择100例未用药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组。观察异丙酚的镇痛效果,宫口松弛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出血情况及其他反应。结果:异丙酚有镇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有良好效果,镇痛作用强,有宫口松弛作用,可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不增加阴道出血量。异丙酚镇痛效果明显,但术后苏醒慢,可出现定向障碍,对呼吸循环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需加强监测。

[关键词]异丙酚;镇痛;人工流产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b)-048-02

人工流产作为计划生育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早已被人们广泛接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尤其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及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提升,人们广泛关注人工流产镇痛技术的实施,力求减轻或消除孕妇的痛苦,顺应医学发展潮流,我院自2003年开始,已常规采用无痛人工流产,观察100例早孕妇女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行无痛人工流产,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孕妇年龄19~45岁,平均26.5岁,孕次1~5次,体重45~65 kg,孕龄6~10周,其中50%有分娩或剖宫产分娩史,选择100例人工流产孕妇进行对比观察。两组在年龄、孕次、体重、孕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所有患者均无心肺疾病。

1.2 麻醉方法

术前禁食4 h,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开放静脉通道,面罩吸氧,常规消毒外阴,即开始静脉缓慢推注盐酸异丙酚2 mg/kg。注射30~40 s后,观察孕妇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同时观察患者术中术后疼痛程度、宫口松弛、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对照组行常规人工流产术,不用任何镇痛药,观察指标同上。麻醉师全程监护。

1.3 判定标准

1.3.1 镇痛判定标准[1]①显效:孕妇自诉在术中完全无痛,表现自如,安静;②有效:孕妇仅轻度腹痛,牵拉感,基本安静;③无效:术中孕妇感明显疼痛,不够安静,或大声。

1.3.2 宫口松驰情况①有效:能一次性通过6号宫颈扩张器;②无效:需选≤5号宫颈扩张器通过。

1.3.3 术中出血情况术中出血量>30 ml为过多。

1.3.4 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情况根据术中出现恶心、呕吐、心慌、胸闷、脉搏变慢、血压下降为标准,进行观察。脉博变慢诊断标准:术后较术前下降>20 bpm为下降。血压下降判定标准:术后较术前下降>20 mmHg为下降。

1.3.5 其他反应情况如呼吸抑制,梦幻,仅有恶心、呕吐而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术后定向障碍,自行离手术床时间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疼痛比较

100例中完全无痛96例,占96%;4例有轻微疼痛,占4%。所有受术者疼痛较以往人工流产时有明显改善(P

2.2 其他观察指标结果比较

手术时间、宫颈松弛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比较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故异丙酚不影响子宫收缩,不会造成出血增多。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3.1 人工流产疼痛机制

盆腔疼痛是由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感觉传导的。子宫以宫颈口的神经最为丰富。术中对子宫和宫颈的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反射致迷走神经兴奋,释放大量乙酰胆碱,对心脑血管系统产生一系列影响,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由于传入神经较分散,因而疼痛的感觉是弥散的,定位不精确。人工流产术中的疼痛来自阴道窥器扩张、宫颈扩张、子宫收缩。还与孕妇情绪紧张、宫颈扩张困难(尤其初孕妇)、负压过高等因素有关。另外,孕妇对意外妊娠产生的恐惧、焦虑和紧张,避孕失败后的忧郁、烦躁等心理改变导致对疼痛尤为敏感。

3.2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镇痛办法

目前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镇痛办法较多,大致分为三类[2]:一是局部阻滞;二是笑气吸入;三是短效静脉麻醉。宫颈局部阻滞常采用1%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3],但往往不能完全消除子宫刺激所导致的不适。静脉异丙酚具有起效快、作用平稳、维持时间短、醒后无明显副作用等特点,有镇静、镇痛、抗呕吐作用。使用异丙酚2 mg/kg剂量即可,有利于维持术中呼吸、循环的稳定,麻醉质量和苏醒时间不受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

通过对100例无痛人工流产观察,结果显示96例完全无痛,一次用药手术即顺利完成;4例因扩宫刺激身体有扭动,增加药量后,手术顺利结束。镇痛效果满意,无一例受术者有痛感,镇痛有效率100%。由于异丙酚具有中枢镇静、镇痛作用,可减轻病人对手术操作时的各种不良刺激的反应,抑制迷走神经反射,从而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本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苏醒后无一例烦躁,术后无腹痛。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异丙酚对术后子宫收缩无影响。

总之,异丙酚是一种短效静脉,它具有起效迅速、维持时间短、体内无蓄积、代谢快、毒性小等特点,镇痛效果确切,病人感觉良好,可抑制迷走神经反射,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不增加阴道出血量,不影响子宫收缩,对呼吸循环系统抑制不明显,副作用小,只要加强呼吸循环系统监测,在备有氧气及控制呼吸装备的条件下,单纯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麻醉,是一种安全和比较理想的方法,可达到无痛人工流产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曾静影,谢淑霞.利多卡因对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1,7(4):210-211.

[2]魏界实,田素杰.麻醉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520.

[3]张丹.安定、利多卡因、阿托品联合行无痛人工流产初探[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197.

(收稿日期:2007-05-28)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行腰椎间盘摘除术60例麻... 下一篇: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3例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