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端午健康习俗

时间:2022-10-19 10:45:29

解码端午健康习俗

为了纪念屈原,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赛龙舟、门前悬挂艾叶,这是人们对端午节最普遍的认识。而事实上,端午节最开始的意义并非为了纪念屈原,而是辟邪清洁。

在古代,五月是不祥、不洁、瘟疫鬼魅横行的“恶月”,而端午节这一天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这是因为端午是个季节交替的节日。一般过了端午节,天气燥热,各种细菌、微生物和昆虫开始大量繁殖,消化道传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

随着医药养生知识的增加积累,人们为了驱逐自然病虫害,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目的, 逐渐形成了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端午节也就成了自古相传的“卫生节”。 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吃粽子、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佩香囊。这些习俗如何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护佑先民的健康?这些习俗对于今天的人们还是否适用?让我们通过习俗健康密码的一一解读来揭示答案。

挂艾枝 净空气

自古以来,“艾”是老百姓心目中一种能“招百福,驱百邪”的神草,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人们在端午节前,将采来的散发芳香的艾草,插在屋门、窗户上。妇女们则插在发髻上,或是将艾扎作虎形,称为“艾虎”,佩戴以避毒邪防瘟疫。还把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扎成“蒲龙”与形似剑的蒲叶,悬挂门上。《帝京岁时纪胜》:“(端午)插蒲龙艾虎。”

健康解码

艾草享有“中医之草”的美称,药用首载《名医别录》,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镇痛消痒等功效,可治吐血、衄血、崩漏、下痢、皮肤顽癣湿疹等病。艾叶含有辛味软性树脂、挥发性精油,具有芳香化浊辟秽的功效,可驱逐蚊蝇等害虫,杀灭细菌,起到预防夏季传染病的作用。

佩香袋 防疾病

古人喜爱佩戴香囊、荷包,并将其作为信物赠送,而民间端午节佩香袋的习俗极为古老,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香袋。它们有的精工绣制的锦袋,有的用五色丝线缠绕而成,有的用彩色碎布缝成,袋内装有研细的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柰、甘松、蒿本等芳香气味的中草药,还有的香袋内加入了冰片、樟脑、雄黄等药粉。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中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的香袋,还有一种“蚌粉铃”的香袋:“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健康解码

香袋内的香粉由中草药研磨而成,具有抑制或杀灭多种细菌、病毒的作用,对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极有裨益。有研究资料报道,浙江绍兴地区曾用中药香袋做预防感冒的试验。他们将山柰500克、雄黄60克、冰片60克、樟脑60克研成细末混匀,每次取3克装入小布袋,缝合袋口后系于受试者颈部,隔15天换一次。结果发现,试验组的感冒发病率为20.2%,对照组为72.9%。可见,端午佩戴香袋是很好的卫生习俗。

洗药浴 神清爽

端午也称“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当时的兰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大戴礼》记载有“沐兰汤”的古俗,屈原的《九歌・云中君》中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

健康解码

用鲜艾草、菖蒲、银花藤、野、桉树叶、九节枫、野薄荷、桑叶等等这些简单常见且药效不强的草药浸泡水中用来沐浴,不但可以让人放松精神、消除污垢,还可以解暑镇痛、散风清热、活血消肿、止痛止痒,防治湿疹、痱子等皮肤病。如果用来洗头,还具有清脑醒神、去头皮屑的功效,用来洗脸,可消除脸上的暗疮,防止青春痘的滋生。

现在民间也还保持着端午药浴的传统,用新采摘的艾叶、菖蒲等浸泡或煎煮后进行洗澡,可以预防和治疗痱子、疖疮。

洒药酒 灭毒虫

端午日将饮药酒当作一种时尚,以求消灾消难。北方地区人们还在房屋里外洒雄黄酒,在孩子的耳、鼻和头额上涂抹雄黄,以避毒虫。有的还用雄黄酒在小孩额头画上“王”字,用虎王威风的印记来辟邪,保孩子平安。南方广西宾阳等地,人们将买来的雄黄、朱砂、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浸入白酒中,端午这天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处,并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瘴气。

健康解码

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极强的砒霜,若是饮用或涂擦皮肤,就有可能发生中毒的危险,而用雄黄酒洒于室内以消毒杀菌现在也不提倡,应改变这种旧习俗。

驱五毒 防疫病

5月进入夏季后,各种毒虫出没,疫病丛生,古时无法抵挡天灾人祸的先民,流传有“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的谚语。

人们为了避邪趋吉,防范瘟疫滋生,邪魔逞凶,便将蛇、蜈蚣、蝎子、蟾蜍、壁虎“五毒”剪纸图像,贴在门上和房间的墙壁;有的在红纸上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认为毒物已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有的把五毒的形象系在儿童手臂上;民间还有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等风俗,以避诸毒。

健康解码

虽说这种除“五毒”的方式带有远古辟邪巫术的遗俗,却反映了古人除害防病的良好愿望。从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来看,古人说的“五毒”是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所以“五毒”应变为苍蝇、老鼠、蚊子、臭虫、蟑螂,杀灭这些新五毒,有利于防范多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上一篇:摆脱草莓鼻全攻略 下一篇:女人美丽的操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