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视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时间:2022-10-19 05:05:40

经济法视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大局。应当从何种法律角度来审视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已经成为关键。经济法视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最近,三桶油的捐赠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这说明现代社会中消费者不仅重视自我权利的维护,亦加大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关注。在我国法制社会的建设进程中,经济法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方面,这就要求企业本身应严于律己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现阶段企业与社会之间,一种包括不信任、对立的情绪确实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企业存在于社会中,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活动都要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进行和实现。从经济法的视域来考量企业社会责任,一个相对简便的衡量方法,就是利用经济法律规的任意性兼具强制约束力的规范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入法律强制约束的内外两分格局中。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及理解

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尚未有统一定义,但对于社会责任所包含的一些具有共性的内容基本取得一致认可,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对社会合乎道德的行为。通俗的理解是:企业在追求最大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这是一种不可推卸的义务,包括遵守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方面、保护环境方面、支持慈善公益事业等。综合各国企业的发展及责任的承担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形成的源动力来自于企业的外部而不是企业的内部,即社会中的消费者等外部力量对企业行为的制约,但发达的消费者运动从根本上说是西方市民社会的产物。然而在我国,市民社会基础十分缺乏,各种民间社会组织相对发达甚至是空白状况,使得真正的消费者运动很难成为制约企业活动的力量。在这样的客观外部环境之下,真正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因为得不到履行社会责任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回报――竞争优势,于是,履行社会责任被错误地理解为企业经纪上的损失。

我国现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各地企业蓬勃发展,企业数量急速增长,企业行为及相应产生的社会责任无可厚非的列入了我们的思考范围之内,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再是一个企业为什么存在的问题,而是我国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现在很多人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分离甚至对立开来,认为想要获得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就意味着对社会利益贡献的无限缩水,其实不然,我们认为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在事实上、客观上是浑然一体,无法分割的。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式唇亡齿寒的关系。企业利益的发展必然对社会利益产生积极促进作用,社会利益的实现同样在客观上影响着企业利益。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所采取的一些行为兼具自身与社会双重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本质就是一种企业自身对社会所承担的不可推卸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同时具有社会属性,是一个社会对企业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的使命。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和谐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因素,从经济法的角度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体现为经济法对企业行为的规范化,以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的普世价值和经济法价值目标。

经济法视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经济法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法通过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外部环境,来促进市场经济的内在协调发展。经济法作为追求实质公平的法律,其调整方法的特殊性就是通过权利的倾斜性配置以实现实质上的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来创造公平,即以一种于市场反向的利益不平衡来矫正市场固有缺陷所产生的利益悬殊。经济法的实质公平就在于强调在经济生活中经济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对全社会的协调发展负有某种义务,这种义务是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的有机统一整体。经济法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立足于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并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根本目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包含着期待社会多种利益实现的可能性。而追求多种利益的实现虽然短期内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达到社会不同利益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是有可能实现的,当然不能说是绝对的公平。从经济法的本质来看,经济法追求达到国家公权对个体私权进行适度干预来实现不同社会成员利益相对平衡的目的,经济法基本目的和核心功能是在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冲突中维持相对合理的平衡,避免出现财富分配差距过大的状况。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企业致力于自身的发展,必然很少关注自身的社会责任,这就意味着国家必须适时适当的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解决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失衡问题。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关于国家为什么对市场主体的组织和行为进行干预,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市场主体行为的追逐利益性与它的责任之间的矛盾需要由国家适度干预调整。因为市场主体之一的企业常常不能自发承担社会责任,并且也很不情愿主动承担责任,因此就需要国家以立法形式强制其承担社会责任,并且违反法律规定会承担一定的不利后果,以此来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平衡。就经济主体的某一经济行为而言,如果它没有导致特定的损害后果,传统民法是无法对这种行为做出处罚的。但是,在经济法看来,即使某一经济行为没有造成特定的损害后果,但只要对整个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一种泛化的损害时,经济法就会使之受到法律的制裁。

其次,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外部行为与内部行为的有机统一。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达到人力与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法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设置不能仅仅调节企业的外部行为或是内部行为,而是对二者进行整体考虑。这样既确保企业的经营符合社会各种环境存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又不损害社会利益和个体利益,还能实现企业的内部管理行为中的尊重人格、以人为本理念,并在此基础上使其管理和行为合乎法律的理念、原则及其法律规范的要求,这样才能显示经济法规制企业社会的优势所在。

最后,倡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意味着要对市场进行必要的与适度的调控,经济法视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对企业行为的全面规制以期于达到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要达到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自律性,实现社会利益的最优化目的,这就需要我们的立法者展现智慧,需要公民广泛参与,更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

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法制度保障方面

企业社会责任在法律的规制下能得到有效实现,不仅是社会现实生活的需要,更是经济法的应有之意,法律对企业责任的制度保障必须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多方面,但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社会责任的明确化。在现有经济法规范化,我们很难明确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而这一点是最重要的瓶颈,我们现在企业由于没有明确的社会责任范围,所以才出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状况。要达到社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并且能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的目的,我们必须解决这一关键性问题。

第二,消费者的权益法制保障。目前,消费者权益保障备受关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无疑在经济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经济法的规制下,企业应尽量做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不受到危害,促进和保护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使消费者得到充足的信息以便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做出具体的选择,并且必须提供有效的消费者有效和及时的赔偿办法。

第三,企业利益的法律规制与保障。我们认为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是统一的,企业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应对与社会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企业内部成员进行合理安排,将社会合作的利益及付出的成本合理的分配给每一成员以形成激励约束最佳平衡的机制,以此促进企业化生产率不断提高。如果没有企业利益的合理保障,企业的生存也将会成为问题。如果能够在投资者和劳动者之间找到权利义务在权利义务平衡点的话,那么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就会得以实现。在一个健康而有序的社会中,只有企业的利益得到合理的保障,才最终有利益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最终有利于全体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三,环境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构建与完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持续提高,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甚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很多国家不仅通过宪法和普通法等建立环境权的法律保护体系,而且也在不断通过制度创新使环境权得到更好的保护,使法律得到更好的实施。我们国家现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环境事件触动着社会的神经,环境问题也是引发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应高度重视用经济法规制环境问题,以此来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

结语

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企业与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更涉及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所以经济法规制企业责任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然徒法不足以自行,更何况我国连基础法律规则都不健全。故,此问题的解决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法学院)

上一篇:解决发展问题必须长短兼顾 下一篇:如何实现民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