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浅论

时间:2022-10-19 09:13:09

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浅论

摘 要: 面对新新课程的变化,小学数学教师应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并推进数学新课程的实施。通过对学习兴趣的研究,希望能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理解、实施新课程并促进自身专业成长起指导作用,对各级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机构进行新课程培训起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174-01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

一、巧设情感调动兴趣

1.让教学语言富有情感。众所周知,在诸多科目当中,普遍都认为数学科比较呆板,单调和乏味,而数学本身的内容安排也不如语文那样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中若不花点心思则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一点,我在数学教学中力求表达语言生动、形象、带有强烈情感。就连对学生发言的评价,我也注意措辞和语气,给予强化式的鼓励赞扬。教学中努力做到活泼多样、动静结合,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随时随地乐意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由想动口发展到想动手,而动手和动口都是促使学生动脑的最好途径。

2.领略数学教材无声语言的作用。在数学教材的每一节都安排了例题,而这些例子全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多都是图文并茂的。我在教学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例题去体会学数学的实用性、可行性和重要性。作为教师,除了把那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来教育鼓励学生,使学生情感和情趣融合在一起,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现实生活当中,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二、注意艺术激发兴趣

1.通过动口、动手,丰富表象。我在教“角的认识”一课时,先让学生把身边的角找出来,然后让学生对角的样子用语言进行描述,再自己动手画一画角是怎样的,在总结完角的样子后,又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画不同的角多,最后举例说明角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对角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2.感怀愉悦,各抒己见,提高效率。数学科除了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外,千万不要忽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有的教师认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有多一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除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外,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知识的热情,同时消除学生学习紧张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牢掌握知识。

3.举一反三,培养创造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充分给学生动手操作,以动脑思想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除了以各种方法澈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即举一反三能力,从而扩展学生思维,增长学生知识。如教“乘法口诀”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体会“几个几是多少即是口诀几几得几”,从而延伸到体会每一句口诀的含义,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表演,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如我教“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专门请一些同学扮演数字和小数点,然后让扮小数点的学生根据我出示的小数在数字中进行移动。整个表演过程,学生情绪高涨,笑声叠起,而学生的素质也得到提高。

三、注重实践题兴趣

1.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观察能力。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我在教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的时候,拿一个长方体教具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几何图形长方体,然后要求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的?再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认识到虽然这些物体的形态,大小不同,但都是长方体。待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引导他们观察长方体的本质特征。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将课前自己制作的长方体模型拿出来,要他们从三个方面(面、棱、顶点)长方体共有几个面?有几条棱?相对棱的长度怎样?有几个顶点?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后,最后汇报成果。这时大多数学生得出的结论是: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面的面积相等;有12条棱,相对棱的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在肯定了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后,把几种长方体斜放在不同位置,让学生观察是不是长方体,学生观察后,回答还是长方体。让学生知道:判断长方体要看面,棱和顶点,与放置无关,这样就加深了对长方体本质特征的认识。这时,我拿出正方体教具,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最后引出正方体的概念。

2.观察从表面到本质,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我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这一部分内容时,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面、顶点,然后让学生动手拆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观察本质,最后推导出面积和体积公式。学生不但易于接受,而且在观察中,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和激发,课堂教学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此外,还应该时时让孩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成功的体验是提高兴趣的最佳强化物,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能促进数学知识、方法的掌握。反过来,掌握了数学知识方法又会激励和增强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步步获得成功,尝到了甜头,亲自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能增强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参考文献

[1]衡锋;教师有必要补上数学素养这一课[J];江苏教育;2006.18

[2]杨震;小学教师应有的数学素养与必备的数学基本功[J];今日科苑;2008.06

[3]郑毓信;数学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7.03

[4]石生莉;教师实践知识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0

[5]李丹;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3

[6]陶文兵;创设教学情境,点燃自主学习热情[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09

上一篇: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浅析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