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阳光,也要灿烂

时间:2022-10-19 08:23:01

没有阳光,也要灿烂

那天批改学生的随笔,其中一篇打动了我,文章是这样写的:尽管我们家是卖板面的,可我感到很开心。我的父母每天每夜地干活,从来都不说“累死我了”。到了中午,人特别多,我每天都帮忙,一家人都忙不过来了。我看看我的父母,劳累中带着喜感,他们心中想的,应该是今天又赚了不少钱吧?这就是我的父母,他们不辞劳苦赚钱,让我上学,我爱我的父母。

这是一篇以爱为主题的随笔,吸引我的不是孩子的父母爱孩子、不辞劳苦地为孩子的未来打拼,而是“喜感”两个字。它们使我的眼前浮现这样一幅画面:一家小小的板面馆,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坐满了客人。一对夫妇虽然汗涔涔,但眉开眼笑。俗话说,好心情是会传染的。他们的一对儿女也同样忙活着,眉开眼笑着。整个小店里洋溢着快乐、祥和的气氛。

我所任教的这所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居多,他们跟父母一起过着背井离乡的日子。这个孩子的父母靠小本生意经营生活自然劳苦,但充满希冀,孩子感觉不到苦,快乐也就成了一种习惯。在学校里,他也总是乐乐呵呵的,人缘超好。

这篇随笔也勾起了我的童年记忆,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光景了。和很多家庭一样,我家也是多子女家庭,就靠几亩薄地,生活当然不宽裕。这也可能是那个年代孩子们共同的童年记忆。街坊们就好奇,我家怎么很少听到大人的吼声、孩子的哭声,怎么就这么没烦恼?

其实,在我们这个六口之家,父亲就是快乐的源头。

他总爱吹口哨。夜晚,我不敢出门,最害怕走夜路。跟父亲出去,他吹着口哨,大步流星往前走。我就跟在他后面,追着他的口哨跑。父亲的口哨声总是那么欢快,那么清亮,时高时低,抑扬顿挫。听着听着,我的心就踏实了,熨帖了,鬼呀怪呀就啥也不想了。转过几个弯,迈过几个坎儿,就看到家的灯火了。

记忆中还有这么一幕:在老家的土炕头上,父亲坐在中间,我们四个孩子连同父亲围成一个圆。父亲的手里操着一个乌黑的大剪子。这把剪子可是我家的功臣,母亲用它给我们裁剪过花衣裳,剪过窗花。现在,父亲又用它给我们剪白薯干。落着白霜的白薯干,是那个贫寒的岁月里,农家孩子不用花钱就能吃到的零食。但也不能总吃,吃多了会烧心的。父亲操起大剪子,给我们分吃一个白薯干。“嘎嘣”一下子,老大笑了;又“嘎嘣”一下子,老二笑了;四剪子下来,我们一群孩子都笑了,父亲也笑了。接着父亲又开始跟我们讲他那永远没有结尾的“瞎白话”。

作为家中的老小,我还会享受一些特别的优待。大伏天,父亲带我到河边给我摸鸭蛋。父亲一个猛子看不见了,一会儿脑袋从芦苇丛旁冒了出来,手里举着鸭蛋。在我眼里,父亲是一个神勇的大英雄,捧着鸭蛋,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非常开心。这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和父亲单独玩耍的感觉都不是在家里能够感受到的。

不知不觉中,快乐成为我性格中的一部分。颇有意思的是,当我接收了一个“有名”的班后,同事问我:“这个班的孩子好带吗?”我说,“好带啊。”她好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算是白问。你啊,没有阳光,也要灿烂。”我们两个都哈哈大笑起来。

“没有阳光,也要灿烂”应该是保持快乐的秘诀。生活不可能十全十美,但快乐生活却是每个人的权利。在精神王国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国王。我们快乐,周围的人才快乐。而快乐,往往是从拥有幸福童年开始的。父母很重要,父母具有喜感,就给孩子播下喜感的种子,也就赐予了孩子快乐的宝藏。

上一篇: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下一篇:程序教学在基本体操成套动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