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为什么成不了迈阿密

时间:2022-10-19 12:51:07

尽管被三亚市政府以及投资方山西华宇集团寄予厚望,但“艺术三亚”在发展三年后,还是无法成为三亚的文化名片。如果不是主办方的邀请,有购买力的人们也很难想到要在冬天去三亚看艺术,或者就像海天盛筵那样,以艺术的名义来一场狂欢。

乐观的主办者认为,三亚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征独特,每年冬季富人扎堆,具有成为有特色的艺术品展览交易中心的可能性。甚至,富人们有可能在此建立自己的美术馆,展示自己的收藏,形成一种新的“炫富形式”。

这一点,美国的迈阿密已经成了所有海滨城市的样板。迈阿密模式告诉城市管理者以及资本:艺术最大的价值,绝不限于拍卖市场的交易数字。艺术是想象力价值,若运营成功产生的效应远远超过数字概念,它可以支撑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资产价值,也可能重塑一座城市的经济结构、社会形态。这是任何楼盘、酒店、主题公园都无法达到的想象力经济的魅力。

最成功的巴塞尔迈阿密海滩艺博会(Art Basel Miami Beach),是巴塞尔艺博会(Art Basel)的分支,去年于12月4日-7日在迈阿密海滩会展中心举办。这个艺博会有两大卖点:一、美洲地区规模最大的艺博会;二、在北半球过冬时举办。因此,这个博览会让富豪们有理由一边看艺术一边度假,私人飞机载着超级富豪们抵达佛罗里达,接受画廊主、艺术顾问以及房地产商的服务。2014年的迈阿密艺博会有全球200多间画廊参展,加上同期举办的迈阿密设计博览会、卫星展,全球数十万人在此期间会聚迈阿密。热门的餐厅、酒吧、派对外永远是等位的人,数不清的故事、艳遇就在这段时间以艺术的名义发生。

迈阿密乐见这个改变。众所周知,迈阿密的生活是性、和夜店。好莱坞明星视这里为后花园,在这里度假和买醉。这里的经济也停滞不前,度假季之后异常冷清。但随着2002年第一届迈阿密艺博会开幕,迈阿密变了。博览会每年为迈阿密创造数亿美元的直接收入,更一举改变迈阿密的城市面貌和经济生态。艺术创造的“迈阿密效应”不仅让欧美城市效仿,也让中国的三亚、南京等城市垂涎。

艺术是如何改变迈阿密的?最成功的案例是其由老建筑改成的装饰艺术区。迈阿密的玩乐场所集中在南海滩(South Beach),其中有一片由800多座建筑组成的装饰艺术区(Art Deco District)。这些建筑大多数建于1923-1943年之间,是众多名流、艺术家、建筑师共同建造的一个梦幻街区。但1960年代后,这里随着迈阿密而衰落,很多建筑成为仓库,成为毒贩的聚集地,以至于政府准备将这个区域推倒重建。在当地文化保护者抗争了10年后,1979年,政府才将这个区域列入美国20世纪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很长一段时间,装饰艺术区的建筑都处于闲置状态,成为迈阿密从繁荣到衰败的见证。其中的著名建筑包括第10街的Casa Casaurina,1992年意大利时装设计师詹尼・范思哲将其买下,改装成“宫殿”,但他却于1997年7月15日在宫殿的台阶上被枪杀。

最近10年,装饰艺术区的建筑大多进行了升级改造,变成了家居设计展示中心、时装精品店、画廊、私人美术馆以及餐厅和酒店。毒贩聚集的地区成为了艺术区,倒闭的店铺变成豪华酒店,迈阿密借助“文艺复兴”的力量,确定了一个城市在全球艺术版图上的位置,而富豪、收藏家、艺术家等人士年年拜访,也为迈阿密增加了美誉度和创造力。迈阿密政府也借势出击,将预算倾斜于艺术区的建设,美术馆、艺术院校的扩军,让艺术产业链在此生根发芽。

而另外一个重要现象是:随着迈阿密的艺术氛围日渐浓厚,在迈阿密拥有房产的富豪们也加入了艺术收藏的大军。他们中的大多数将家布置成展馆那样,向公众展示其艺术收藏。商业和艺术的结合,在迈阿密变得非常体面和高级。这个模式的代表人物是鲁贝尔夫妇。他们的收藏始于1960年代,其家族是纽约社交界的重要力量。1999年,鲁贝尔夫妇在迈阿密北部一个前缉毒署仓库里开设了私人美术馆,展示他们的重要藏品,并免费向公众开放。鲁贝尔是迈阿密“文艺复兴”的重要推手,每年都会出现在迈阿密艺博会现场,甚至连着去好几天。他对迈阿密的艺术策略有过精彩评价:“巴塞尔艺博会赋予迈阿密无上的艺术自信,这是其他区域性的艺术博览会梦寐以求的。艺博会产生的影响相当深刻,在迈阿密,连续一整年,艺术的脉搏都跳动不停。”

上一篇:自动重合闸对电力系统稳定的影响 下一篇:移动端第三代搜索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