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剧,学中国史

时间:2022-10-19 06:27:02

看历史剧,学中国史

摘要历史学科校本课程《看历史剧,学中国史》,集影视鉴赏、历史知识拓展、人文素养培育为一体,通过“看―析―辨―学―演”的活动环节,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丰富历史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参与编演历史短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趣,更为学生发掘自我潜能、展示个性提供了舞台。

关键词历史剧 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A

See Historical Plays, Learn Chinese History

――Primary Research on History Textbook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AO Jingchun

(Dalian Century Middle School, Dalian, Liaoning 116021 )

AbstractHistorical subjec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ee Historical Plays, Learn Chinese History", set of appreci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the humanities, historical knowledge of literacy cultivation for an organic whole, through " look-- analyse-- distinguish-- learn-- act, in activity of the link, in stimulating the interest, on the basis of abundant historical knowledge and learn to use knowledge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Participate in BianYan history skits, can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mor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ir potential, show individual character provides stage.

Key wordshistorical play; based curriculum

1 课程概况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遗憾的是,现代中学生对传统文化普遍缺乏认同感,而社会给学生提供的了解途径又十分有限。受到一些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很多学生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歪曲的认知。

记得新学期第一课,当我问到:“你熟悉的历史人物都有谁?”学生们发言踊跃,答案却让人啼笑皆非。很多学生回答的是“小燕子”“项少龙”“东方朔”等,而讲到历史事件时,学生讲述的多是故事情节,而不是史实。学生们常会兴趣昂然地谈到某部影视剧中的人物和情节,一些学生常问,“历史上是不是真有韦小宝?”“焚书坑儒真是为了项少龙吗?”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现象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是浓厚的,而影视作品对于学生的影响之深,也远远超乎预料。

年代久远的中国古代历史,充满了神秘色彩,引发学生的无限遐想。但由于缺乏科学的了解途径和必要知识,孩子们很容易将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与史实等同起来。常规历史教学受时空限制,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也没有机会多加引导。课堂内没有被满足的探知需求,学生便从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来探寻答案。情节跌宕的影视剧比中规中矩的历史课堂更生动形象,更容易为学生接受。长此以往,不仅降低了历史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更造成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曲解,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就在为这一问题感到困惑时,校本课程的开发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契机。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根据学校、社区环境以及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挖掘自身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可以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弥补历史教学中的局限和不足。

经过教研组全体同仁的深入分析论证,最终确定针对七年级学生开设历史学科校本课程――《看历史剧,学中国史》。本课集影视鉴赏、历史知识拓展、人文素养培育为一体,通过“看―析―辨―学―演”的活动环节,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丰富历史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参与编演历史短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趣,更为学生发掘自我潜能、展示个性提供了舞台。

教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承担者。师资力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在大学期间,笔者主修历史教育专业,一直侧重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学习,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贮备。工作以来,学校为了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特别进行了系列的培训指导,加上教研组的共同配合、研讨,最终使这门校本课程得以顺利实施。

2 课程目标

(1)增强学生辨别真伪史实的意识;(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在鉴别历史剧的过程中,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陶冶情操;(4)使学生了解历史剧的价值和作用,并尝试编演历史剧,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学会多种学习历史的学习方法;(5)通过编演历史剧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表演等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 课程内容

第一章:导言课。经过课前的调查了解,学生对于历史剧和历史的关系存在着误解,大多数学生对于历史剧和历史的关系,在认识上有所偏颇。因此,在课程伊始,教师向学生介绍历史剧的相关常识,使学生明确历史剧的功用和与史实是有差别的。

第二章――第六章:辨别真伪史实。现行多数历史剧一味地追求娱乐效果,历史元素则退位甚至“缺席”,造成中学生这个特殊观众群体深受其害。在选取案例时,笔者着重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接受情况,选取学生喜闻乐见,流行度较高的历史剧目为例,进行相关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历史还原”,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掌握的历史知识,辨别相关史实的真伪,帮助学生树立辨别的意识,教会学生鉴赏作品,活学活用。

很多学生对于古代帝王比较感兴趣,加上眼下历史剧“戏说” 成风,一些封建皇帝被描写成勤政爱民、克己奉公的楷模,其中不乏浪漫的宫廷爱情故事,很容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取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产生偏颇。因此,在确定剧目后,选择从古代帝王入手,以一个朝代的帝王为中心,围绕他展开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将人物还原的同时,也将整个时代的历史还原。

第七章――第八章:学以致用。帮助学生了解一部优秀历史剧作品具备的要素和功用。教师给出一定的指导后,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选取某一历史阶段为创作素材,自编自演一出历史短剧。

4 课程实施建议

在课堂活动中,采取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如创设历史情境、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始终以“影视评论家”、“历史学家”的身份进行探究、分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则以学习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活动探究中,同学生一起进行研究。

5 评价方式

(1)学生的日常表现情况,包括课堂出席情况(10分)、课堂表现(发言、动手实践、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情况,20分)共30分。

(2)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包括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20分),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20分),以及小组合作完成一部历史剧作品的成绩(30分),一共70分。

以上两部分的总和,为学生的总成绩,按照不同分数段评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6 课程实施开发的思考

(1)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课程目标的落实,没有预期的那样顺利。除了学生的辨别意识增强、个性特长得以发挥以外,其他目标都效果平平。经过反思,总结如下原因:

七年级学生的兴趣具有广阔性,缺乏持久性;形象思维多,逻辑思维少;机械记忆多,意义识记少;想像力丰富 ,迁移能力不够等。因此,学生对于本课题的专注程度,还仅仅停留在兴趣层面,很难自觉将思维深入到历史剧目背后的历史知识层面。而且,学生的鉴别真伪史实的能力还受到学习阶段的局限,七年级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储备上还显不足。

此外,学习方法的掌握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而灵活运用,更是需要建立在长久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之上的,这些对于本年段学生而言,无疑具有一定难度。

(2)七年一班的男生小A,由于成绩较差,行为习惯又不好,所以班级同学都孤立他,瞧不起他,渐渐地他就变得沉默寡言,很自卑。在选报校本课程时,他报了《看历史剧,学中国史》。他听课时很专注,有时一些超出教材范围的历史知识,他也能回答出来,课后和他交流后,发现他对历史其实很有兴趣,而且读过很多课外书籍,知识也很丰富。于是鼓励他多发言,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也提问他来回答。渐渐地,他说话越来越有自信了,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们对他也刮目相看。在课程尾声,他被同学们选为组长,负责历史剧的编剧工作。他参与编写的历史剧《缇莹救父》,被选作学校参加区里比赛的剧本。而据班主任老师反映,他在其他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也有了明显改善。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校本课程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养成自信、自我认同和坚毅的心理品质方面发挥的作用。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实际上是教师成长的一次经历。首先,在观念上,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指导学生形成良好思维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上。

其次,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是一次全面地提高。开设一门校本课程,要求教师在知识储备上必须充足。为了上好这门课,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有很多历史剧中的细节问题涉及到很多生活史或者风俗历史等内容,通过备课,自身的学科知识也得到了充实。同时,开设校本课程,还引发对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思考,所谓“教无定法”,教师应该及时地根据学情的变化,调整适当的教学方法。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给每位教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和空间,但同时也给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挑战,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更应该努力加强自身素质,通过校本课程开发这一契机,尽快地提高专业水平,以适应课改形势的需要。

上一篇: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阅读的眼动比... 下一篇:论体育类专业大学生不良倾向的针对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