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春泥呵护花,师生情深似母子

时间:2022-10-19 12:12:42

化作春泥呵护花,师生情深似母子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知道孩子的世界”。鲁迅先生曾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要下河,最好事先学一点浮水的功夫。”教育教学过程首先就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老师要是从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

[关键词]最慈祥的妈妈;教坛名师;良好、和谐、融洽;智慧与爱心

如果有学生给予了你最高的赞誉是:“老师,在我的心目中,您是最严厉的父亲,又是最慈祥的妈妈;您是无名英雄,又是教坛名师”。那么作为一名教师的你肯定是欣慰的,是喜悦的。《论语》有言: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于内心真正对教他的老师产生温情与敬意。作为一名一线的老师,每天都要和学生及家长接触,学生和家长也就成了老师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良好、和谐、融洽的师生及家长关系,能让教师轻松愉悦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而我们面对的学生及家长是形形的,特别是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学历、职位、性格均有所不同。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怎样才能处理好学生及家长之间的关系,让孩子把你当严父慈母,让家长放心把孩子交付与你?这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都很纠结的问题。

下面我结合自己近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生活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浇灌智慧与爱心,开启学生美好的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知道孩子的世界”。鲁迅先生曾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要下河,最好事先学一点浮水的功夫。”教育教学过程首先就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老师要是从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精神关怀”更深刻、更准确地反映了老师教育劳动的意蕴,体现了老师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表达了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温总理的这番话,一语道破了教育的真谛。在这近二十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学生是最容易动真感情的,特别是新世纪的学生,他们接受信息多而快,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如果老师没有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那么教与学的关系也会日益紧张起来,不难想象,一个学生如果对自己的科任老师印象不好,无形之中就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怨恨,那他更不会接受该老师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有他的情感,我们只要发现他心灵的闪光点,及时用他的优点去指导他的缺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抓准时机,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

作为一个科任老师,要好好地去爱每一个孩子,更要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这种爱能化解一切矛盾,这种爱能让自己迅速走进学生心灵,创造出教育的佳境。有很多老师认为对待学生必须严厉,其实这样最容易导致学生对你敬而远之,因此我就把“模糊数学”的理论运用到与学生的相处中,做到了松严有度。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我就使用我的教育方法。我常常轻轻地拍拍学生的肩;或微笑地对学生点点头,一笑而过;有时我还对犯错误的学生连连摆手说:“你刚才做了什么,我全没看见。” 学生听了,不好意思地笑着低下头。因此,我认为让学生在较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意会到自己的过失,比板着脸孔的训斥、苦口婆心的说教更有征服力。

二、倾注爱心,促进师生间的有效沟通

教师热爱学生,关心是起点,也是沟通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生,不管是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等都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学困生,更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当学生正待奋起的时候,你能送去的及时的微笑;当他们置身迷途的时候,你能够及时给予指点;当他们失群、深感孤独的时候,你能及时给予关心,送去一份温暖;当学生犯了错误,感到内疚的时候,你能给以语重心长、慈母般的劝慰。如果抓住了这些有利的教学时机,只要几句话,几分钟就能产生巨大的心灵感应,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收到“心又灵犀一点通”的艺术效果。在这方面,我个人认为微笑的教育往往比批评效果更好。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和赞美的话语,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让学生感到你的亲近,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真情付出,爱心呵护,换回浓浓母子情深

去年新学年的开始,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接任了六年级四班的数学课,而这个班在一年级招生时,70%左右的学生都不是按考试分数进班的,因此,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对于这么一个特殊班级的学生及家长,我应该怎样去面对,成了当时我最棘手的问题。而对于学生而言,如何面对新的老师,我想学生往往都会感到既新鲜,又紧张,甚至无所适从。这种情感里边有对过去老师的留恋与不舍,也会本能地将新老师与过去的老师进行比较,稍有一些不及以往老师的方面,学生就会感到烦躁、甚至是反感。如何尽快消除学生的困惑与苦恼?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尽快接受我而且还要感觉到我的亲切和威严,成为了我急待解决的问题。于是我把去认识他们的第一节课看着至关重要的一节课。因为我相信成功的第一节课,不仅能使学生对刚见面的新老师产生亲近感、崇敬感,而且还能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信心。

因此,在接任这个班的数学课之前,我向这个班以前的班主任老师询问了一下这个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对部分学生的个好、优缺点做了记录。进到班里,我先向学生做了一个简要的自我介绍:“我是你们的新任数学老师,站在讲台上我是你们的老师,希望我能给你们学习上最大的帮助。你们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是最大的哥哥、姐姐,怎样做一个合格且优秀的学生,不用老师多说你们也应该清楚明白。在讲台下我还真心希望,我能跟大家能成为知心的好朋友。在我们班上,不管是谁,遇到困难,都可以找我,我一定尽力帮助。今天我能当大家的数学老师,我相信这是一种可贵的缘分,我相信我一定会让大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幸福!就让我们快乐地走好这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步!只要成为了我的学生,也就是可爱的孩子”。

也许就是因为这一席话打动了学生,在后来的教学生活中,我对学生就如同我说的那样去做,学生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细心的呵护,慢慢地班里就出现了叫我妈妈、干妈的学生,有的学生为了争当我的第几个孩子,把本来的姓都改成了同我一个姓――张。遇到叫我妈妈的学生犯错时,我会很严肃的说:“你以后别叫我妈妈了,哪有儿子像你这样惹妈妈生气的?”而其他的孩子还会帮着我一起教训他。教训完了后,他们会非常诚恳的承认错误,其他的孩子也会帮着说:“妈,你就原谅他吧,他知道错了,我们也保证不犯这样的错误。”见你余怒未消,那些孩子就一定叫妈叫到你答应,才放心的离开。

都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春蚕,到死丝方尽。我想何不换一种心态去看待教师的工作,我们在付出,也在收获,我们付出了爱,也收获了孩子们回馈我们的爱,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看着孩子们渐渐长大,长大成人,长大成材,又何尝不是做教师的一种幸福呢?蜡烛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春蚕虽死,但是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做一个有爱而且幸福的教师吧!

上一篇:浅论小学宿舍管理教育 下一篇:急性重型颅脑损伤4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