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影响初高中英语衔接的主要因素

时间:2022-10-19 06:19:55

探析影响初高中英语衔接的主要因素

摘要:高中一年级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一年,这一年成绩的好坏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英语学习。因此,初高中英语的衔接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帮助学生适应初高中英语学习策略有效衔接,使教师的衔接教学更有针对性,我们开展这个课题研究。本课题主要以平和一中、平和二中和广兆中学的师生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研讨高中英语教学和初中英语教学特点的不同,分析了初高中过渡期学生学英语的困惑以及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有效衔接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中英语;英语教学;衔接;影响因素

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英语的现状和困难,初步了解高一新生在英语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运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找到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因素,并以“衔接教学”为切入口,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实践研究。现就影响高中英语学习的主要因素加以阐述。

一、初高中英语的教材内容及教学要求的差异

通过对初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研究,从理论上搞清初高中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要求。

1. 课本编排上的区别:初中英语每一个单元分为4课,每篇中有的是对话,有的是阅读,也配有一些练习。而高中的每个单元并不分课,根据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编写意图、编排特点、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实际,设计出相应的综合性课型。如:阅读课(reading)、语言学习课(learning about language)、语法课(grammar)、语言运用课(using language )。从输入(warming up, pre-reading, reading),到信息加工(comprehending, learning about language/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using language, listening),再到输出(speaking,writing, workbook)。每单元主要以话题为核心,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组织安排听说读写的活动,注重语言技能,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课文,逐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结构的编排旨在使学生通过语言学习,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教材结构、能力的培养与初中不同,内容更为丰富,练习也更多,难度较初中有较大的提高。

2. 在词汇上的区别:比较《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不难发现高中阶段语言要求的提高了。以词汇为例,初中阶段要求把握约1500―1600生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文章篇幅较短,文章句子结构相对简单。而进入高中以后,要求词汇量达到3500―4000和300―400个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并在初中的基础上注入了大量的语法点、知识点,语法结构也明显复杂起来。课文中的生词多,加大了阅读的难度。

3.语言学习侧重点不同:语言技能上,初中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兼顾读写能力的训练;而高中在兼顾听说能力训练的同时,侧重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以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阅读能力的培养。由此,高中英语学习与测试的重点已从初中的基础知识转向语言能力的综合运用,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

4.在阅读方面区别:在初中,由于课时较充足,教师对课文和阅读材料有较充足时间进行透彻讲解反复强调重难点。在进行阅读检测时,所选材料相对简单,见所占分值不是很多,因此,学生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到了高中,因为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对课文或阅读材料讲全讲细。教师注重课文篇章理解或深层理解。因而,面对词汇量的猛增,文章长、句子结构较复杂,很多学生就此对英语丧失兴趣,甚至“一蹶不振”。

5. 在考试评价制度上的区别:考试范围和形式的变化。中考试题立足于课本和有限的教学资料,而且题型简单,只要熟悉课本并通过一定的练习,考试成绩一般比较理想。进入高中之后的英语考试是没有范围的,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试题范围广泛。学生必须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练习,还需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和归纳推理的能力。另外,高中考试题量比初中考试明显增加,综合性强。依据高中命题特点和试卷结构,即使在初中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面对平时考试成绩也会感到失落,甚至产生了畏惧,因此,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容易受到影响和打击。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本研究对我县50名初中英语教师及50名高中英语教师;200学生通过对教和学两个方面进行调配查,并分析调查结果,一方面,进一步了解初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另一方面,引导高中老师改进教学方法,改善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并做好高一年前期的衔接。

这里笔者选取其中2道对老师问卷题调查分析的结果:

分析显示,初高中英语老师大都重视学生成绩,并把学习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手段,大都认为智力因素不是影响学生学不好的主要原因。但初高中英语老师教法有所不一样,初中教师最重视的三项依次为词汇讲解,语法讲解和阅读,高老师主要在阅读、词法及语法,在教学方法上,过于注重课堂讲解。虽然新课程改革提倡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要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内外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交际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交际策略,但由于考试指挥捧的作用,使得广大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或“探究学习”,多采用传统的英语学方法,如“填鸭式”、“一言堂”等教学方法,有时还不厌其烦地讲词汇、搭配、句型及各种诘法知识,其最终结果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把学生带进了“茫茫题海”之中。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老师们大都忽视听力与口语交际训练,目的非常明显为了应试,围绕“中高考指挥捧”转。

三、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具体的问题

我们课题组成员对200名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目的从学生层面上分析其学习策略及学习习惯,更好的为我们研究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对策找到良方。从调查及个人访谈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英语过程中自身因素也影响英语学习。比如:

1.音标没过关,语音存在杂乱现象。调查发现真正掌握音标的只占10%左右。很多学生只看得懂单词的意思但不会读,这完全违背语言的交际功能。如果音标没过关,那怎么记单词呢?这无疑对学生拼读单词、记单词也好还是听力训练乃至语感的培养都是致命的打击,导致学生对该学科失去兴趣。

2.在记笔记方面。初中学生一般不太做笔记,因为主要任务是单词和短语,在课本上划划背背就行;而高中学生主要表现在两个极端,有的学生总力图将老师的板书一字不落地都记下―― 虽然这是不可能的;有的学生则认为老师讲的全在书上,啥都不用记,到时候翻了书就算是复习了,这两个极端都体现了学生不懂得把握老师讲课的精髓――即知识间的规律。

3.忽视听力、朗读。进入高一后,学生总习惯性地将做作业默认为“抄单词”或“做书面练习”,而不去形成一种良好的听、说、读、写、背的习惯,认为听说等无形的任务不是作业(在初中听说是不被重视的),而高中英语学科中存在着大量的这种“软指标”的作业,尤其是听力训练,很多学生都忽视了,而这恰恰是学好英语每天必做的功课。

4. 阅读能力不强。很多学生喜欢老师讲单选题或语法题,认为学英语关键过语法关,从而抛弃阅读、朗读,这完全违背语言学习规律。在初中,阅读篇幅小生词少,学生凭所学的单词基本可以解决问题;而高中阅读篇幅较大生词多,阅读文章时除了生词外,句子结构复杂,主要表现在找不出信息或找不到相关有用信息以及阅读技巧欠佳,导致学生在阅读上出现问题,失分较多。从而阅读成了学生难以应付而又头痛的事情。

5.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没有语言积累的习惯,不会查阅工具书,书写潦草,不规范,不努力。同时根本不知道预习一听课一巩固复习是一个整体的学习过程,哪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任何一个环节被忽略都会使学习走上恶性循环的道路。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只有课堂听讲才是唯一的学习,只要听了课就算是学习了。这如果说对于容量小、节奏慢、重复性强、反复练习、反复强调的初中英语教学来说还能应付的话,对于内容多、难度大、抽象概念多、形象思维少、语法现象复杂的高中英语学习来说,根本无法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更别说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和长足的进步了。

6、学生自身生理、心理的变化,一时不能适应新的学习要求。初中和高中分别属于中学教育中两个有着不同的教育规律和特点的阶段,升入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均发生了变化,这个时期是中学生的“心理断乳期”,他们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心理阶段。高中学生大多数是来自农村的、乡镇的,远离父母,人更自由了。处于这阶段的年轻人无法抵制上网、逛街等精彩世界诱惑。再者,高中课堂容量大,要求高,节奏快,老师的教学方法与初中教师有所不同等致使学生感到不能适应,容易产生自卑和畏惧心理。在英语学习上,他们虽然有学好英语的强烈愿望,但有时会缺乏适当的学习方法和持之以恒的韧劲。这一切致使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高中生活。

结束语

通过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也深入分析了影响学生英语成绩及初高中英语衔接的主要因素,为我们研究初高中英语衔接的对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为更好地把握高中教学起点和难度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2013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现状与对策》,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戴军熔

[3]《新课程下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陈明丰

[4]《高中英语新教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英语教学通讯, 李蓉霞.2004年第4期

[5]《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人民教育》 , 刘儒德.2005.7

上一篇: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下一篇:靓丽的语言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