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委:强力确保餐桌安全

时间:2022-10-19 02:12:19

食安委:强力确保餐桌安全

强调地方政府“守土有责”,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财政“向基层倾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张高丽在新一届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传递出高层治理“食品安全”顽疾、保障“餐桌上的民生”的决心和信心。

告别“九龙治水”,强调“守土有责”

张高丽指出,全面落实各方责任,地方政府“守土有责”,监管部门履职尽责,企业承担主体首责,消费者主动参与、对自身负责,加快形成全社会共治格局,汇聚起维护食品安全的强大合力,以食品安全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事实上,各级政府对本地区食品安全负责是法律赋予的职责。但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利益驱动,监管的“法外之地”常常出现。过去由于部门间职责交叉,推诿扯皮现象也时有发生。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将分散在工商、质检、食药监、卫生等部门的食品监管职能统一起来,告别“九龙治水”的局面。

“对违规违法者严刑峻法,对监管失责者严惩不贷,双管齐下才能取信于民。”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说,要想防范地方政府在此问题上监管不作为,就得将其纳入制度化的考核中。不少地方政府先行先试,例如上海就将食品安全工作5大方面20多个指标纳入考核,实绩与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经济收入直接挂钩,不仅出现事故在考核范围内,政府部门有无深入开展宣传活动,让公众积极参与到监督队伍中等,也都在考核范围内。

守住“第一道关口”,看住“农田到餐桌”

实现环环监管的“无缝对接”,既要避免重复监管,又要堵住监管“盲点”。张高丽指出,要抓好源头治理,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坚决守住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要强化过程控制,建立覆盖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制度,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实际上,多领域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看似无关,却基本与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集约化程度低紧密联系。鸡肉抗生素超标,是因为农户养殖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和违禁药物;掺假羊肉横行,是因为源头生产加工企业违规添加未经检疫的其他肉品,使消费者遭受商业欺诈之苦;奶制品黄曲霉毒素超标,是因为源头对饲料的安全疏于控制……

而目前我国农产品源头的现状是:散养、散种比例在60%以上;食品行业集约化程度太低,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占比不足两成;低价竞争带来高密度的种植和养殖,源头滥用抗生素或农药。“种养殖环节的薄弱,还会成为未来食品安全问题的‘重灾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说,源头治理是“事半功倍”,能在监管力量有限时“做最多的事”,这也是发达国家的监管思路。

投入稳定增长,补齐基层短板

张高丽指出,要建立食品安全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倾斜。这意味着,不仅职能进行了调整,未来监管机构的设置也会加强基层力量的建设,消灭看不见的“死角”。

基层一直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最短的一块“木板”。国务院食安办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获得生产经营许可的食品生产企业12.3万家,食品经营主体576.7万家,餐饮单位243万家,此外还有两亿多户农牧渔民和难以计数的食品小作坊、小摊贩。而全国各级食品安全专职监管人员约10.7万人,平均每两人要监管200多个食品生产经营主体。

“一边是每天有上千人就餐的大饭店,一边是只有三五十人消费的路边摊,我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风险更高的前者上。”一位基层的食品监管人员无奈地说,基层力量薄弱,容易导致出现“漏网之鱼”。

事实上,在过去,基层工商所的强大力量成为流通环节食品监管的“中流砥柱”之一。未来机构改革后,食药监局如何让基层“有腿走路”,是难点也是亮点。上海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阎祖强说,上海在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方案中,已经明确将建立209个食药监所,将监管职能延伸到基层,做到所有街镇全覆盖。小到路边摊,大到商场超市企业,食药监所都能直接监管,共担风险。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上一篇:丹麦:全球“最幸福”的国家 下一篇:“烂果门”催生果汁消费三大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