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量直线下降查查肝等

时间:2022-10-19 06:04:29

酒席上一向“骁勇善战”的你,近来有没有发觉酒量直线下降?如果真是这样,极可能是肝脏向你发出的警报。

肝脏作为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是人体解毒的总机关,具有化解细菌、酒精和其他毒素的功能。同时,肝脏又是人体内唯一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病毒、酒精和药物对其的慢性破坏,早期很难察觉,很容易耽误病情。而酒量突然下降,就是肝脏受损的重要信号。

喝酒之后,一小部分酒精会随呼吸和流汗排出体外,剩下的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被转化成乙醛,醉酒的症状正是由乙醛引起的;肝脏功能正常的话,乙醛会被进一步转化成乙酸,乙酸进入人体循环系统后会被代谢掉,这就是酒精在肝脏中解毒的过程。

本来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是有限度的,但长期过量饮酒会损害肝功能,久而久之,分解酒精的能力就会下降,出现酒量下降、容易喝醉的现象。

肝炎三兄弟的“自白书”等

5月19日是世界肝炎日,为了让大家对常见肝炎有贴切了解,我们来看看肝炎三兄弟的“自白书”。

甲肝:我叫甲肝,爱口馋者在初夏容易繁殖传播。我的传播方式是典型的病从口入,那些爱吃海鲜的人很容易被我感染,从而出现黄疸(眼睛、皮肤发黄)、腹部胀痛等症状。但我不能在人体长期生存,一般对症治疗1周至1个月就能康复。

乙肝:我很受人歧视,人们对我的认识也有很多盲区。

盲区一:怕传染,不结婚。其实,只要正确阻断我的传播途径,一种是健康一方打疫苗产生抗体,另外一种是在结婚前假如一方乙肝病毒复制非常高,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把病毒量降下来,当然还要注意性生活方面的安全。患者完全可正常婚嫁。

盲区二:随便用药,不坚持。我喜欢打持久战,一般抗病毒治疗需坚持两三年,所以,患者应精打细算,选择能坚持2~3年的治疗药物。

丙肝:我喜欢潜伏,有时在人体呆了二三十年才被发现,但1毫升血压检查就能让我现形。那些喜欢抽脂、纹身、穿耳洞者,被我传染的风险会成倍放大。当然,我的战斗力不如乙肝兄弟,早期揪出了我,治愈率可达七八成。

肠胃药后别开车

大多数人都知道,服用感冒药和镇静剂类药物后,往往会出现昏昏欲睡的现象,而有些治疗胃病的药物,对中枢神经也有一定影响,服用后也会出现嗜睡、无力、精神不集中等症状。

对于治疗胃病的常见药,北京友谊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沈素指出,对中枢神经有影响的主要有抗胆碱药、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抗胆碱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可引起视力模糊;胃复安服用后可影响服药者的平衡能力,可能出现感觉迟钝、头晕、运动失调等不良反应;吗丁啉、普瑞博思等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都会抑制中枢神经,使人出现嗜睡反应。此外,格拉司琼等止吐药物,以及扩张脑血管的药物都会出现上述反应;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可有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H2受体拮抗剂类药物,目前临床应用的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和罗沙替丁。这类药除有头晕、疲劳、惊厥、定向障碍等不良反应外,老年、肾功能减退的患者服用后易发生眩晕、瞻望等毒性反应。值得注意的是,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洛赛克、达克普隆等,在使胃酸分泌减少的同时,也会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

所以,长期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做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以免意外发生,危及人身安全。

肠道最爱粗和黏

多吃粗糙或黏滑食物能保持肠道健康。口感粗的食物(豆子、红薯、粗粮及梨、橙子、猕猴桃等)和口感黏滑的食物(海藻类、菇类、木耳等),它们都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温和地清洁肠道,还是肠道内有益菌的“佳肴”。

张晔

上一篇:鸡汤五招鲜等 下一篇:老人用药计量的计算法等