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迷糊?

时间:2022-10-19 05:32:41

一天里不碰到几件倒霉的事简直不可能:凌乱、迟到、忘记约会……有点小迷糊虽然挺可爱,但是总

是这样丢三落四不免令人担心。

迷糊的背后隐藏着什么?这次,就让我们来聊聊关于“迷糊”的心理话题。

做事毫无头绪的人,生活就像出滑稽喜剧,奇奇怪怪的事都会发生。上面的迷糊流水账不知在你的生活里是否曾经出现,不过有调查显示,“迷糊”绝对不是个别人的事,大约有33.3%的人承认自己不怎么有条理,尤其是女性,把找手机、找钥匙、找U盘当作每日必修功课的居然高达41%。

完美主义是迷糊的姐妹

心理学家发现,生活一团糟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对他们严格要求,凡事都要做得比同龄人好。可能他们在小时候就常常被力求完美的父母骂成是笨手笨脚、丢三落四,做事不够卖力,现在混乱的状况就像无意识的证明:我确实不配被人喜欢。

很多时候,把事情搞得又急又乱是

因为害怕失败。“迷糊”有个双胞胎姐妹,那就是“完美主义”。小到把房间打扫到一尘不染,大到强求他人的承认,追求完美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可问题在于,如果没有这种压力或危机感,丢三落四的老毛病就又会回来。始终要和那个笨手笨脚的自己“搏斗”,时间长了,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而当你丧失了自信,拖拖拉拉做不完的那些事儿就变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迷糊,其实是个因追求完美而起的恶性循环。

谁说迷糊就会一团糟?

就像生活中其他的事情一样,迷糊也有它积极的一面。

在如今过分日新月异的世界里,常常把事情弄得一团糟的人有他们独特的优势。因为他们不像有条理的人那样选择走笔直的大路,敢于走弯路。所以,他们灵活应变的能力更强,解决问题的时候反而可以独辟蹊径。

压力、拖延、混乱,这些讨厌的东西时不时会在日常生活中露个脸,其实它们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会出现也很正常,大可不必苛责自己。何况,有自我调节能力的人可以和自己的过去和平相处,不会老是把儿时受到责备的画面在脑海里反复播放。相反,曾经留下的精神负担会成为“迷糊们”成长的内在动力。缺乏安全感让人更加独立,成功的压力会让人爆发出更深层次的潜力。只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就可以事先做好应对它们的准备,你的生活不会一团糟,反而可能更出彩。

所以,即便你有些迷糊,还是要相信自己,宽容自己的“迷糊”。

自我解压让你更有条理

犯迷糊的时候不要只顾后悔、自责,平心静气地问自己几个问题,释放强加给自己的压力,或许可以帮助你把思路理清。

我非要把事情拖到非做不可的时候才做吗?我之前存逃避什么?

身边的事物对我真的那么有吸引力吗,让我可以把要紧的正事搁在一边?

我是有意这样做的吗?

还是我觉得自己是被迫的?被什么强迫?如果多给我点时间,我会怎样来做这件事?

先不要想太多,针对眼前的小事多换几个角度思考思考,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要的几个因素上面,慢慢地接受自己、喜欢自己,这样可以把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压力先赶走。要知道别人对你的责怪远远没有你对自己的责怪来得有“杀伤力”,对自己的迷糊宽容一点,你的思绪会更清晰。

给丢三落四的“迷糊们”

丢三落四是众多迷糊者遇到的最多状况之一,快节奏的生活挑衅着我们的记性。

1、随身带着备忘录,随时记下你需要记住的东西。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你对自己的脑袋装下大量信息没有把握,还是把它们都丢给备忘录吧。比如记下你把账单夹在了书的第几页。

2、做每件事之前,给自己一个合适的deadline(最后期限)。

做事拖拉特别容易导致丢三落四,给自己一个最后期限,别把事情都拖到最后来做,你就可以不紧不慢地把所有琐碎都处理妥当了。

给总迟到的“迷糊们”

人一犯迷糊,就容易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为混乱的状况导致迟到是很常见、也是最让人自责的一点。

1、迟到的习惯不是一天成就的,所以摆脱它还得循序渐进。

两个礼拜之前你还会迟到一个钟头,现在减到40分钟,下次争取只迟到10分钟。

2、鉴于你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烈,千万利用好你身边一切可以闹铃的东西。

让手机、闹钟、手表、电脑都为你严阵以待!

上一篇:饰品魅力 第7期 下一篇:扫清格子间的地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