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捡了个“黑人”孙子

时间:2022-10-19 10:02:0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日前在上海电视台举办的“中外家庭才艺展示”活动中,一名肤色全黑、头发细卷的小学生认真地朗诵着中国古诗。黑人小朋友流利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语调深深吸引了观众,他的表演获得了优胜奖。这个小朋友曾经是个被人遗弃的孤儿,如今他和上海的朱水宝阿婆生活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2000年8月8日早晨,朱阿婆像往常一样提着篮子去街上买菜。突然,她听到路边的草丛里有一种异常的声响。她拨开浓密的草丛,看见草丛深处有一个破烂的竹篓。竹篓里装着一个幼小的婴儿和一张写着“孩子生于8月1日” 的纸条。

朱阿婆抱着孩子一路小跑回到家中。她掀开宝宝的小衣服查看,孩子身上很脏,长满了痱子,任凭朱阿婆怎么摆弄,这宝宝也不哭不闹,似乎和她有一种特殊的缘分。朱阿婆用温水帮宝宝洗澡、浸泡、上药,足足养了一个星期,宝宝身上的痱子才好利索。这时朱阿婆才发现,这宝宝的皮肤特别黑,于是抱到医院去查,医生告诉她说,这宝宝是个黑肤色的外国人。

听到这个结果,朱阿婆感到十分惊诧。但是,她跟这个孩子已经有了感情,就把他当孙子留在了身边,还为他起了中国名字―朱军龙。

朱阿婆是个农民,一家人生活并不富裕,大大小小的开销都依靠老伴一人的养老金。如今,捡来一个孙子更使朱家陷入了窘境。尤其是孩子一天天长大,要面临入托、上学等问题,因没有户口这些都变得无比艰难。为此朱阿婆只能到处去求情:先让小黑孩读书再说。在她的努力下,孩子终于进入了浦东新区一所小学读书。

上学后,这位特殊孩子入学第一周的表现令校长和老师大大为难:上音乐课,老师喊他站起来回答问题,他却趴到地上哭闹起来……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突然逃跑”的戏不断上演,操场围墙的夹缝里、楼梯转角的隐蔽处都是小家伙躲藏的地方,有时他还会爬到树上去。

一年多以来,在老师耐心教育下,原本片刻不能安宁的小黑孩慢慢地从一个野性十足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有荣誉感的好学生。去年,学校还授予他“阳光少年”荣誉称号。

虽然不明白国籍的含义,也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到底在哪里,但对于自己,小黑孩显得相当的自信,“我是小外国人,不是外星人!” 在朱阿婆的坚持下,这对经常手牵手的祖孙成了社区的一道风景线,邻居们也喜欢跟小黑孩交流,嘘寒问暖。如同普通上海小囡一般,这个黑皮肤的小囡逐渐成为了这个社区的“掌上明珠”。

上一篇:77岁车模设计师 下一篇:韵味醇厚的吆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